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中财经每天发布经编辑筛选并推荐的财经及互联网行业重要内容。了解今日大事,看融中要闻回顾(8月1日)
【头条推荐】
这届政府引导基金,开始在“直投”打擂
进入2023年,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速度和规模不断攀升,政府对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项目落地的诉求和层次日渐提升,包括安徽、西安、广州、杭州等新成立数只千亿级规模引导基金,总规模已超过万亿。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为了直接推动产业落地或实现更高经济效益,部分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式正由“母基金为主”转为“直投为主”,或在母基金中增加直投比例。从选GP,到选项目,亲自下场操刀的“政府引导基金们”已经开启了2.0时代的自我革新。
【要闻回顾】
1.美的物流生意也要IPO了
美的、海尔营销模式改革的“功臣”要上市了,格力也在追赶中。美的集团7月28日公告显示,子公司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启动上市前期筹备工作,计划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不久前,海尔旗下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获深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下一步是提交注册,离创业板上市仅一步之遥。
2.赛伦生物董事长被调查
没有任何征兆,7月31日,“抗蛇毒血清之王”赛伦生物,突然披露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范志和,被留置并立案调查。公告显示,对范志和采取留置措施并立案调查的机关,是上海市监察委,理由是其涉嫌职务犯罪。全国各级监察委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主要职责是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范志和究竟所涉何事?赛伦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尚未悉知立案调查的进展和结论,公司将继续关注后续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披义务。赛伦生物核心药物抗蛇毒血清的基础,大多来自国字号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生所)。
3.交银基金FOF规模二季度下降29.9亿
交银基金的FOF管理规模又下降了!公募基金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市场上FOF基金二季度相关情况也展现出来。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公募市场FOF总规模为1786.40亿元,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规模出现下降,一季度公募市场FOF规模为1894.14亿元,二季度比一季度减少了107.74亿元。从公募公司来看,2023年二季度末,FOF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只有6家,比2023年一季度少了1家。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公司中,兴证全球基金以215.33亿元排在首尾,是目前唯一管理规模超过200亿的,华夏基金以101.10亿元排在第6位置。
4.谷歌股价或回升至2022年初高点
在微软热衷于在谷歌利润丰厚的搜索广告领域获得份额的威胁下,持悲观态度的投资者过度担心谷歌抵御微软的能力,以及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他的团队很难在初级阶段生成性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吸引力。但尽管如此,谷歌的投资者在2023年2月没有受到悲观预测的影响,他们得到了回报。据悉,谷歌的股价最近飙升,创下了6月份的高点。基于谷歌在7月初对逢低买入机会的决定性突破,研究机构JR Research评估谷歌很可能会回升至2022年初的高点。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商业模式的弹性和广阔的经济护城河,使这家总部位于山景城的公司有可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迎头赶上。
5.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2%股份,套现近12亿
7月31日晚间,方正证券公告称,公司股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经营需要,拟于该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2023年8月23日至2024年2月22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5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按照昨日收盘价计算,中国信达套现金额近12亿。
6.熊猫乳品大涨,副董事长郭红夫妇套现9095万后,又要减持了
经历连续两年的净利润下滑后,熊猫乳品的利润数据开始回暖,公司股价自低点翻倍,副董事长郭红夫妇的套现旅程又要开始了。7月31日,熊猫乳品低开高走,截止收盘,熊猫乳品报价29.64元,涨3.85%,总市值37.1亿元。拉长时间来看,7月27日,熊猫乳品创下31.99元阶段高点,相比2022年10月15.39元低点翻倍,但相比2020年10月上市首日的高点87.45元还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