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3点35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指挥官一通电话,宣布停火,结束了四天来克什米尔地区数十年来最激烈的冲突。可还没等硝烟散尽,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跳出来,扬言是自己一手促成这“历史性和平”。结果呢?印度总理莫迪的团队直接翻脸,外交部、国防部轮番上阵,硬说停火是印巴自己谈的,美国别来抢功!这出停火大戏,刚消停就又起波澜,到底谁在演主角?
冲突从何而来?
事情得从4月22日说起。那天,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地区突发恐怖袭击,26名平民丧生,印度一口咬定幕后黑手与巴基斯坦有关。5月7日,印度发动“辛多尔行动”,出动战机和地面部队,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9个所谓“恐怖主义据点”。巴基斯坦迅速反击,动用空军和导弹,双方你来我往,四天内炮火不断。卫星图像显示,巴基斯坦南旁遮普省拉希姆亚尔汗空军基地跑道被炸出坑洞,印度查谟地区的民宅也沦为废墟。
这不是印巴第一次剑拔弩张。克什米尔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就是双方的心头刺。印度宣称整个克什米尔是其“不可分割”领土,巴基斯坦则坚持巴控克什米尔的主权。78年来,双方为此打了三场战争,边境冲突更是家常便饭。这次冲突因恐怖袭击点燃,印度指责巴基斯坦“纵容恐怖主义”,而巴基斯坦外交部反驳,称印度“借机挑衅”。四天激战,双方损失惨重,却谁也没占到便宜。
特朗普急着戴“和平”桂冠
5月10日,印巴军事指挥官电话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同意暂停敌对行动。可就在当晚,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宣称美国“居中调解”,促成“全面立即停火”。他还不过瘾,5月12日在白宫对记者大谈特谈:“我跟双方说了,停下来,咱们做贸易。不停?那就没得谈!”到了5月13日,他在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继续吹嘘:“我用贸易当筹码,告诉他们,别换核导弹,坐下来吃顿饭!”特朗普还点名表扬副总统JD万斯和国务卿马可·卢比奥,称他们是“和平功臣”。
特朗普的说法,听着像他一手导演了停火。可印度压根不买账。5月13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冷脸澄清:“印度和美国领导人的确谈过,但贸易问题从没提过。”国防部也跟着补刀:“停火是印巴直接协商的结果,第三方没插手。”印度外长苏杰生和副外长维克拉姆·米斯里更是忙着“灭火”,反复强调“辛多尔行动”是针对恐怖主义的“常规操作”,停火也是印巴双边协议。
印度为啥急着撇清?
莫迪团队的反应,活像被踩了尾巴。为啥?印度外交政策分析人士一语中的:莫迪担心国内民众误以为停火是“向美国低头”。印度长期自诩南亚霸主,视巴基斯坦为“小对手”,绝不愿承认在对峙中需要外人拉架。前印度驻华盛顿大使尼鲁帕玛·梅农·拉奥直言:“特朗普把印度和巴基斯坦摆在同一水平,等于让印度几十年的外交努力打了水漂。”印度好不容易跟美国混熟,买了上百亿美元的武器,成了美国在南亚的“关键伙伴”,现在却被特朗普一句“吃顿饭”拉回跟巴基斯坦“平起平坐”的老套路。
更让莫迪头疼的是国内政治压力。印度人民党(BJP)靠民族主义拉选票,宣传“辛多尔行动”是大胜。可特朗普一口一个“核战威胁”,让印度的“胜利”蒙上阴影。BJP发言人公开喊话:“行动百分百成功,兑现了莫迪的承诺!”可民间却不全然买账。查谟地区的受灾居民抱怨:“房子没了,停火有啥用?”新德里外交政策分析师因德拉尼·巴格奇在X平台发文:“印度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历来是孤军奋战。特朗普的调解说,只会让民众质疑莫迪的强硬形象。”
美国到底干了啥?
特朗普抢功,印度否认,但美国的确没闲着。冲突升级后,副总统JD万斯和国务卿马可·卢比奥紧急展开外交。5月7日印度首次空袭后,万斯曾对福克斯新闻说,冲突“跟美国无关”,像是给印度放行。可当印度战机炸到巴基斯坦军事总部15英里外,美国坐不住了。万斯亲自致电莫迪,警告“暴力升级风险极高”。印度高级官员透露,莫迪听归听,但停火是印度自己决定的,巴基斯坦随后提出电话协商。
美国为啥急着掺和?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南亚有自己的算盘。巴基斯坦曾是美国反恐盟友,印度则是新兴伙伴,两边都不想彻底翻脸。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因巴基斯坦“纵容恐怖主义”暂停军援,但也没完全割裂关系。这次冲突,特朗普既想当“和平使者”,又想借机推销贸易,话里话外透着“谁听话谁有糖吃”的意思。可他的直白,偏偏戳中了印度的敏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