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视频公布,中国第6代战机的面纱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中国第6代战机现在看来起码有成飞,沈飞两款,西飞是否还有一款还为未可知。第6代战机的定位也有待商榷,有战斗机说法,也有歼轰机的说法。但是总的来说,新款战机超越第5代战机,建立了一套新一代的标准已经非常明确。
第6代战机标准的定义权,已经掌握在了中国人的手上。
中国第6代战机之一“银杏叶”
从第5代战机的发展和列装来看,除了美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已经事实上无法追赶新战机研制的步伐。俄罗斯苏57与其说是第5代战机,不如说是特别增强版的4.8代战机,那空缺的0.2,由于隐身造型的缺陷和雷达性能的不足,苏57在面对真正第5代战机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现在面对中国第6代战机的公开,最头疼的并不是大毛,而是美国人。而且美国人真正头疼的并不是美国的第6代机研制问题,而是现在已经大规模量产列装的F35项目。
F35大量外销,也填补了美军5代机的数量要求
美国空军F35A 机体主要参数
在已知的过千架F35里,除了美国有更高级的F22,其他国家都是把F35作为杀手锏使用的。同时,在美国军队内部各军种里,F35A,B,C也是绝对战斗主力,毕竟F22有点老了,而且维护娇贵,使用率其实并不高。这体现的也是F35项目最关切的一点,大规模生产装备以便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让美国继续保持战机的先进性质量和大规模列装的数量。按美国的理解,自己的战机起码要领先对手一代。
由此,当美国知道J20和J31/35项目成规模列装的时候,F35的产量优势还能继续让美国保持数量上的领先。这样美国还能继续仔细进行其第6代战机所谓“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的研究(美国海军的F/A-XX项目因要上舰面临诸多限制,不能全面展示其技术优势所以暂且不表)。虽然期间国会老爷们对拨款问题有所微词,但是只要F35继续生产销售和交付,那么NGAD的基本资金还是有保障的。
美国NGAD项目概念图
好了,现在的问题来了,面对突如其来的中国第6代战机,F35项目是否还有继续的必要?
按良性发展逻辑,F35的产量越来越高,对应造价越来越低(实际却因为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导致更贵,只不过比起其他项目的超支,这点根本不算什么),生产商就能够有利润支持下一代战机的研发。尤其是美国盟友很多还是典型4代机向5代机过渡阶段,潜在交付量还会继续增长。更何况F35这个大蛋糕美国各州都多少拿到了好处,虽然纷争不断,总体上还是赚钱的买卖。政治上来说,要争取摇摆州的选票,帮助当地就业和经济永远都是一张好牌。
洛克希德-马丁官网可查F35项目对美国各州经济的拉动情况
F35的产量也的确在线,第1000架F35在2024年8月6日的官宣中被证实。到今年12月初的交付量已超过1080架。
F35走量的体质非常明显
洛克希德-马丁公布的F35生产车间一角
可是,现在中国的第6代战机出现了。如果要是继续大量生产F35, 不但会挤压后面第6代机换装的进度,还会让美国盟友尝到苦等多年拿到飞机已经是过时货的酸楚。这些盟友的内心来说目标也不可能再会是F35战机。
事实上,美国的盟友们也多少有自己的5代机梦想,如果美国F35不再是一面旗帜,那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一面旗帜呢?毕竟中国人能行,我也行[奸笑]。
土耳其第5代战斗机项目-“可汗”
特别是日本,在被强迫下马“心神”项目后,铆足了劲放在F35项目上。如果F35已经落后了,再继续走这个线路就会非常可笑。日本人的小心思不会活泛起来,说了美国人都不信。
F35项目全球供应商分布
也许美国能做的只能是加快第6代战机的研发和列装,让F35的生产再挤压一点剩余的价值,然后全力投入到第6代机的生产上。至于成本问题,从五角大楼圣诞加班来看,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另外,美国的第6代战机要发展成怎么样的也不用纠结了,摸着熊猫过河是最简单的办法。
当年星球大战的回旋镖现在兜了一圈回来,直直地打到了山姆大叔的脑门上。但是鹰酱有办法吗,没办法,有金融的甜就不可能回头吃工业的苦。
F35已行将就木,眼见它从JSF走来,一路曲折,磕磕绊绊,最后也就在不痛不痒中完成时代的交割。
再见了肥电,最后一款美国制定标准的战机。
F35的余晖行将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