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2025年02月17日20:42:04 军事 1572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决定展开长征红六军团肩负重任,带领着数千名年轻战士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

贵州甘溪的激烈战斗中,红六军团的主力在巨大的敌军压力下艰难突围,而在突围的过程中,52团的800名战士却离奇失踪

中央多次派人寻找这800名红军的下落,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直到他们失踪70年后,真相才终于被揭开。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那么这800名红军究竟为何失踪?70年后又是怎样揭开真相的?

突围困局

1934年,红军主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决定展开长征,红六军团所承担的任务是先行突围,为其他部队创造出一个突围的通道。

那时,红六军团的指挥部设在贵州甘溪一带,敌人不管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占尽优势。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在信息失误和情报不精准的情况下,红六军团的先头部队发现,敌人主力已经集结在了甘溪的周围,这使得突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在敌人重兵的围追下,红六军团虽然勇猛无畏,但装备简陋、兵员不多,根本无法与敌人对抗。

为了确保主力部队能安全脱困,任弼时和萧克做出了一个极为艰难的决定——让红52团担任断后任务,留下来掩护主力部队的安全撤退。

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0岁,就连团长龙云,也是一位年轻的指挥官。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但在接到命令后,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带领着800名战士开始构筑防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敌人。

在战斗的初期,红52团的阵地凭借着险峻的山势和精心布置的防线,成功地挡住了敌军的几次进攻。

可随着敌人不断增援,战斗的压力逐渐加大,红军的阵地变得岌岌可危,红52团的战士们始终坚定地坚守阵地。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当红六军团的主力部队成功突破包围,开始向南进发时,红52团依旧在原地顽强抵抗

随着敌人越来越近,红52团的防线渐渐变得脆弱,原本800人的队伍,已经损失了近三百人

龙云决定带领剩余的战士采取战术撤退,向西走,以迷惑敌人,并为主力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集体跳崖

在撤退的过程中,红52团的战士们依然奋勇拼搏,每一次敌人的进攻都被他们顽强地挡住

尽管战士们疲惫不堪,但他们的革命信仰始终未曾动摇,他们的决心更没有被敌人的炮火击垮。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敌军的火力越来越猛,红52团的防线岌岌可危,尽管如此,龙云依然带领着剩余的战士们,继续坚守阵地,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个紧急的情况发生了——敌军竟然派人伪装成百姓,混进红军的阵地中,试图借此混乱红军的防线。

面对这种卑劣的手段,红52团的战士们依旧没有退缩,心中的信念和革命的誓言支撑着他们,一次次将敌人击退。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但更大的危机随之而来,由于敌人对红军的负面宣传,周围的村民们被蒙蔽,许多人被迫加入了民团,穿上了敌军的制服,成了攻击红军的工具

在这样复杂且压迫的环境下,龙云亲自带领200名战士向敌人发起反击,尝试通过机动的方式绕过敌军主力阵地,寻找突围的机会。

但敌人已经将整个山谷封锁得水泄不通,四面八方的包围网逐渐逼近,红52团的伤亡越来越惨重,剩下的战士们几乎弹尽粮绝,连水源都开始变得短缺。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随着敌军步步逼近,红52团的最后防线已经岌岌可危,当敌军终于逼近困牛山的顶峰,龙云团长并没有选择放弃。

他集结了仅剩的200多名战士准备展开最后一搏,他们拼尽全力阻击敌人的进攻,试图通过最后的反击拖延敌军的脚步。

但敌人的火力过于强大,红52团的防线逐渐崩溃,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敌人已经把他们包围得水泄不通。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就在这时,龙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不给敌人留下任何俘虏,他决定带领战士们跳崖。

龙云宣布了这个决定后,所有的战士都没有一丝犹豫,龙云大声喊道:

同志们,前方没有退路,我们不能被敌人俘虏,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为革命争取时间!

话音刚落,所有的战士们纷纷纵身跳入了悬崖,那一刻,整个山谷回荡着他们最后的呐喊。

跳崖的决绝并非逃避,而是为了向敌人宣告,他们宁死不屈,龙云和他的战士们,用生命书写了长征史上最为壮烈的一页。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真相大白

在红52团800多名战士以生命为代价的掩护下,红六团终于突围成功,与红军其他部队会师。

任弼时派人前往战场寻找龙云和红52团的下落,可他们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消息。

经过多番探查,红52团始终下落不明,但中央没有放弃,从突围成功到建国之后的几十年见,中央和地方始终都多次派人寻找,可惜还是没找到线索。

牺牲后,由于当时局势复杂。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直到2001年,贵州石阡县的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又铸在整理和研究当地的历史资料时,翻阅到一份份尘封已久的文献。

这份红军长征相关的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100多名红军跳崖”,这些字眼让杨又铸的心中升起了疑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又铸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调查中,他首先联系了当时的老一辈党员和村民,他走访了石阡县的许多乡村,询问那些年长的老人们是否记得那一段历史。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有些老人早已年老体衰,但在听到杨又铸提起当年的红军,他们的眼神依旧充满了敬意与怀念。

有的老人提起自己亲眼见过红军战士的牺牲,有的则讲述了红军战士如何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为百姓提供帮助和庇护。

从一位年长的村民口中,杨又铸听到了更多令人震撼的细节:

那些红军,在这里与敌人激烈战斗,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跳下了悬崖,那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红军,只听说他们是‘土匪’,但是,他们从未伤害过我们,反而帮助了许多贫苦百姓。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杨又铸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内心的疑团逐渐被解开,他坚信,红52团的失踪与牺牲并非偶然,而是一场英雄史诗。

随着调查的深入,杨又铸发现,关于红52团的记录在当地县志中也仅有简短的记载——“红军在困牛山牺牲”,并没有更多细节。

他决定进一步深入当地的其他历史档案,在一次次翻阅县志和地方文献时,杨又铸终于在一份几乎被遗忘的记载中,发现了更多的细节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那是描述困牛山战斗和红52团牺牲的文字,尽管简陋,却为杨又铸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指引。

他找到了一个线索,关于红52团的最后一位生还者——何步荣,他曾是红军司号员,在当年最后的战斗中,跳崖后幸存下来

之后的数十年里,他一直没有回到故乡,杨又铸找到了何步荣的后人,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当年跳崖的具体细节。

原来,何步荣被困牛山附近的一位好心村民救起,并在村民的帮助下恢复了伤势。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何步荣被隐瞒了身份,改名为“陈世荣”,并在村中度过了多年平凡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将自己的历史秘密公之于众。

杨又铸将所有的资料整合成了一份报告,呈交给了上级领导,并通过多次专家和学者的审定,得出了历史真相

终于,在2004年,距离红52团800名战士牺牲整整70年后,他们的故事和当年离奇失踪的真相被确认。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时隔70年,困牛山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终于被还原,而红52团的名字也被永远铭刻在了人民的心中。

杨又铸将这些事迹整理成书,在2009年出版,并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而那座困牛山上的纪念碑,已经成为了后人缅怀英烈、铭记历史的地方,提醒着我们,在无数的战斗和牺牲中,革命的火种从未熄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70年后真相被揭开 - 天天要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交易泡汤?巴拿马发现多处违规,港口经营权或被撤销,长和回应了 - 天天要闻

交易泡汤?巴拿马发现多处违规,港口经营权或被撤销,长和回应了

几天前,针对长和实业旗下的港口公司对巴拿马港口合约的履行情况,巴拿马政府进行了相关审查,发现长和集团在2021年续签巴拿马运河港口合约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其中一点是巴拿马方未收到合约规定的12亿美元,巴拿马政府将对批准续签合约的官员进行调查,并把审计结果提交
来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国决心,美股蒸发6.5万亿 - 天天要闻

来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国决心,美股蒸发6.5万亿

近日,美国突然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税率直接提高104%。可是,加征关税不仅没让美国占到便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短短两天美股市值就蒸发了6.5万亿美元,要知道这可相当于德国一年的经济总量。
华东某院大待岗! - 天天要闻

华东某院大待岗!

不过继承就是单纯好奇,怎么这行,前两天还是忙得脚不沾地,项目一个接一个,加班熬夜那是常态,怎么突然说没项目就没项目了,甚至到了实在没活儿分给大家,干脆让大家直接回家歇着的地步!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 天天要闻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日前,福建奥斯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奥斯福”),粉末喷涂生产线,在漳州市长泰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县级权限内企业境内投资项目备案。此次粉末喷涂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发电机组外壳等关键部件的喷涂质量和生产效率。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答:近年来,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依据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 天天要闻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当听到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游戏,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税的变动,尤其是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 天天要闻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感觉到赚钱越来越艰难了。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同时,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将助力经济稳步增长。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能进入繁荣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够“稳步增长”。而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投资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