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在1955年实行大授军衔,正兵团级的战将,有三十三位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还有两位特殊,被授予大将军衔,分别是许光达和王树声大将,也许有人会问,这才三十五人,还有一位是什么军衔,然而,这一位就是徐立清中将。
按照当时的授衔标准,正兵团级的官职,最不济的也应该是上将,而徐立清却为何降衔了呢?其实,徐立清当初为了降衔,曾先后三次请愿,这才被伟人批示同意的。
徐立清是商城人,1910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在他17岁的时候,革命的火种传播到了他的家乡,受到革命新思想影响的徐立清,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革命,在1929年时,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由于徐立清在部队政工工作上的成绩优异,多年里一直兢兢业业,他在长征时就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卫生部政委,抗日战争时期,担任129师组织部长。并且在1947年3月25日时,青化砭伏击战打响之前,徐立清亲自去前线鼓舞士兵们的士气,战士们同仇敌忾,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打赢了此战,歼灭了敌人2900多人,并且在战后,他又前去战俘营进行宣传教育,鼓励俘虏参加解放军,当场就有八百多名俘虏成为了解放军战士。
1947年,蟠龙战役打响后,当时接连几次都没有拿下,徐立清见状,提议应该暂停进攻,巩固现有的阵地,被彭老总采纳,停止继续作战。通过休整兵力后,改进了新的战术,并于5月3日再次进攻。下午三点,解放军对其总攻,徐立清喊出了“冲向蟠龙镇,活捉李昆岗”,让军心大振,从而全歼六千七百人,缴获了一百万发子弹,一万袋面粉。
1947年8月18日,徐立清率领新四军在沙家店一带和敌军123旅作战,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独立指挥作战,还一举打下国军36师指挥所,并在8月20日,全歼了这支部队。1952年,徐立清因战功显赫,被评定为正兵团级战将。
1955年大授衔时,徐立清曾先后向彭老总、罗帅、周总理提出了绛衔请求,但他们都劝徐立清再考虑考虑,这件事被伟人知道后,还称赞他高风亮节,并最终准许了他的降衔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