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2024年06月18日16:30:25 军事 6801

长期以来,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个“阴谋论”的说法,即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能够动员国内社会舆论早点参战,向日本“禁运”石油,最终逼得日本跳脚,突袭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说法把它称为“罗斯福的苦肉计”。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而就在近日,岛内军事专家张竞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观点:美国可能想在台海导演一场“珍珠港阴谋”,即通过各种挑衅行动,升级台海局势,迫使大陆对台“动武”,随后美国再动员国际社会对大陆“妖魔化”施压,甚至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在美国社会进行总动员,在台军消耗大陆一部分军力后,直接下场收割,以达到彻底削弱大陆这一竞争对手的目的。

不得不说,张竞的这一观点倒是很值得品味,历史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历史上所使用过的一些策略,美国人也是屡试不爽。下面就来看一下张竞的观点:台海的“珍珠港阴谋”。

(一)美国似乎正在台海“诱战”

6月17日,台湾《中国时报》刊登了岛内军事专家张竞所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很有意思:台湾被塑造成下个珍珠港吗?

珍珠港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不过过去大家在谈及“珍珠港”这3个字时,普遍想到的并不是地名,也不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而是一场“偷袭行动”。众所周知,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最终把美国拖入战场,二战由此出现转折,从今天的视角看,日本的这一行动在战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战略上却敲响了法西斯的丧钟。

所以在刚开始看到这一题目时,给人最初的印象是:台湾和珍珠港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可能要在台海上演?

张竞在文章中是这么说的: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做了一个独家报道称,北京方面认定,美国人打造了一个战略陷阱,诱使大陆不顾一切地开启对台作战行动。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英国《金融时报》所做的报道可以理解为美国正在台海“诱战”,诱大陆打破“战略定力”,直接对台动手。相关的报道之前也曾出现过,记得更早之前岛内知名军事专家谭传毅曾写过这么一篇文章,里面讲述的是美国为何热衷在台海“诱战”,而大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对于这一问题,谭传毅从中美造船业差距不断加大的现实角度给出了解释。他表示大陆造船业蒸蒸日上,军民两用的商业模式让大陆造船业实力快速上升,造军舰就像“下饺子”一样;而美国的造船厂正走下坡路,不要说快速造舰,就连很普通的舰艇维修、保养都面临大问题,最终还不得不向日韩求助。

如果照此趋势延续下去的话,未来中美两国在台海的实力对比一定会向东方倾斜,美国人对于“时间不在自己一边”的情形感到非常着急,所以他们认为,台海之战晚打不如早打,趁大陆羽翼未丰,直接在台海“诱战”,这也是为何大陆始终在台海保持“战略定力”,美国反而在台海频频异动的重要根源所在。

张竞继续在文章中写道:他昨天在和美国朋友聊天时,后者向他抱怨,认为大陆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他则回答美国朋友:美国如此设局早有先例不足为奇,其实早在4年前,他就曾经在北京国观智库,以“美国在导演下次珍珠港吗?—论战略持久”为题,撰稿分析过此种状况。

该稿中举出数个史例,说明华盛顿如此设局,诱使假想敌动手反击,然后以受害者姿态进行社会动员,早就有前科在案,如今观察北京与华盛顿关系发展状况,看来真是如此。

张竞的这番言论瞬间让人的注意力出现转移,那么他之前真的曾发表了这篇文章吗?经过查阅,张竞确实曾在2020年5月份发表过这篇文章。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既然是要聊台海与“下一个珍珠港”的关系,那么就看一下张竞是如何做的分析。当时的文章是这么写的:全球暴发新冠疫情,但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有升温迹象。尽管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航母染疫,影响到美军区域战备实力,但美国仍经常派遣军舰硬闯南海岛礁周边海域,更安排侦察机不断在大陆沿海空域活动,同时再派遣战略轰炸机由关岛以远程奔袭架势,直冲大陆周边国际空域示威。而大陆的机舰也不甘示弱,不断突穿岛链进行远海航巡,双方分庭抗礼互不相让,是否有可能擦枪走火,确实让周边各方提心吊胆。

再从政治与经济层面观察,疫情暴发后,华盛顿刚开始是幸灾乐祸,不断冷言冷语,嘴上虽说提供援助,但最后证明“跳票”,所有承诺并未实际到位,一切都只是“一张嘴”。但当美国本土疫情暴发后,特朗普政府先是摆出轻慢态度,未能准确估算疫情严重程度。最后发现状况失控后,就开始推卸责任,想把锅甩给大陆,希望通过责怪北京掩盖疫情信息,并且扬言将采取惩罚与索赔求偿手段化解美国社会的民愤,以挽救特朗普在大选年岌岌可危的政治票房与民调危机。

此时面对华盛顿不断点名叫阵,北京是否想过:美国会导演一次“珍珠港事变戏码”,然后获得在全球围堵北京的口实,通过布局让本身扮演受害者,以便获得展开报复行动的道德制高点。此种说法从表面上看起来显得离奇,但若是回顾美国处理对外关系历史经验,就会发现此种布局挑衅,其实是隐含以强凌弱盘算,能够顺利师出有名,确实不是凭空想象、杞人忧天。

(二)“珍珠港阴谋”正出现在台海?

张竞还特别列举了几个历史案例来做特别说明,他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强权利用特定伪造假戏恶意设局,找机会寻求“动武力”,不乏先例。回顾中国近代史上最明显案例就是卢沟桥事变,当时日本军阀存心找碴,声称在演习时有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检查未果,就开始发动攻击当地驻军,最后就点燃全面抗日战争导火线。

在美国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1898年2月15日夜间,美国海军军舰“缅因”号突然在古巴的哈瓦那港口爆炸,“缅因”号事件产生众多伤亡,引起美国社会哗然;随后在一股特殊力量的诱导下,美国国内舆论矛头直指西班牙,声称这件事就是西班牙干的,最终美西战争爆发,美国顺利从西班牙手中拿下了古巴和菲律宾。但外界不知道的是,“缅因”号爆炸至今仍然是一个无头公案。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二战时期的“偷袭珍珠港”是一个震惊全球的事件,近1个世纪以来,历史学界一直有所谓的“珍珠港阴谋论”的说法。按照正规的历史叙述:当时的日本侵略军进入越南,这大大突破了罗斯福政府的“底线”,随后美国冻结日本资产,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最后日本提前动手,先偷袭珍珠港,试图完全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而现在有关“珍珠港阴谋”的说法则是:美国存心通过经济封锁与钢铁石油禁运,然后在随后的美日谈判中开出让日本无法接受的价码,最终逼迫暴走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们拼命一搏,组建联合舰队在太平洋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

此时美国国内舆论沸腾,美国国会几乎全票通过对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宣战,由此美国国内的经济转向战时军工模式,美国开始加入二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军工厂”,这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张竞在文章中写道:整个偷袭珍珠港发展过程,看起来很像是华盛顿战略家精心安排设计,日本军工主义者在整体战略布局层面上,循着华盛顿所操弄安排之轨迹,逐步走向开启战端不归路,将双方冲突摆在台面,最后让美国能够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爆发后,找到足够理由动员美国社会,展开对日全面战争。

所以究竟是华盛顿高明到能够左右东京决心开战意念,抑或是东京本身虽有自主意志,但仍在华盛顿布局下走向全面战争,让美国获得主宰太平洋的契机,纯然只是历史巧合呢?这恐怕还有很大辩论空间。

事实上有关“珍珠港事件”的阴谋论说法很复杂,张竞在文章中的叙述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而这种阴谋论的说法在当时也确实有一定的现实根据。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欧洲战事已经打得如火如荼,法国战败,德国拿下了整个西欧,英国凭借自己广阔的殖民地在大西洋和北非艰难支撑,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几乎丢弃了自己大量的军备,局势不容乐观。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随后德国军队转道向东进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非常顺利,德军前锋一度直接打到了莫斯科城下,甚至能够望到克里姆林宫的建筑身影。

而此时的美国呢?罗斯福有一种巨大的战略危机感,认为美国再不参战,欧洲大陆很有可能会完全落到德国人的手中。白宫有危机感不代表美国国内有危机感,处于两洋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地理屏障,美国国内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浪潮浓厚,在“珍珠港事件”前夕,由于担忧罗斯福会把美国拖入战争,美国社会对其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汽车大王”福特经常带着示威者来到白宫门前,要求美国不要参战。

所以当时罗斯福遇到的情况非常棘手,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突然进驻越南,美国开始对日本制裁,直接“禁运”石油,让日本的“战争机器”遭受非常大的威胁,如果“石油禁运”一直持续的话,日本的“战争机器”将会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被迫终止。

在随后的美日谈判中,美国提出了高价码,最终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决定暴走。从后来的解密看,日本在对珍珠港动手前其实机密已经外泄,当时重庆方面曾将这份情报传递给美国,据称这份情报也曾出现在罗斯福的办公桌前,那么为何美国没有做预防呢?

这里面说法很多,有一种解释是罗斯福的“苦肉计”,说来也巧,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当天,美军3艘航母恰好全都不在珍珠港,这就更增加有关“阴谋论”的说法。

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非常愤慨,“孤立主义”思潮瞬间消失,美国开始加入二战。

既然张竞把美国在台海的“诱战”与“珍珠港阴谋”归结在一起,那么二者的相似性有多高呢?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张竞表示:美国不断在台海积极叫阵施压,在战略上显然就是要迫使北京过早投入决战,但在战术上如何达到此种态势,显然就必须布局成类似珍珠港之情境,让北京主动出手挑起战端,才能让华盛顿获得充分口实,在国际社会针对大陆展开全面封杀,取得战略主动权。

事实上,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会发现另一番场景。自两场中东战争过后,美国国内对美军对外开展地面军事行动非常警惕,在后来的很多军事行动中,美国更强调外科手术式打击,而非地面直接介入,否则这又是一场战争泥潭。

如果说美军想为大陆打造一个“战争泥潭”,甚至想直接介入,在大陆羽翼未丰之前直接“诱战”动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美国国内民意,选民对与美国无直接关联的热点局势毫无兴趣,更不要说万里之外的台海。如果美国在台海成功“诱战”,随后再通过媒体舆论带风向的话,那情况可就有些不妙了。

张竞随后还提到了另一个案例:1964年8月突发“东京湾事件”,当时的约翰逊政府声称美军舰艇两度受到北越海军攻击,此事在美国社会经过媒体报道,再加上政治人物推波助澜,引起美国社会强烈反应,随后美国国会授权白宫扩大地面介入越南战事,正式开启美国参与越战大门。经过日后历史学者的查证,发现整个事件经过完全就是子虚乌有。

现在回过头来细想,前述每个历史事件都有相同规律,整个过程都让美国感受到本身是受害者,所以才能够在民众间进行心理动员,让整个社会支持美国政府对外用兵,并且愿意付出经济与美军伤亡作为复仇代价。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张竞最后还留下了这么意味深长的一段话:大国博弈对垒过招,在战略指导上只有两种基本选择——决战与持久。假如战略环境内各项客观条件有利时,就应当进行决战。但若是客观条件并不有利,时机也不成熟,敌我实力消长尚未到达对我完全有利,差距也不够显著到稳操胜券时,此时就应当选择持久作为战略指导,希望通过各项努力,逐渐改变敌我优劣条件,建构有利战略态势,以便在适当时机点进行决战。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十分罕见!美军核潜艇、“末日飞机”同时现身 - 天天要闻

十分罕见!美军核潜艇、“末日飞机”同时现身

据美国“战区”网站6月25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田纳西”号近日在挪威海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诺曼底”号一同巡航,这次十分罕见的武力展示还包括空中的一架E-6B“末日飞机”和一架P-....
繁荣兵团 合作共赢——写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之际 - 天天要闻

繁荣兵团 合作共赢——写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之际

西陲潮涌,盛夏意浓。6月26日,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盛大开幕,激荡着新疆、兵团与世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澎湃动能。汇兵团佳品,聚四海宾朋。本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向世界进一步展示活力兵团的开放姿态、合作诚意和广阔前景,见证新时代兵团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合作共赢、共促繁荣的新篇章。6月25日...
主动放弃“台独”立场者,还会被追究刑责吗?国台办回应 - 天天要闻

主动放弃“台独”立场者,还会被追究刑责吗?国台办回应

6月2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对于岛内一些过去曾主张“台独”、但目前立场已发生转变的人,大陆方面是否还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此,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严格依法制定,坚持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台独”顽固分子主动放弃“台独”分...
琉球美军大撤退,台湾和日本要变天了? - 天天要闻

琉球美军大撤退,台湾和日本要变天了?

近日,一则消息在国际军事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美军宣布将于今年12月开始从日本冲绳大规模撤军,涉及人数高达一万。这一突如其来的战略动作,究竟隐藏着什么深意?是简单的军事部署调整,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战略考量?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冲绳
新型导弹显威!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货轮,誓援巴勒斯坦 - 天天要闻

新型导弹显威!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货轮,誓援巴勒斯坦

阿拉伯海上的“MSC SARAH V”遇袭事件在这个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的阴影似乎总能找到新的角落投射其冷酷的影子。近日,也门胡塞武装再次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阿拉伯海上,用一次大胆的军事行表明了他们动持续升级的战斗决心。
按照你们这样的测试结果,我看舰载机试飞大队还是解散了吧! - 天天要闻

按照你们这样的测试结果,我看舰载机试飞大队还是解散了吧!

#头条首发大赛#电视剧《海天雄鹰》,我真有点怀疑这些心理专家来此的目的了!根据心理医生夏初她们的测试结果,舰载机试飞大队的成员之中,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而问题最严重的,竟是里面数一数二的大队长秦大地、一号试飞员余涛、二号试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