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吃面不吃鸡
编辑|t
2019年5月21日,日本人铃木英司在中国被捕三年后终于等来了法律对他的裁决,他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
判决结果公开后,一些对他有所了解的人不禁感到惊讶,此人从1983年到2010年在中日之间往返150次,第一次访华时就主动要求参观731部队遗址,从90年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16年7月底最后一次露面时还是日本日中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
怎么看都是一个对华友好人士,为何就被认定为间谍了呢?
事实上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在铃木英司被捕前几个月,铃木英司刚刚就任月日本众议院调查局国家基本政策调查室的“客座调查员”。
而这个所谓的客座调查员,说白了也就是在日本官方挂了名的业余间谍。
铃木英司案件反映出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日本在我国安插的间谍越来越不易被发觉。
在铃木英司案前后几年,还有一大批日本间谍被捕,他们的身份多种多样,作案方式也各不相同,对有关部门的反间谍工作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日本是向我国派遣间谍最多的势力之一,但在人民政权建立之初,日本间谍可不是像铃木英司这样小心翼翼,他们甚至策划过一场震惊中外的惊天大阴谋。
新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日本间谍案件?这些间谍是如何蛰伏到今天的呢?
炮轰天安门大案
新中国成立前后,解放军和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抓获了大量间谍,他们有的来自国民党,有的来自日本、美国等境外情报机构。但要彻底扫清这些敌特人员何其困难,不少间谍还是在蛰伏中躲过了新政权的打击。
人民政权雷霆出击的同时,敌对的间谍组织也在为新形势下的地下斗争积蓄力量,国民党溃败前在全国各地安插了不计其数的特务,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各大军事情报机构迅速将目光投向亚洲。
除了这两股当时最主要的敌对势力,已经战败投降的日本也没闲着。二战结束时,日本情报系统作为法西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遭到了清算,但没过多久就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扶持下死灰复燃。
当时的日本有直属内阁的情报调查室、法务省下属的公安调查厅、外务省下属的国际情报统括官组织、防务省下属的情报总部等多个官方情报组织,三菱、三井等日本企业也会承担情报收集和处理的任务,充当官方情报机构的“二线部队”。
日本间谍的踪迹遍布中国、苏联、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而中国是他们针对的重点对象。1950年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日本和美国的间谍机构合谋策划了一场针对中国人民和新中国领导人的惊天大案。
当年8月份,公安机关侦查到了境外间谍妄图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上谋害新中国领导人的情报,这份情报惊动了公安部的正副领导人罗瑞卿和杨奇清。
他们知道这样的行动一旦被付诸实施,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影响,但那时候既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没有敌对势力的详细计划,于是他们把挫败敌特计划的任务交给了公安机关的得力干将曹纯之。
曹纯之是当时的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侦查处侦查科科长,1949年底刚刚带队剿灭了企图在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实施刺杀的国民党特务组织,可以说是新中国经验最丰富的反间谍专家。
曹纯之接到任务后就对潜在的威胁展开了侦查,不查不要紧。
这一查就查出来了好几个国家的间谍,其中有日本人山口隆一、德国人甘纳斯、法国人魏智·亨利、中国人马新清、意大利人李安东和哲立等人,还有一个意大利籍的天主教紫衣主教马迪儒,他们背后的组织者是日本东京的美国盟军司令部情报处CIC。
李安东是这些人中的直接领导者,而具体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是山口隆一。山口隆一自1946年就与魏智·亨利和李安东等人结识,并开始为美国情报机构工作,二战结束后成为CIC秘密安插在中国的特务。
1950年5月到7月,山口隆一经常跑到天安门去勘察地形。
当年9月16日,他在一幅画中展现了计划的实施方式:在天安门前的御河桥上,一架灭火机上发射出一条抛物线,而抛物线的终点就是10月1日庆典上新中国领导人们所在的天安门城楼检阅台。
经过一个多月的秘密侦查,公安机关已经锁定了山口隆一、李安东等敌特人员,但此时距离建国一周年庆典已经没剩几天了,曹纯之紧急派人加紧了对这些人的跟踪。
9月26日,敌特团伙终于露出了马脚,他们指使一名伊拉克妇女前往北京国际电讯电报邮局发送了一封国际信件,过程中一直有一个日本人在暗中跟踪。而这一切,全都处于侦查人员的秘密监视之下。
事后公安机关悄无声息地调取了这份信件,里面有山口隆一9月16日画的那幅草图,还有一段不知所谓的文字:“CIC 总部: 所购灭火机定于 10 月 1 日发货, 一切按既定的计划进行。致以热烈地问候! 署名山口隆一。”
看过这幅画后,公安人员当即猜出了山口隆一等人计划采用的作案方式:发射那段抛物线应该不是字面所说的“灭火机”,而是能置人于死地的迫击炮!
拿到线索的公安人员当即便组织了京、津、冀、辽的骨干人员共同办案,当天便把这些特务全部捉拿归案。在他们的住所中,公安人员发现了迫击炮、枪支和配套的炮弹子弹共计数百件之多。
审讯过程中几名间谍还交代了炮轰天安门的另一个方案:一旦原本的计划失败,他们会在李安东的家里再架起一门迫击炮,向天安门发射三发炮弹。
这一方案如果成功实施,受到伤害的更有可能是参加庆典的人民群众。
而所有这些作案中可能用到的迫击炮和炮弹,都是美国政府1946年向中国提供援助时偷偷夹带入境的。
炮轰天安门阴谋的破产使日本间谍机构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政权的齐心协力下,任何使用暴力颠覆人民政权的计划都是痴心妄想,从此以后他们也改变了向中国渗透的方式和目的。
富田直亮、阿尾博政和他们的“白团”
就在建国一周年庆典后不久,新中国又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派遣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三年时间,这期间各方间谍机构都企图在中国境内制造事端,尤其是盘踞在中国台湾省的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
但在新中国的强力镇压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间谍非但没有做成任何事,反而折损殆尽。
到1952年年底,国民党在大陆地区投入了最多的精力,收集到的大陆情报却只占情报总数的12.2%。
朝鲜战争打到1953年夏天,各方停战已是大势所趋,资本主义世界的17国联军都没能阻止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
首当其冲的李承晚政权如丧考妣,拒绝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蒋介石也颇有兔死狐悲之恨,要知道朝鲜半岛局势稳定之后,下一个要被消灭的可能就是他了。
斗争的局势使蒋介石坐卧难安,他急需在大陆地区抖一抖威风,也让资本主义世界看到他的“反共决心”。
1953年7月16日,600名国民党伞兵向新中国控制的东山岛一带发起偷袭,一度占领了滩头阵地。
此前的解放战争中,每每遇到这种关键时刻,国民党军队总是不忘掉链子,这次也不例外。由于错误估算了潮汐时间,5000人的后续部队没能及时跟进,反而是解放军在这几小时的时间里迅速反应、作战勇猛,再度上演了围点打援的拿手好戏。
经过一天半的激战,国民党军损失3000余人溃逃而去,蒋介石最终弄巧成拙。
事后美国政府连忙派人通知国民党政权,没有美国的允许,国民党军一兵一卒都不准轻举妄动。
这意味着蒋介石彻底失去了美国政府的信任,此时不仅有一大群美军顾问密切监视着国民党军的一举一动,抗日时期的名将孙立人也在替美国人掌管国民党军的指挥权。
面对被架空的威胁,蒋介石又一次出卖民族良心,开始重用几年前还在屠杀中国人的日本军官。
蒋介石引进日本旧军官的计划最早始于1949年大溃败之前,当年春天引咎“下野”的蒋介石通过中间人联系上了侵华战争的头号战犯冈村宁次,秘密商议出了一个用日本旧军官训练国民党军的计划,随后蒋介石身边出现了一个叫白鸿亮的顾问,他的心腹爱将汤恩伯也招募了一批顾问,为首的两人一个叫林保源,另一个叫周忠彻。
这个所谓的“白鸿亮”事实上就是日军侵华时的日军少将富田直亮,先后出任过日本驻朝鲜军参谋、华北方面军第1军参谋、第23军参谋长。
这批以“白鸿亮”为首的日本旧军官顾问团被称为“白团”。
富田直亮在第一军任职时辅佐过两任军事主官,一个是与何应钦签订《何梅协定》的梅津美治郎,另一个是在山西大搞“三光政策”的筱冢义男。
筱冢义男这个名字听上去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他就是电视剧《亮剑》中的那个战争狂人。
后来他转到第23军,在广东又辅佐了另一个大魔头田中久一。日本战败后,梅津美治郎被判无期徒刑,筱冢义男畏罪自杀,田中久一在广州被枪决。
能先后辅佐这三个败类,富田直亮的品性可见一斑。可就这样一个人,却让蒋介石爱不释手。后来此人在台湾省当局一路升任上将,蒋经国、郝柏村等风云人物都曾受过他的指教。
东山岛战役后,白团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高潮时的83人,一直到1968年以前都在台湾省训练军队、指挥作战,情报工作自然也被他们接手。
后来美国重新把持国民党军,白团逐渐解散,唯独富田直亮继续留在台湾,直到1979年病亡。
1972年,中国和日本发表共同宣言,实现邦交正常化,与之对应的是日本与台湾省当局的关系急剧恶化,日本自卫队开始物色间谍潜入台湾省打探国民党情报。
这一年一个42岁的日本自卫队情报组织“武藏机关”成员摇身一变成了经济学者。
来人名叫阿尾博政,他从1972年到1979年一直担任富田直亮的秘书。某种意义上来说,阿尾博政算是富田直亮的关门弟子。
富田直亮死后,阿尾博政为了把白团的“光辉历史”延续下去,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白团显彰会”,联络、培养白团后人。
那段时间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也迅速升温,阿尾博政便顶着一大堆头衔来到中国大陆。
那时的中国干部和中国百姓思想单纯,对阿尾博政的武藏机关和白团双重背景毫无察觉。只要阿尾博政提出需求,无论是参观工厂还是到各地游览,中方几乎是有求必应,于是有关我国机密的信息便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
久而久之,阿尾博政不再满足于对中国工业和社会的调查,索性提出要去部队里看一看。或许阿尾博政本人都没有料到,如此敏感的要求,中方竟然也一口答应下来。
后来他就真的去了解放军军营,还在那里拍照作为“留念”,而照片的背景中赫然摆放着当时刚刚研发的某型装备。
直到21世纪初期,阿尾博政的行为才引来了怀疑。阿尾博政察觉后大摇大摆地返回日本,有关部门却苦于没有证据无法将其捉拿归案。
2009年,日本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没有作者真实署名的书,名为《自卫队秘密谍报机关——被称为青桐战士》。这本书的作者其实就是阿尾博政,他在其中大书特书自己的间谍事迹,把自己打造成了日本的间谍之王。
该书出版后不久,阿尾博政以为自己成功度过了危险期,于是自信满满地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依旧使用着之前那些并不高明的作案手法,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已经被有关部门尽收眼底。
几年后阿尾博政总算拿出了点新手段,他以金钱为诱饵开发了一批在敏感单位工作的下线,不过这些下线很快被查明,有关部门也顺蔓摸瓜掌握了阿尾博政窃取我国机密的证据。
2016年,阿尾博政被有关部门逮捕,他很快交代了自己犯下的全部罪行,至此这个日本间谍已经在中国大陆活跃了30多年,被他传递出去的涉密报告多达150份。
事后日本政府还谎称阿尾博政是中日友好人士,企图向中国政府要回这个日本“间谍之王”,结果被中国外交部批驳得哑口无言。
至于阿尾博政最后受到了怎么样的惩罚,由于案件涉密,因此没有公布详细的信息,不过人民政协网等官方媒体在阿尾博政被捕后就指明了他所面临的最高刑罚——死刑。
新时代的地下斗争
阿尾博政被捕后被处罚的主要依据是那时刚刚出台不久的反间谍法。这部法律于2014年11月1日在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依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16号主席令对外公布。
按照反间谍法规定,任何直接参与间谍活动或为间谍组织招募人员、为敌指示攻击目标的个人或团体都将受到法律制裁,这部法律为打击间谍行为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不过反间谍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同时,各路间谍组织的活动也更加隐蔽,日本间谍又是其中的代表。
日本间谍的一大变化是对公开身份更加不易被人察觉。
2014年反间谍法实施和2023年该法重新修订时,《光明日报》也曾发表过几篇相关报道,然而几年后该报刊的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却被有关部门带走了。事后公布的消息表明,董郁玉本人正是被日本情报机构收买的间谍之一。
作为国内顶级报刊的领导层,董郁玉既可以通过“新闻采访”从相关人员口中套出很多涉密信息,又可以利用其掌握的话语权引导舆论风向。
前几年的“禁烧秸秆”政策正是经他鼓吹后才被广泛关注,最终在全国各地推广,引起了许多争议。当然,真正导致他被逮捕的并非禁烧秸秆一事,而是他与日本“外交官”几十年的间谍勾当。
2023年,董郁玉违反反间谍法的案件被公开,同一时期中国政府还公开了另一起日本间谍案,被抓获的间谍居然是一名50多岁的日本药企高级顾问。这些看似人畜无害的工作岗位已经成了日本间谍最好的伪装。
日本间谍的另一个变化是涉足领域不断扩大。
自2011年到2016年年底,我国政府和民众发现的非法测绘事件多达3000多起,其中大多数是日本人所为。
当年山口隆一之所以频繁前往天安门,就是为了确定该如何调整那门迫击炮发射的方向。在军事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敌人不再需要把大炮架到目标的附近,但任何高精尖武器都离不开测绘工作的辅助。
那些被日本人拿到的坐标,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导弹袭击的目标。看起来日本间谍们不再执着于获取军事情报,但他们包藏的祸心丝毫没有减少。
除了非法测绘,非法地质勘测和其他间谍活动同样频频发生。
2015年中国有关部门曾集中抓捕过4名日本间谍,他们的足迹遍布辽宁、浙江、上海,年龄在五、六十岁之间,有的在中朝边境收集双方情报,有的在浙江某军事基地收集军事情报。
2017年7月,有关部门一次性抓获了6名日本人,他们分别受雇于两家日本企业,对山东蓬莱和海南三亚展开地质勘测,不但没有向中国政府报备,还使用了被明令禁止的勘测技术,办案人员在两名团伙领导的电子设备中发现了80多份涉密资料。
每次间谍案爆出后,日本政府总会强调“日本不会向其他国家派出间谍”,但事实上他们不但从来没有停止过情报收集活动,还公然把从被渗透方高级官员口中套出的情报合法化,称其为“人力情报”。
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员黑井文太郎曾经向日本媒体承认:“公安调查厅以前就采取与往来外国的商务人士等走得很近并听取情报的手法。”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位时亲手推动日本日本政府成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和其下属机构国家安全保障局。日本国安局共有6个部门,其中“中国·朝鲜”就是6大部门之一。
如今中国境内还有多少日本间谍估计日本政府一时间都查不清楚,有人说总共有几万人,也有人说有10万、30万之多,仅仅是前几年的3000多次非法测绘就足够触目惊心。
国家安全机关反间谍热线12339和12339网络举报平台随时接收人民群众的举报信息,一旦获得有效线索还将提供丰厚的奖励。打击间谍活动,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参考资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间谍法[EB/OL].中国政府网,2014-11-01/2024-02-02.
新华网.(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EB/OL].新华网,2023-04-26/2024-02-02.
张伟.四人相继被捕谍影重重 日本情报机构揭秘[EB/OL].中国新闻网,2015-10-23/2024-02-02.
人民政协网.中国抓捕到日本最强间谍之王 已潜伏侦察34年:最高可判死刑[EB/OL].人民政协网,2016-11-24/2024-02-02.
环球时报-环球网.人称“间谍王”的日本人“拖家带口”到台湾,揭开蒋介石的惊天秘密......[EB/OL].环球网,2017-04-24/2024-02-02.
庾晋.炮轰天安门破产记[J].文史月刊,200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