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禹喆
欢迎来到瞭望军情,我是挥戈。
我们都知道啊,波兰跟俄罗斯一直都是死对头,而就在当地时间16号,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周一称,乌克兰如果在俄乌冲突中战败,很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真的会这样呢?就让挥戈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跟德国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被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刺杀,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但奥匈帝国之所以敢对沙俄庇护下的塞尔维亚宣战,也是因为有德国在背后支持。至于二战,则被很多人说是一战的延续,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一战后,对于战败的德国的处理导致大量德国人不满,最终使得纳粹党上台,扩军备战,打破英法等国在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施加的禁锢。
美国、波兰等西方国家认为,是俄罗斯挑起了俄乌冲突,而如果俄罗斯赢下了俄乌冲突,那么势必会像二战前的德国一样,吞并了奥地利后就想着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随后就想着收回梅梅尔、但泽等几十年前还属于德国的土地。乌克兰战败了,那么下一个就会是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等。不过,俄罗斯真的有这种能力吗?美国与北约又会不会选择与俄罗斯直接对抗,造成三战爆发呢?
把现在的俄罗斯和二战爆发之前的德国相对比,确实能发现一些相似之处。都曾经是世界第二强国,都遭遇了国家的分裂而导致经济一蹶不振,都在与世界第一霸权相对抗。不过,现在的俄罗斯,并不会成为当年的德国。
当年的德国,在纳粹党的领导下,宣扬极端民族主义,扩充军队,不断吞并周围的领土,试图建立一个德国人至上的极端国家。而今天的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年间,在美国的甜言蜜语下,先是用“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大缩水,又是坐视曾经的东欧卫星国一个个加入北约,甚至连乌克兰都有倒向西方的倾向。俄罗斯一个势力范围收缩了几十年的国家,在国家战略上就与当初狂热的德国不同,并没有主动发起战争的意愿,也没有这个能力。
而俄乌冲突,则是俄罗斯被北约东扩逼急了,所不得不做出的过激反应。如果乌克兰真的彻底倒向了西方,那就相当于是在俄罗斯的头顶上挂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北约的军事力量距俄罗斯南部的罗斯托夫这一重要城市就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举个例子,这就好比冷战时期墨西哥倒向苏联,直接能从陆地上威胁到美国南部各州。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了,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而换做是俄罗斯,肯定也不能放任乌克兰倒向西方。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 图源:波兰通讯社
因此,波兰总理的这番话,更多程度上是由于波兰与俄罗斯的私愤,因而才夸大其词。虽说波兰在二战爆发时迅速被德国击败,随后被苏联与德国瓜分,但大家不要忘了,一战结束后,波兰一直霸占着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地区,直到被苏联归还给立陶宛;而当初在德国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波兰也从中分得了土地。况且,波兰政府对当初的东波兰土地上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也采取了严苛的民族政策。在历史上波兰并不是很多人眼中,被数次灭国,被异族统治几百年的“完美受害者”的形象。
近日,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反战运动,在纽约时代广场,数千名抗议者聚集起来,反对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主张解散北约。我们都知道啊,美国政府现在的债务已经超过了31万亿美元,马上就要超过美国法定的债务上限,如果超出债务上限,那就意味着美国要破产了。但是,美国政府不仅不考虑先处理一下国内的债务危机,反倒是在对乌军援,打代理人战争上下了大功夫。虽说美国对乌的军援不是无偿的,但一个已经被战争摧残到损失了大量青壮年人口,丢失了东部工业区与矿产的乌克兰,又需要多少年才能偿还自己欠下的债务呢?
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表示,美国在德国扩大了训练乌克兰部队的规模,准备在未来一个多月让一个营的乌军训练完毕,返回乌克兰继续进行俄乌冲突,而美国还将继续援助乌克兰数十辆“布拉德利”步战车。俄罗斯此前就曾表示,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行为并不能帮助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取胜,只会导致俄乌冲突造成更多乌克兰人伤亡,改变不了战争的结局。
米利(中)视察格拉芬沃尔训练区(图片来源 美联社)
不过,西方对乌军援的脚步并不会就此停下,反而可能会迈得更大。自英国决定援助乌克兰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后,波兰等数个曾经从德国购买过“豹2”主战坦克的北约国家,也声明已经准备好将手中的“豹2”主战坦克援助给乌克兰,目前只是需要德国的许可。德国对于军援乌克兰一向不是很积极,第一批援乌物资仅仅是5000顶头盔,但德国的前任国防部长这两天在舆论压力下辞职,目前还不清楚新任的国防部长是否会同意欧洲各国向乌克兰援助“豹2”主战坦克。而若是德国人同意了波兰等国的要求,无异于会给乌克兰带来更为长久的灾难。
西欧各国并不想帮美国进行俄乌冲突这一场代理人战争,但不少东欧国家充斥着高涨的反俄情绪,因此与美国沆瀣一气,进一步夸大俄罗斯的威胁,并进一步裹挟其他国家对乌克兰进行援助。只要看见俄罗斯难受,他们就会开心,而乌克兰人民会无论受到怎样的灾难,他们都无动于衷。试图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正是这些对俄罗斯步步紧逼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