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往往是以强大的血性而著称的,尤其是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靠着这股血性往往可以爆发出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品质。反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如果实力的悬殊而选择投降乃至叛变是绝对会令人感到不耻的。一个军人一旦叛变了自己的队伍,不仅会被曾经的一方所不耻,就算是接受了他的敌方部队也会从内心当中轻视这样一个没有意志力和骨气的人,只会对其加以利用而不会真正的委以重任。
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却发生了这样一件反常的事情,一个志愿军部队的士兵背叛自己的祖国投靠了敌对的美军,而当得知了这名叛逃者的身份以及部队番号之后,时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员的李奇微亲自下令将派遣空军专用飞机将这个人从一线接到美方重兵把守的大邱,等此人一到大邱,李奇微更是命令军方检察部门对其进行详细的询问。从级别来看,一个集团军的司令员本不该对一个普通士兵表现出如此重视是态度,而李奇微之所以对这名志愿军叛逃者如此“高规格接待”,是想从他的口中得到关于我方兵力部署的情况以争取在下一次战役打响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李奇微究竟想从叛徒口中得到怎样的信息,而他的计划最终又能够成功实施吗?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朝鲜半岛的内政进行了粗暴的干涉。二战之后朝鲜半岛按照北纬三十八度线划分为南北两个意识形态不相同的政权,而这两个政权自成立开始便有着不间断的政治军事冲突,终于在五十年代初期爆发了半岛的内战。本来这一战争和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美国则以此为借口打着拯救北朝鲜的旗号联合其他同一阵营的国家强行出兵朝鲜。
表面上来看这是美国为自己的韩国盟友去进行军事上的“出头”,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的野心绝不止满足于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更在于借此去挑战和朝鲜唇齿相依的新中国的底线,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期间,其飞机对中朝边境进行了轰炸,对我边境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等领导人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于是1950年我国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分批入朝支援。
但这一仗的严峻程度超出了战前我方的预期。一方面刚刚经历了二战洗礼的美军部队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水准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其各军种的配合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由于朝鲜半岛的特殊地形,美国几乎可以在战场的任意一点召唤其海军和空军投入战场当中并对我志愿军部队发起攻击。另一方面中国和朝鲜之间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派兵入朝毕竟属于跨国作战,无论是在地形的熟悉程度还是后勤的补给上都存在这力不从心。以抗美援朝初期的长津湖一战为例,尽管我们军队展现出来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恶劣的环境还是给我军战士带来了极大的的困扰。
这一战当中,作为主力部队的志愿军20军和27军两个军在长津湖一带和美军进行激战,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还是没有能够阻止美军以全建制突围,正在这个时候作为预备队的26军赶赴战场,希望能接过兄弟部队的重任,追上并全歼这股敌人,随即便向南进行追击。哪知当时正是长津湖一带全年温度最为寒冷的时候,孤军深入的26军在没有充分保暖装备措施的情况下轻率地孤军深入,不仅没有能够追上这股逃窜的敌人,反而使自身困在了冰天雪地当中,有不少的战士因为虚弱和衣着的单薄而壮烈牺牲,这也成为了志愿军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画面之一。
在此战之后,上级领导对于26军轻率冒进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惩罚。其中将伤亡严重的88师进行撤编,而原本作为88师主力团的262团身份从主力团“降级”为军特务团。在我军内部建制当中,特务团等总部直属部队往往并非一线作战部队,这样的调整在262团的官兵看来无异于是一种“耻辱”,除此之外原属于88师的264团也由于原部队番号的被裁撤而划归了77师,而前文所提到的这名名叫吕奇良的叛徒正是264团的一员。
在对吕奇良的档案进行了简单的浏览之后,李奇微发现了他所在的志愿军264团隶属关系已经由88师转为了77师,出于职业军人的高度敏感,李奇微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号,他试图从志愿军内部番号的变化当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对我军的下一步作战行动和方式做出判断,这也是他对于吕奇良如此重视的原因。
果然,在对吕奇良进行讯问之后,李奇微证实了自己的判断,随即李奇微感到了一丝久违的轻松感。这是因为此时的李奇微已经在酝酿着强渡汉滩川的战役。作为一个纯熟的战术家,李奇微深知在战争当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性,他的计划是在度过汉滩川之后立即向种子山这个制高点发起进攻,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拿下这处高点,这便成为了美军钉在志愿军阵地腹地的一大楔子,一旦美军集结大部队前来进攻,这个高地也势必能够使得我军首位无法相顾,最终自乱阵脚输掉这一战,而守卫种子山高地的部队则正是之前刚刚从一线部队“降格”为军特务团的262团。
在李奇微看来,这一支部队刚刚打了败仗又经过了人事方面的调整,无论是从部队士气还是战斗力来说都不足为惧,看上去成功已经是近在咫尺。而在262团的内部,大家固然因为打了败仗和失去主力团的位置而感到低落,但在团长张元和的鼓舞之下,大家逐渐从之前的消沉中走了出来。作战经验丰富的张元和也看得出来他所守卫的种子山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所以说无论是为了战役大局还是自己部队的荣辱,他都势必要完成这一任务。
4月11日,美军趁着夜色开始逼近种子山,由于美军阵地距离种子山有一条河流横亘,所以美军如果想要夺取种子山就势必先要去渡过这条河流,而在渡河的时候美军轻敌的心态也让其付出了代价。在得知了守卫种子山的部队是曾经的“手下败将”262团之后,美军不仅产生了轻敌的心思,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火力全开,那么种子山上的志愿军便会在短时间内被其全部消灭,对于李奇微乘夜渡河的命令,其中不少人认为显然是“多此一举”。
抱着这样的想法,美军在渡河的时候有不少士兵显得心不在焉,甚至在前期的测量当中搞错了水深。这种疏忽所造成的代价便是几个士兵在渡河的时候掉入水中,由于之前是预估错误,当他们发现了真实水深的时候不禁惊慌失措地发出喊叫声,这个声音迅速引起了守卫种子山的262团官兵的注意,他们很快意识到了这是美军在乘着夜色对制高点发动的突袭,所以志愿军很快便依托有利地形发起了阻击。
眼见踪迹被发觉,美军方面干脆撕下了伪装发动了正面的攻击,在夜袭部队的召唤下,美军的炮火纷纷向种子山高地飞来,一时间石屑纷飞,山头被炮弹激起的气浪和烟雾所笼罩。在几轮炮击过后,美国人得意洋洋地认为种子山绝对不会再有生命的存在,所以骄横的他们大摇大摆地准备上前去占领高点,哪知就在此时种子山便如复活了一般,各种明暗火力点突然吐出了火蛇,美军的先头部队瞬间损伤大半,看到这幅景象美国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原来262团自从在此前受到损失之后,全团上下痛定思痛,决定改掉轻敌冒进的毛病,以更为聪明的方式应对敌人。所以在接到了防守种子山的任务之后,团长张元和首先便要全团战士按照志愿军首长坑道战的方式,在山上挖出许多沟壑纵横彼此联通的坑道,即使敌人使用大规模的炮火对我军阵地进行“覆盖”,战士们也能够凭借着坑道来抵挡大部分火力打击,保存更多的有生力量,这也弥补了262团本身在人数和战斗力方面的劣势。骄横无比的美军哪知道这其中的门道,在看到己方吃亏之后,他们叫嚣着继续向种子山猛冲猛打,而在一阵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之后,又是一片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排列在阵地前。
见到这幅情景,美国人瞬间变得气急败坏,他们发誓要拿下种子山以洗刷之前的耻辱。然而问题在于此时的美军已然被愤怒所冲昏头脑,他们在不加分析的情况下一味强攻,结果只能是付出更大的伤亡。而当美方心生怯意准备指挥部队后撤的时候,我军则乘胜追击,从坑道里出来对美军进行火力打击,由于我方气势正盛且又占据高点,一时间美国人只能挨打而无法还手,张元和团长这一战术可谓是践行了毛主席“敌退我打”的思想。惊慌逃窜的美军试图改变策略转而攻向附近的另一高点463高地,然而在我军的冷静阻击之下对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付出了更大的伤亡代价,甚至在两个制高点之间和作为援军的土耳其旅发生了践踏,战斗结束之后担任主攻的美军第三营仅剩下240人,而262团可谓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一次漂亮的阻击战不仅打击了美军嚣张的气焰,也为随后进行的第五次战役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奇微本来以为从叛变是吕奇良口中得到的情报可以助他取得一场对我军的绝对胜利,然而在我英勇志愿军的顽强抵抗之下,这一战反倒给了美军以巨大的耻辱,而这同样也说明了顽强的中国军民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