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2022年10月16日16:39:28 军事 1081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两人订婚后,周用菊以未婚妻的身份,顺理成章地住进了石家,照顾年迈的公婆和体弱多病的小叔子。石庆才感激周用菊的付出,回部队前,他一再向未婚妻保证:“我会尽快退伍,然后回来一起过咱俩的小日子。”

可谁能想到,这竟是石庆才留给未婚妻的最后一句话。36年后的2014年,周用菊再次“见到”石庆才时,他静静躺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内。那一刻,周用菊扑倒在未婚夫的墓碑前,顷刻间泪如雨下,悲痛和委屈喷涌而出,声嘶力竭地哭喊道:“庆才,庆才啊.......”

在场的3500名解放军官兵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抬起手臂,齐刷刷地向这位准军嫂敬了一个军礼,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青梅竹马,定下终生

石庆才和周用菊是青梅竹马,两人都是重庆大足县人,两家不仅在同一个生产队,还是相隔不到一百米的邻居。

在小的时候,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周用菊跟在石庆才后面,一口一个“庆才哥”,早已对石庆才芳心暗许,幻想着长大以后嫁给他。

石庆才也喜欢这个个性泼辣,内在温柔贤惠的小姑娘,可一想到自己的家庭,他的胆气就弱了三分。

石庆才家里很穷,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双目失明,家里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弟弟需要照顾。他家无余粮,两手空空,哪敢耽误佳人,只好把这份喜欢深埋心底,想着以后混出个名堂再娶用菊过门。

1971年,石庆才等来了梦寐已久的机会,国家大规模征兵,他也应征入伍,进入原50军149师446团服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石庆才

在部队的7年时间里,石庆才身怀报效祖国和给周永菊美好生活的信念,踏踏实实当兵,磨炼出极为优秀的军事技能,还当上了班长。

班长的职位虽说不大,但也足以让石庆才扬眉吐气了。1978年春,他特意向部队请了几天假,回老家说动父母,替自己去周家提亲。

周家的父母是看着石庆才长大的,认为这孩子踏实肯干,靠得住,并没有计较石家的家境,爽快地同意了这门亲事。石庆才的探亲假很短,两家人聚在一起,为石庆才和周永菊办了一场简单的订婚仪式。

周永菊心地善良,庆才哥当兵的这些年,她就忙前忙后照顾石家一家,如今有了名分,便顺理成章地搬进了未来公婆家,帮忙操持家务,认准了自己一辈子都是石家人。

这时,石庆才已经超期服役,可以退伍了。因此在临走时,他向未婚妻保证,一定会尽快退伍,回来守着一家人,过幸福的小日子。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对越反击,壮烈牺牲

回到部队后,石庆才立马向上级提交了退伍申请,上级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也决定给他办理退伍手续。

可就在这段时间,越南不断在我西南边境挑起事端,袭击我边境军民,局势越来越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石庆才所部作为我西线集团的一支部队,前往云南边陲待命。

部队来到云南后,上级考虑到石庆才是军中的骨干,这个节骨眼离不开他,于是向他提出延期退伍,再带一年新兵。

作为一个热血男儿,石庆才明白部队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于是毅然撤回了退伍申请。为了给望眼欲穿的未婚妻一个交代,他寄回了一封信,其中写道:菊妹,你还没过门,就要照顾我的双亲。我能体谅你的难处,等着我,就一年!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周用菊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看懂了信上的内容。她是一个善良淳朴,心有大爱的姑娘,十分支持未婚夫的决定。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她先后给石庆才写过三封信,托人寄了过去。这三封信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嘱咐石庆才在部队好好干,两人虽没有办理结婚手续,但她早已认定自己是石家的儿媳妇,一定会照顾好公婆,让石庆才没有后顾之忧。一年时间不长,她等他回来!

然而遗憾的是,周用菊再也等不到未婚夫的归来了。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上,我军万炮齐发,几轮炮击之后,我军东西线部队齐头并进,向越南境内进军。

在前几次战斗中,石庆才带领全班的战士们冲锋在前,接连打赢了几场大仗,石庆才本人也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1979年3月2日,根据战斗部署,石庆才所在的446团沿越南十号公路四号桥从正面推进,149师的两支友军445团和447团在左右两路掩护突进。

然而,当446团2营行进至四号桥东北侧一带时,突遭越军伏击,一时间枪弹声响彻阵地,硝烟四起。

尽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2营反应神速,立即组织反击。两个两天的惨烈交战后,2营终于拿下东北侧的无名高地,打赢了这场虎口拔牙的“反伏击战”。

然而,2营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全营76名战士受伤,石庆才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石庆才在冲锋的路上被敌人的炮弹打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石庆才牺牲后,战友们从他的口袋里翻出周用菊写给他的三封信、一毛三分钱,还有一张给父亲寄药的存根,全部血迹斑斑。

战争结束后,石庆才的遗体被安葬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和其他牺牲的烈士一起长埋在那里。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未婚妻成弟媳,守家35载

2000年,石庆才生前的老战友们约好,一起去重庆大足县探望烈士遗属。可当他们来到石庆才的祖屋门口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房子的主体结构虽然还在,但看上去残败不堪,墙体坍塌,屋里结满了蜘蛛网,已经很久没人住了。

老战友们千方打探,终于找到了石庆才父母的坟墓,可墓地上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建冢,杂草丛生,十分荒凉。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老兵们泪洒当场,他们含泪约定,一定要为烈士的父母立碑,同时找到仍健在的烈士遗属,尤其是三次给烈士寄信的“准军嫂”周永菊。

于是乎,在接下来14年的时间里,老兵们开始自发寻找周用菊的踪迹。2014年初,大家终于在某市的出租房里找到了她。当周用菊道出这35年里的经历时,老兵们唏嘘不已,原来这个年过半百,面容憔悴的女人,竟在未婚夫去世后嫁给烈士弟弟,独自撑起了这个残破的家!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1979年,石庆才牺牲的噩耗传回村子,周用菊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声传遍了整个村子。石庆才的父亲听闻儿子牺牲,承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

石父病倒,石母双目失明,石家的弟弟体弱多病,尚未成年,这个家眼看就要散了。那一刻,周用菊清醒了过来,未婚夫牺牲了,她就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她不仅不到垮,还要打起精神撑起这个家,守护当初许下“照顾石家一辈子”的诺言。

可毕竟她也只是个20出头的小姑娘,以后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周围的邻居都劝她:“你没有和庆才结婚,不算石家人,还是早早嫁人,摆脱这个累赘吧。”连石家父母也不愿拖累她,苦口婆心地劝她离开婆家。

但周用菊早已认定自己是石家人,尽管没有过门,连烈属的身份都没有,她还是留了下来,用自己淡薄的肩膀挑起家庭重任,一边孝敬卧床的石家父母,一边拉扯未成年的小叔子长大,尝尽了辛酸苦辣。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几年之后,石父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亲眼看到周用菊过门,没有亲手抱上孙子。为了满足石父的遗愿,周用菊横下一条心,不顾外界的流言蜚语,毅然嫁给了石庆才的弟弟。

从那天开始,周用菊转变身份,从烈士的未婚妻变成了弟媳。有了这个名分后,她的心也踏实了下来,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按照婆婆的意思,她把第二个孩子“过继”给了石庆才,算是为烈士延续血脉。

不过因为生二胎,周用菊一家被当地计生办罚了款。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交不起罚款,计生办还把她家猪圈里唯一一头猪给拉走了。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眼看连仅存的希望也被剥夺了,双面失明的婆婆气不过,让周用菊背着她去乡里讲道理。好说歹说,工作人员才将罚款减少至1400元。可即便这点钱,也是周用菊东拼西凑借来的。

1998年,周用菊的婆婆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不久后丈夫也离开了人世。为了生存,她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大足县老家,四处打工度日。2014年初,当石庆才的战友们找到她时,她正在城里打工,租住的房子无比简陋,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前往云南扫墓,3500军人集体敬礼

2014年,正值对越反击战胜利35周年,149师的老兵们相约一起到云南屏边为牺牲的战友扫墓。可周用菊没有和石庆才正式结婚,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军嫂,不能享受烈属扫墓的交通、食宿补贴,只能自费前往云南。

可令人心酸的是,操劳了一辈子的周用菊连几千块都拿不出,眼看扫墓的计划就要泡汤了。这时,是一众老兵们伸出了援手,为周用菊凑够了费用,把她接到了云南屏边。

战士牺牲,未婚妻以弟媳身份守家35年,扫墓时3500名军人起立敬礼 - 天天要闻

2014年3月,在老兵们的簇拥下,满头银发的周用菊来到石庆才墓前。她抚摸着墓碑上那张无比熟悉的照片,顷刻间泪如雨下,悲痛和委屈喷涌而出,声嘶力竭地哭喊道:“庆才,庆才啊.......”

看到如此震撼的一幕,149师的老兵、新兵等3500余人,无不为之动容。在纪念大会上,大家隆重地把周用菊请上台,齐刷刷向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一刻,周用菊多年来遭受的委屈一扫而空。她用35年的坚守,换来了所有人的敬意和礼遇。没有人在乎她是不是军嫂,因为她为英烈做出的贡献,不必任何人少,她值得所有掌声!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交通科研老兵:冻土变“芝麻糊”,如何在“芝麻糊”上修路是非常大的挑战 - 天天要闻

交通科研老兵:冻土变“芝麻糊”,如何在“芝麻糊”上修路是非常大的挑战

5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来自交通领域的代表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勇当开路先锋”与记者见面交流。在见面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副主任田波分享了一段在高原上搞科研时的难忘经历。当时由于临近春节找不到帮手,他们只能自己搬运砂石料和水泥。“卸完...
德国资助乌克兰生产远程武器 俄罗斯警告德“已再次成为敌人” - 天天要闻

德国资助乌克兰生产远程武器 俄罗斯警告德“已再次成为敌人”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28日宣布德国将出资支持乌克兰生产远程武器。虽然默茨并未明确表态会否向乌克兰提供可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金牛座”巡航导弹,但是俄方已视德国“直接卷入”俄乌冲突,并警告德国“已再次成为敌人”。 5月9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彭子...
震撼!国内首次海上软着陆火箭回收试验,在烟台海阳圆满成功 - 天天要闻

震撼!国内首次海上软着陆火箭回收试验,在烟台海阳圆满成功

5月29日4时40分,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进行了首次飞行回收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为全尺寸薄壁不锈钢火箭,直径4.2米,总高度约26.8米,起飞质量约57吨,试验飞行时长125秒,飞行高度约2.5公里。本次飞行试验顺利完成点火起飞、满推力爬升、变推力调节、发动机一次关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