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被导弹打击
在俄军连续数天的“导弹雨”倾泻下,之前攻城拔寨一路凯歌高奏的乌军,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的意味,就连那个天天多条发布乌军节节胜利消息的什么博士,似乎也隐身了,被带偏了一阵子的诸多网友,一下又兴奋起来,在评论区欢呼“乌拉”。
且慢“乌拉”,这才哪到哪呀,我如果说,这只是餐前小菜,令人激动的事且在后面呢,上岁数的爷们是不是需要备上救心丸?一次10粒管用。
又是“大棋论”?那好,咱们就摆摆龙门阵,从小端倪去寻找真相。
这威力
导弹打击乌克兰包括基辅在内的一众城市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如果仅仅是北极熊对刻赤大桥被炸的报复行动,那就小觑了北极熊对于战争艺术的修养。以电力设施被切断为例,夜晚一到,缺乏电力供应的乌克兰,到处乌漆嘛黑不见光亮,在军用高于民用的战时,俄军无人机或侦察卫星,只要发现乌境内断电的区域有亮光的地方,引导导弹定点打击错不了,一准是军用设施或部队调动。一打一个准
乌军不用发电车,难道能火眼金睛?俄军此举并非要根除乌军造成的战线威胁,这一点目前做不到,而是迟滞,或者叫迫使乌军在原地踏步,因为北极熊在漫长的战线上,苦于兵力不足。你想啊,进入乌克兰作战的部队也就20万人,保卫刚刚公投入俄的四州,以及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展开部队,再加上伤亡人员,俄军在兵员分配上确实捉襟见肘。
上月底的“部分动员令”,俄罗斯征召的30万预备役还没投入战场,在这30万预备役形成战斗力之前,北极熊太需要一个过渡期,让这30万人完成恢复训练。但是,乌军不会给这个机会,而此前北极熊又是对民用基础设施“秋毫不犯”的文明之师,结果呢,正打瞌睡,演员司机把枕头递过来了——炸了刻赤大桥。
北极熊立即甩开膀子干上了,炸电厂,炸水厂,炸铁路,炸通信设施。乌军一下子傻眼了,白天要防备俄军重炮轰,晚上又不敢用发电车,西方集团军援过来的制式装备少不了电力支持。摸黑拆装北约装备?这功夫没学过啊。这几天蹲在战壕里,冷枪冷炮都放得少了。
这是俄罗斯意外为自己争取“养兵”的时间。很漂亮,争取到了。
这两天的报道中,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俄军在在卢甘斯克地区建立了两道龙牙防线。什么是龙牙防线?这是针对装甲车以及坦克专设的防御工事,在二战时期应用得最多。龙牙防线后,紧接着是反车辆壕沟、以及俄军步兵壕沟和装甲车掩体相互呼应。
龙牙防线,包括反车辆壕沟、以及步兵壕沟和装甲车掩体,这些都是防御阵地的结构,诸多军事专家分析,俄军不是要在冬季进行大规模进攻吗?这是什么套路?很多人看不懂了。
其实,不难理解。俄军想扩大战果,甚至拿下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包括南部的港口城市——敖德萨,首先要做到的,是保住既有战果。靠现在的守军据守四州不成问题,这些兵都是打硬仗打出来的,问题是,谁来扩大战果?
这就是北极熊的用兵之道。不久后,那30万预备役兵员完成恢复训练,若是投入进攻一线,显然是当炮灰的料,俄军现在可不愿意无谓牺牲,恨不得一个萝卜两个坑。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正好联动了俄军冬季行动的系列反应,于是,龙牙防线紧锣密鼓建成。再有一段时间,30万预备役齐装到位,替换下来原先的虎狼之师,冬天正好不约而至。
冬季行动也不是一战定乾坤,能拿下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和敖德萨最好,万一中间有变,龙牙防线仍然可以确保既有战果不丢失不缩水。不过,从近日白俄罗斯的态度和动作看,俄军的冬季行动,极有可能另有一支奇兵在乌北方向对基辅虎视眈眈。
大家可以从地图上看看,基辅距离白俄罗斯边境有多远。现在,西方集团和基辅方面就开始怀疑这个方向会不会有北极熊预设的奇兵,又是埋地雷,又是炸桥断路调兵遣将。
届时,这个方向如果真有奇兵突袭基辅,北极熊一定会汲取“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的拉胯打法,也一定会不惜代价杀向目标,到那时,基辅自己都首尾难顾了,还有多大决心保卫东部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和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这不是围魏救赵,而是逼着演员司机做“丢车保帅”的选择。
现在就看,俄军能不能扛住“过渡期”高价值导弹的高消耗。
乌克兰国防部称,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仅剩124颗,Kalibr导弹剩272颗。kh-101、kh-555巡航导弹剩213颗,2/3的巡航导弹已打光。
俄军目前5天的“导弹雨”已经打掉乌克兰47%的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参考这个量,要想瘫痪乌境内90%以上基础设施,至少要保持这几天的“导弹雨”量,但愿这些导弹不是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那样的话,小库存或零库存就怕露怯。
喜欢,劳驾点赞收藏转发分享,欢迎留言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