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荣智慧
编辑 | 向现
唯物的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观察
印度突然对美强硬,这是过去几天颇具戏剧性的新闻。
据印度《经济时报》13日报道,印度政府12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议,拟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以此回应美国以“保障措施”为由对印度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
全世界都有点懵,许多观察者认为这是看到中国决不妥协美国也无可奈何,有意抄作业。
但中国是中国,印度是印度,特朗普很快就举起了大棒,一棍子抡了过去。
15日卡塔尔多哈会议,库克不在场。特朗普与商界人士会谈,忽然“借题发挥”,反对苹果投资220亿美元在印度扩产。本来,苹果想把美国销售的iphone手机组装业务在2026年年底前一股脑放在印度。
特朗普翻脸“不领情”。他说,“朋友,我待你不薄,你准备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但现在我听说你要在印度各地建厂,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厂。”如果苹果不从印度撤出,每部iphone面临180美元关税,净利润直接消失三分之一。
2024年,苹果一共卖出2.32亿部iphone手机,其中美国市场销量占28%,约为6500万部。一年内,苹果在印度组装约4000万台手机。也就是说,苹果想在两年之内增加印度产能——多生产2500万台手机,才能满足美国市场需求。
结果,苹果赴印投资扩产在即,特朗普又不干了。在中国生产手机不行,在印度生产手机也不行,苹果左右为难。搞不好,这场博弈最后又成了美国、印度、苹果“三输”局面。
01
“印度人能照顾好自己”
特朗普说“待库克不薄”,多少带点威慑。
库克欠特朗普一个人情。4月2日“关税战”揭幕,美国对中国进口关税随即升至145%。据摩根士丹利数据,苹果87%的手机、80%的ipad和60%的mac都在中国生产,此三大类产品收入占苹果总收入的75%。按关税政策,苹果公司已经“无利可图”。
库克有所准备。他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布局”捐赠100万美元。有媒体透露,“对等关税”发布后,库克给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打了一次长时间电话。
9天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受到关税“豁免”。最大赢家就是苹果公司。
库克可能以为,“5000亿在美投资”已经还了人情,但特朗普不想“就这么过了”。他在多哈指出“我知道你投资5000亿美元”,言外之意是这点“人情”还不够,时移事易,那是“过去的事”了。
今年2月,苹果公司宣布5000亿美元在美投资计划,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本土供应链建设,包括在德克萨斯州新建其人工智能系统“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务器。
这5000亿美元确实有点“小意思”,因为iphone才是苹果营收规模最大的产品,但苹果在美国压根没有智能手机生产线,顶多能生产mac pro电脑。就算历经数年产地多元化布局,目前依然有9成的iphone旗舰机型在中国组装。
美国政府是日也想、夜也想,就想看到数百万本土工人在美国“打螺丝”组装iphone的壮观场景。然而库克画风一变,这个场景要在印度实现。
特朗普直言不讳:“我们对你在印度建厂不感兴趣,印度人能照顾好自己……我们要你在美国建厂。”
“能照顾好自己”的印度人一脸困惑,说好的工厂说没就没了。
印度忽然被特朗普“敲打”,是两国外交裂痕的体现。印巴冲突后,特朗普有意借“调停”捞取政治资本,印度总理莫迪不想被“截胡”,强硬回击“停火与美国无关”。同时,借鉴中美关税谈判的“案例”,印度也“硬气”起来,对美国相关产品加征关税。这样一来,原本享受关税豁免的印度制造iphone失去了政治保护伞。特朗普及团队认为,继续扶持印度将损害“美国优先”战略。
因此,特朗普不仅反对苹果在印度扩产,更批评印度是全球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施压,特朗普单方面宣布“印度同意不对美国商品征收任何关税”,吓得印度紧急“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02
回不去的美国
苹果没有变成“美国制造”,自然有它的苦衷。
过去十几年,iphone几乎全部在中国生产、组装。中国在苹果供应链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富士康郑州工厂一度承包了全球90%的iphone产能。
据统计,苹果187家主要供应商,157家在中国大陆配有生产设施。早在2017年,库克就承认,中国早就不是低劳动力成本国家,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是大量优秀技术工程人员。接受采访时,库克说,“在美国要召集模具工程师开会,我都不确定来的人能不能坐满一个房间。在中国,合格的工程师能坐满好几个橄榄球场。”
而且,中国制造业另一大优势是自动化程度高。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的51%,美国只占7%。
然而,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开始便发动贸易战,不断提高对华关税,给两国贸易设置障碍,苹果每年为此多花好几十亿美元。
从此,库克谋划把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篮子”包括越南、印度。
印度的人力成本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土地价格更低,政府也提供补贴。假如把20%的产能转移到印度,苹果每年能节省约50亿美元。而且,印度本土市场很大,未来智能手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苹果“就近生产”还能更快占领市场。
但是,印度制造很难成为中国制造的“平替”。
苹果在印度布局七八年,印度组装的iphone在苹果手机总产量中的占比仍然不到20%。事实上,就算在印度组装iphone,由于其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30%,富士康不得不每天从中国空运价值470万美元的摄像头模组和芯片,物流成本暴增。
加上印度的关税确实也高——对智能手机收取26%的进口税。2024年印度组装的iphone中,85%出口到欧美,仅有15%留在本土消化。苹果辛辛苦苦一整年,赚的钱贡献给“关税”大半,也是不太划算的买卖。
印度都不行,更别提“回到美国”了。
目前美国本土没有一条完整的iphone生产线,最基础的螺丝都需要从亚洲进口。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能供应芯片,但美国工人时薪是中国的3.2倍,且组装效率仅有郑州富士康的40%。
苹果印度工厂良品率仅有85%,远低于中国工厂的98%,搬迁回美国将面临人力短缺。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若强行转移产能,苹果可能损失9.2%的全球市场份额,相当于每年少卖2000万部iphone。
03
共赢or三输?
“印度制造”的前途有些黯淡。
印度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于5月17至20日率团访美,推动贸易谈判进程。在他访美之前,特朗普在多哈会议来了个“下马威”。
特朗普当时说,“往印度卖东西可太难了,不过他们向我们提出了一项协议,基本上就是愿意对我们完全不征收关税。”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也没表示美国是否将降低对印度关税或对印零关税。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小心翼翼地否认,同时尽量避免直接反驳特朗普的说法。他说,“贸易谈判一直在进行中”,谈判“非常复杂”,且“在尘埃落定之前,一切都不会有定论”。
据悉,2024年印美双边贸易总额约为1290亿美元,其中印对美贸易顺差达457亿美元,特朗普此前持续施压印度政府,要求解决双方贸易失衡问题。
一旦关税不能谈拢,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立刻面临出口难题。在总理莫迪的规划中,印度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手机第二大生产国,而这一规划主要仰赖苹果的“产能转移”。
印度的“造芯”计划已经遭到重创。短短两年间,多个芯片项目折戟。2023年矿业巨头韦丹塔拉和富士康投资建厂,项目启动后卡在审批环节。2025年阿达尼集团和以色列高塔半导体的百亿美元项目突然停止;zoho晶圆厂宣告流产。
印度制造偃旗息鼓,越南已趁机向苹果抛出橄榄枝,承诺对美出口电子设备维持8%关税豁免,并补贴建厂费用。同时,中国供应链也在技术端反制——锁住供应链关键设备出口。
回过头看苹果,库克对特朗普的回应也是“柔中带刚”。“我们会在美国投资人工智能服务器工厂,但手机还得靠印度。”这相当于告诉总统,本土的投资和就业,我会给面子,但苹果的核心业务不能动。
特朗普要的是“政治表演”,只要态度好,情况不至于太可怕,而且逼死全球市值第一的苹果也不是那么回事。也许,美国会考虑对印度产品征收“特别关税”,但只要苹果多雇佣美国人,就可以享受免税的“小灶”。
值班主编 | 吴擎
排版 | 八斤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