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夸奖”中国装备确实不多见,而就在近日《欧亚时报》罕见的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FH-901型无人机/巡飞弹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该型装备是在俄乌冲突期间取得优异战绩的“弹簧刀”系列巡飞弹有力竞争对手。
▲FH-901命中目标坦克瞬间
诚然,随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人装备日专题论坛上一段宣传片的发布,也确实印证了印媒观点,在这段宣传片中除了出现了较为熟悉的CH-4、CH-5无人机外,还罕见的出现了CH-10无人机巡飞以及首度曝光的FH-901发射以及命中目标画面,视频中FH-901精确命中位于地面的目标坦克,达到了摧毁预期。而这一幕与乌军使用“弹簧刀”摧毁俄军主战坦克几乎如出一辙。
“弹簧刀”近期表现亮眼
实际上,FH-901如果放在解放军装备序列里也并不起眼,但之所以受到外界如此关注,除了那段宣传片段外,关键原因还是美制“弹簧刀”在俄乌冲突中较为不错的表现。今年3月,美国方面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00枚巡飞弹,这其中就包括“弹簧刀”300,自此开始美国断断续续为乌提供了约400枚该型装备,而该型巡飞弹的实战表现倒也没让美乌“失望”。
在5月底,CNN公布的画面中,乌军使用“弹簧刀”成功命中了俄军地面主战坦克,这对于总重量仅有2.5kg的“小东西”无异四两拨千斤。而在7月底,俄方扎波罗热地区官员还曾向外媒透露,乌军3枚“弹簧刀”命中率扎波罗热核电站,但由于威力有限,并未对核电站反应堆造成破坏。此外,在5月初,乌军第81空中机动旅炮击伊久姆奥列克桑德里夫卡村期间,也疑似使用“弹簧刀”摧毁了部分俄军装备。
从上述战果来看,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就是该型装备虽体积较小,但综合性能并不差,特别是在精准打击以及目标毁伤这两点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最初美军使用“弹簧刀”主要是为了打击藏匿在深山中的武装分子,但从目前来看对于地面重型装备也同样具有不错的毁伤能力。
▲扎波罗热核电站近期遭袭起火
其次,虽然“弹簧刀”体积小,航程也只有10公里,且操作链抗干扰能力不强,但即便如此俄军却仍无法有效应对,特别是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一事上也反映出了俄军对该系列装备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足或暂无有效应对手段的尴尬现状。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白宫已计划在9月对乌军援中加入性能更强大的“弹簧刀”600型巡飞弹,其滞空时间、飞行距离以及毁伤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俄军显然不是好消息。
中国“弹簧刀”性能更强
美国“弹簧刀”性能出众,中国的也不差,从作战原理上来看,FH-901与“弹簧刀”类似,基本都是通过便携式装备发射后,经过短暂飞行、滞空、观瞄及锁定后最终摧毁目标。不过FH-901的重量介于“弹簧刀”300与600之间,约9公斤左右,这一数值更好的平衡了相关性能参数,比如其飞行时长可达到1小时左右,这种长航时滞空可更好的伏击重要目标。
▲具备蜂群作战能力的FH-901
此外,FH-901具备的蜂群作战模式更是该系列装备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相比乌军现阶段对“弹簧刀”的单一使用,蜂群模式可在单兵基础上依靠大型无人机等多样空中平台进行大规模释放,从而实现对集群目标的集团伤害,而长航时滞空特性则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蜂群作战效能,其整体效果也将远超单一使用。
而且鉴于FH-901的研发背景与研发时间,有理由相信其智能程度,技术程度都要高于“弹簧刀”。也难怪印度媒体会少见的对中国装备予以较高评价,毕竟,在绝对实力面前有时也需认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