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移民英国的香港父亲在网上分享的心酸遭遇:自己女儿在学校带中式午餐,却被同学排斥孤立。
这个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作为香港移民,为了下一代融入英国社会,应该放弃中华饮食传统吗?
一、香港夫妻移民英国,兴奋为女儿做中式午餐,带去学校交朋友
在英国的香港移民社区论坛上,一名移居到英国不久的父亲分享了一个让他心酸的故事。
离开香港来到英国之后,夫妻两人就开始为孩子入学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
经过种种努力,他和妻子终于成功让女儿入读英国一所知名小学,心里踏实了许多。
为了让女儿在学校能够吃好,这对香港夫妇专门在家里精心准备了中式午餐,让女儿带去学校。
又有港式叉烧,还有广东炒面,又有肉又有菜,还有米饭,荤素搭配均匀,可以说花样繁多。
父亲还特意嘱咐女儿:“午餐的分量多准备了一些,到学校后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些午餐,与同学搞好关系。”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每次晚上女儿回来之后,问及午餐吃得怎么样,女儿总是不说话,默默地回到房间关上房门。
一时间,夫妻两人不知道是饭菜不合胃口,还是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
二、女儿哭诉:英国同学认为中式饭菜很奇怪,还孤立她
终于有一天,父亲忍不住了,敲门前去询问:“是午餐口味有问题吗?”
结果女儿伤心大哭起来:“同学们都不跟我做朋友,嫌我吃的东西很奇怪。”
原来,当女儿在学校吃炒面和叉烧这些中式饭菜的时候,旁边的英国同学都吃的油炸食品和薯条、番茄酱。
根本没有人愿意跟她一起分享这些中式饭菜,更认为她吃的这些午餐非常奇怪。
久而久之,因为午餐差异的问题,女儿被英国同学孤立起来,不跟她一起玩。
“他们都认为吃奇怪饭菜的人,本身也很奇怪,所以从来不跟我一起玩。”
跟我们这里不同,在英国的学校里面,午餐特别简单,简单得让人难以相信。
三、香港夫妻心痛:我们想让下一代跟英国人交朋友,为何却这样难
这名香港父亲在论坛上说道:“当我听到女儿说这些话时,心痛得当时就想哭出来。”
“我不知道怎么样帮助她,没想到融合一个全新的社会会如此之难,我只有跟她一起祈祷。”
妻子随后在社交账号上也哭诉:“我们夫妻只想让下一代与英国人交朋友,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员,没想到却这么难。”
“我们应该怎么办?彻底让她去适应英国的饮食口味吗?”
四、网友争论:孩子该坚持中华饮食传统还是向英国口味妥协
这个香港移民的分享故事,在网上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大家议论的重点是:“作为香港移民,当孩子被孤立而难以融入时,是应该坚持中华饮食传统,还是向英国本地口味妥协。”
一些网友认为: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中华饮食口味,那不仅是一种饮食选择,更代表一种文化认同。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中式午餐代表文化的根,不应该轻易丢掉。”
“可以改进,与英国本地的口味结合起来,但没必要完全放弃中式餐饮。”
“全世界华人移民这么多,但大部分都还是保留了自己的中华餐饮文化,这一点还是应该坚持下去。”
“先要想好,英国菜是世界上最难吃的饭菜,你怎么让孩子融入适应?”
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对于移民来说,最重要的是融入本地社会,应该学会妥协。
“这名父亲应该多做英国当地流行的一些儿童午餐,比如印度春卷、墨西哥玉米饼之类的,帮助孩子快速融入英国文化。”
“你既然选择了移民,就代表要认同另一个国家的文化,自然要在饮食上面做出放弃和妥协。”
“建议还是以英国口味为主,否则孩子很难在英国真正扎下根,那就失去移民的意义了。”
“英国的学校午餐实在是太简单了,有时候就是三明治和苹果,就看你的孩子能否忍受下来。”
对于这名香港父亲分享的下一代移民遭遇,你的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