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友所谓的“沈六代”,即双发动机驱动的歼-50战斗机,4月8日,在闹市区的一幢两层的居民楼顶部呼啸而过,许多网友惊呼沈飞终于开窍了!对歼-50的宣传正上来了!
同为中航集团麾下的战斗机研制大厂,同为研制的第六代战斗机,岂能让成飞的“成六代”,即三引擎提供动力的歼-36,在舆情上“一家独大”。
“沈六代”歼-50,与“成六代”的歼-36,两者能够共同比翼齐飞,在业内形成良性竞争和循环的态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未来作战所需的高性能空中机动平台,那才是广大的中国军迷所喜闻乐见的。
从近期网络上这两款不同型号的第六代战斗机的飞行视频和截图来看,沈飞公司研制的歼-50的体型,确实要比成飞公司研制的歼-36要小些。
歼-36,在后部的两个起落架之间,设置了一个主弹舱和两个副弹舱。据简氏防务周刊此前的研判,它的主弹舱能挂载KD-21(空地-21)高超音速导弹、CJ-20(长剑-20)巡航导弹等,实施对海打击和对地攻击。
它的两个副弹舱,则能携带PL-15(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PL17(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PL-10(霹雳-10)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实施对空作战。
歼-36,它极有可能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未来大概率将用来取代中国空军装备规模庞大的数百架的JH-7A(歼轰-7A)歼击轰炸机,外界将其称为“JH-XX歼击轰炸机”。
歼-50,设置了机腹主弹舱和侧弹舱,它的弹舱的布局,类似歼-20和歼-35这两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推测“沈六代”将是一款以制空作战为主的空优型战斗机,同时兼具成为舰载战斗机的可能性极大,满足中国海军航母现役航母和未来入列的航母对于高性能舰载战斗机的装备需求。
在战区、防空博客等军事网站看来,歼-50的气动布局,相较歼-36战斗机而言,它似乎更为激进。兰姆达(lambda)机翼+一体式边条前翼+全动式翼尖+可能的二元矢量喷管的布局。不得不说沈飞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在这款第六代战斗机身上体现得丝毫不弱于成飞。
与歼-35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梯形机翼相比,兰姆达机翼增加了展弦比,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效率,同时仍然能够满足其对于隐身的要求。这种设计与先进的数字飞行控制系统相结合,可能有助于解决与无尾配置相关的稳定性问题。
近日,低空飞行测试的镜头,显示了歼-50的三轮起落架配置,前起落架上有双轮——这是典型的舰载战斗机的配置。据此研判称歼-36未来将被打造成舰载战斗机,极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款入列的第六代舰载战斗机,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航空爱好者网站称,正如前几篇报道所强调的那样,歼-50也可能同时配备机腹和侧面武器舱,尽管网络上可提供的视频和截图等影像资料还不够清晰,无法看清其机腹和侧面的相关细节。关于歼-50有机腹和侧面弹舱的揣测,与真实的情况大致相仿。
歼-50和歼-36,两者的飞行测试的节奏,有越来越频繁的迹象,甚至被网民拍摄到了在空中释放燃油的视频和照片,表明中航集团这两家战斗机研制大厂,似乎正有意让外界关注到。尤其在贸易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促使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更加突出地展示其军事实力和技术的进步。
从目前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具备强大态势感知能力和极其出色的隐形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沈六代”,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首款第六代舰载战斗机。未来歼-50若能成功飞上航母,将提升中国海军航母打击群的制空作战能力,有效应对来自海上方向的军事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