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群众出行、民生供给和安全生产造成了显著影响。省应急管理厅于2月19日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2日将四级提升为三级。湖北省应急救援中心在省应急管理厅领导下,按照“应急指挥、通信先行”的要求,以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为先锋,迅速搭建起了一张坚实的现场通信指挥网络,做好指挥部、抢险队伍、前置应急力量的遂行通信保障等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高效依据。为了圆满完成这一任务,救援中心提前部署,在寒潮到来前一个工作日内集结了救援中心通信队和武汉安能通信保障队、宜昌松宜队、襄阳保康队、旭日蓝天通信队、家春秋通信队、宏林救援队、咸宁蓝天救援队、武汉云天队等8只地方通信队伍,分兵把守武汉、荆州、咸宁、孝感、宜昌、襄阳、随州等地,开展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在省应急管理厅的统一调度下,20日至24日,9支队伍一共出动40余次,使用了单兵通信装备、现场音视频采集设备、无人机、便携指挥箱、通信指挥车以及融合通信平台等,在京港澳高速孝昌小河收费站,荆门二广高速,沪渝高速汉川段、仙桃段,以及咸宁嘉鱼县、赤壁、崇阳县等多处抢险保通点进行通信保障和指挥连线。各队伍24小时和省应急指挥中心保持信息联通,随时保障领导调度现场情况。按照“突出对指挥的通信保障支撑、突出对现场抢险的态势感知、突出对抢险队伍的通信保障”三个原则开展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突出对指挥的通信保障支撑
23日凌晨,3只通信队赶赴咸宁,为省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咸宁高速公路抢通工作提供通信保障。
在京港澳高速咸宁段、咸宁斧头湖大桥进行了除雪行动通信保障。利用无人机进行高效快速的空中巡查,为应急指挥提供准确的实时路况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依据,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突出对现场抢险的态势感知
在荆州中收费站和其他关键路段部署布控球和无人机,对车流情况进行监控,并实时向省厅传回现场画面,确保了高效的指挥调度。
在京港澳高速赤壁至武汉段,利用通信指挥车、布控球、单兵设备和无人机完成了现场路况侦测及抢险队伍铲雪作业的实时传输保障任务。
在G50仙桃至G0421路段的执勤,指定飞行计划,利用无人机集群调度软件,合理调度无人机执行相应的飞行任务,通过无人机空中视角统观指定区域并回传给指挥中心。
突出对抢险队伍的通信保障
在京港澳小河路段进行了通讯保障和道路疏通工作,包括扫雪除冰和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路况实时传输。此外,还协调铲车对高速路面积雪进行清理,并帮助滞留车辆离开高速。
在孝感市汉川市沪蓉高速汉川段堵点,通过无人机等设备将堵点开展侦测,为现场队伍的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本次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抢险处置中,这9只通信队伍的高效组织能力和先进的通信保障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人机、单兵图传设备、便携式指挥箱等高科技装备的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通信保障效率和效果。无人机的使用,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迅速、安全地对受灾地区进行空中侦查,实时传回清晰的画面,为指挥中心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缩短了抢险时间,提高了抢险成功率。下一步,湖北省应急救援中心将不断提升全省灾害事故现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推进专业应急通信力量建设,构建完备省、市、县、专业力量四级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为高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提供指挥通信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