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政府缺乏公平和诚意的态度相比,
中方暂停军控谈判和防扩散磋商,
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7月17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由于一段时间以来,美方持续推进对台军售,无视并损害中方的核心利益,也破坏了两国继续进行军控磋商的政治基础和气氛,因此决定暂停与美国的新一轮军控与防扩散磋商。
2023年11月,中美曾在华盛顿举行军控与防扩散磋商。
磋商议题涉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五核国合作、核安全、防扩散与出口控制、生化履约等。中方强调,双方应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切实尊重彼此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本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关于军控的谈判一向被视为是外交方面难度最大的谈判。
不仅因为军备本身的意义,更是因为猜疑链会让所有参与方都很难建立对其他国家的信任,尤其是处于敌对状态的大国强国而言。
中美两国同意军控磋商,是少有的为数不多的相互信任。
这意味着两国都同意,人类不应该在毁灭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为什么中国和美国只搞了一轮磋商之后就不再继续了呢?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美国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尊重。
所谓的军控与防扩散磋商的讨论,更像是美国企图误导中国的一种手段。
美国期望中国在军事透明度上对其完全开放,更希望中国按照美国的标准进行军事控制。
中国之所以愿意与美国进行这样的对话,是希望通过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状态,并且双方都能够展示出诚意,提出一些可以互相接受的条件。
但是,美国的真实意图并不是与中国进行平等的交换,而是希望中国单方面做出让步。
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自然也就失去了继续磋商的兴趣。
二是美方无视中方坚决反对和反复交涉,持续对台军售,采取一系列严重损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坏双方互信的消极举动,严重破坏双方继续进行军控磋商的政治气氛。
换句话说就是,最近美国在涉台问题上做得太过火了,还一再无视中方的抗议,所以暂停去年11月开始的中美军控与防扩散磋商以示不满。
磋商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增进互信、积累共识。
但美方在关乎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屡屡越界踩线,对岛内“台独”势力频频发出错误信号,对台军售从未停止。
磋商要有基础,相互尊重是基础中的基础,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美方有什么资格提议新一轮磋商?
美方从未致力于消除危机,反而加码制造危机。
在别人院子里煽风点火,却要求主人冷静、克制,一旦我们拒绝和谈,就说我们破坏共识,这不是强盗逻辑吗?
假如有一天,我们对阿拉斯加出售军火,不知道美国会作何感想。
依然秉持着冷战时霸权思维的美国政府,其真实想法当然是要中国臣服于美国,一切以美国利益优先。只是目前,美国手中可打的牌已经不多了,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只好打出台湾这张牌。
不停对台军售,从美国国家利益角度来看,自然是希望台湾省在武装起来之后,不但可以牵制大陆,还能在必要的时候替美国牺牲,顺带还能榨取台湾的油水。
更值得关注的是,几天前遭遇刺杀的特朗普,在还没有成为总统的时候,就以总统的身份自居,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
他说,台湾地区应该向美国“支付”一些防务费用,这就和“买保险”差不多。这种说法更像是在收取“保护费”。
几句话就暴露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就是捞钱。
尽管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呼声很高,但他毕竟还不是总统,现在就对政治问题发表意见,说明他对总统宝座势在必得。
如果他真的“二进宫”,美国必然会进一步深化对台军售,加剧两岸的军事对抗。
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特朗普这种公开索取保护费的言论,台湾当局也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
在特朗普的言论曝光后,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回应称,“台方愿意提高防务预算”。
翻译一下就是“特大统领让我们买,我们就买,钱不是问题。”
真是改不了“狗腿子”的本色。
美国无非就是想把湾湾吃干抹净,来缓解美国的经济困境,可是台湾仍然执迷不悟。
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美国的对台政策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台湾这张牌来堵截中国大陆,把台湾省变成下一个乌克兰来拖住中国,为不断衰落的美国霸权延缓一口气。
然而,随着解放军在第一岛链内建立的绝对军事优势,别说捡美国二手破烂的台军,美军自己都在慌忙朝第二岛链撤退。
所以如今的对台军售,也不过是手头拮据的美国政府,试图从台湾省敲出最后一个铜板。
尽管对台军售越来越乏善可陈,但其对中国的政治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因此,在新一轮对台军售公布后,中方宣布对参与此轮军售的美国防务企业实施制裁,包括安杜里尔公司、海上战术系统公司和环太平洋防务公司等6家美企。
与美国政府缺乏公平和诚意的态度相比,中方暂停军控谈判和防扩散磋商,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等到解放军的航母战斗群抵达美国西海岸和大西洋,等到中国与更多国家建立军事合作关系,等到中国开始抛售美国国债时,美国再说后悔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