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发生,并没有前四次那么的复杂,但这段历史却是令人悲痛的。
当以色列想要扩大第四次中东战争战果,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其实已经预示着未来第五次中东战争迟早爆发。
但在这场战争中,爆发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数千名巴勒斯坦难民在以色列的“保护”下被枪杀,也正因如此,中东战争彻底陷入到了“悲伤循环”当中,令人痛心疾首。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人如此痛心?而这场战争,又对未来的中东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巴解组织的崛起,矛盾再生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无疑是令阿拉伯人欣喜的,因为从过往的中东战争来看,阿拉伯联军根本不是以色列的对手。
尤其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他们更是以极其悲惨的结局收尾。而这也让许多阿拉伯国家认为,以色列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是个没有办法压制的“庞然大物”。
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期,阿拉伯国家做出了许多改变,这才一雪前耻。
尤其是埃及,他们获得的胜利果实最多,直接收复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岛屿。但也正是这一举动,直接出卖了整个阿拉伯联盟。
从其他的视角来看,以色列周边虽然蛰伏许多阿拉伯国家,但是约旦弱小不足为惧,那么身边能造成威胁的只有两个国家,埃及和叙利亚。
然而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和埃及交好,虽然让出了一部分土地,但保证了埃及不会背后捅刀子,那么他就能专心对付叙利亚。
所以说,埃及出卖了整个阿拉伯联盟并不是危言耸听。不过,埃及的退出并不代表阿拉伯人就此屈服以色列。
尤其是,在上次战争结束之后,巴基斯坦解放组织开始崭露头角。
在战争期间,游击队协助埃及和叙利亚,给以色列造成了沉重的损失,这也让巴解组织成为了以色列的心腹大患。此时的以色列早就想收拾掉巴解组织,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巴解组织的出现非常复杂。事实上,他们早在1964年就成立了。
而巴解组织之所以会成立,是因为巴以分治结束后,巴勒斯坦人民根本不服联合国的决定。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家园不应该被外来者所瓜分,领土分割完全不平衡,所以,巴勒斯坦迟迟没有建国。
但是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时期,以色列的战术非常出色,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打败了阿拉伯联军,并且侵占了6.5万平方公里土地。
其中,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联合国之前分给巴勒斯坦的土地。
此时,巴勒斯坦既没有建国也没有军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以色列抢占自己的国土。
但好在的是,巴勒斯坦在此之前建立了巴解组织,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这个组织也逐渐被阿拉伯联盟和不结盟运动接受,现在,这个组织在外界看来如同巴勒斯坦的一个称号。
不过,在1988年巴勒斯坦没有建国前,他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所以他们的基地大部分在其他地方。
其中在黎巴嫩的原因,还是1970年介入黎巴嫩内战,从而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成为了国中国。
那我们不难想象,以色列致力于解决周边问题,怎么可能放任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
再加上中东地区宗教矛盾颇深,以色列更希望通过宗教控制周边政府,从而达到亲以的目的。
所以,在黎巴嫩地区,巴解组织和亲西方的基督教马龙派早已是摩擦不断,甚至在1975年爆发了黎巴嫩内战。
内战爆发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军队都参加了战斗,他们打着调停的名义,实际上都是想快速解决对方。
不过,过于明目张胆的行为,势必会引起各国的不满,所以,双方虽然明争暗斗,但都不在明面上撕破脸。
但一个契机,让这场内战演变成了第五次中东战争。
种种举动,时机成熟
以色列对巴解组织不满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无论巴解组织是否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对以军造成了阻碍,这个组织在政治上已经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所以,早在上次战争之前,以色列就考虑解除巴解组织的武装以及叙利亚对边境构成的威胁。
为什么以色列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其实很简单,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已经和埃及和解,双方已经准备保持长久的和平。
这就等于说,西奈半岛的问题以色列已经完全解决了。
那么,解决边境威胁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义务,即使不彻底消灭对方,也要让边境部分地区成为亲以势力。
不过,此时以色列并没有任何机会,即使是黎巴嫩内战,也不足以让以色列孤注一掷再度发起战争。
所以,以色列一直在蛰伏,直到国际社会在1982出现了许多动乱,例如马岛战争、两伊战争。
这不仅让全球关注点都在这些国家身上,同时两伊战争还导致阿拉伯内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矛盾。于是,以色列认为时机已到,是时候出手彻底解决隐患了。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发动代号加利利和平行动,巴解和叙利亚组织遭受到严重打击,大军被围困在贝鲁特西区。
同时,以色列还派遣大量战斗机、直升机,配合地面行动,对巴解组织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清扫活动。
与此同时,叙以双方为了夺取制空权,展开了惨烈空战,但叙空军在以军的电子干扰下,无论是空军还是导弹都如瞎子一般。
再加上叙利亚空军素质本就没有以色列空军高,极度依赖地面指挥的叙利亚空军战术呆板,只能在空中被动挨打。
以色列空军宣称,自己没有任何损失的前提下,将叙利亚空军的防控体系毁于一旦。
不过,这只是以色列单方面的宣布,苏联和叙利亚并未承认,表示当时击落了以色列近20架飞机,其中包括了当时战斗力强劲的F-15。
不过,无论怎么去渲染贝卡谷地空战,叙利亚的失败是铁的事实。而在地面战斗中,巴解组织也十分被动,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最终,以色列仅仅用了8天,将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南部的所有基地摧毁。
随后,以色列开始压缩巴解组织在贝鲁特西区的活动范围,迫使巴解组织撤出原有的地方,此时,以色列已经牢牢掌控贝鲁特西区。
但贝鲁特西区战斗中,一场灭绝人性的事件,让全世界看清了以色列的嘴脸。
灭绝人性,惨无人道
贝鲁特西区战斗在进行过程中,阿拉伯军队认为战争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纷纷想要黎巴嫩。
但以色列的动作非常迅速,将叙利亚等国、巴解组织军队以及巴勒斯坦难民被牢牢围困在贝鲁特西区。
按照以色列高层的意见,既然已经将巴解组织彻底围困,正是搜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好时机。
不过,此种行为在国际上并不认可,因为战争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已经可以结束了,围困巴解组织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军队没有意义。
所以,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以色列迟迟没能下手,这些部队也在美国监督下不断撤出。
此时的贝鲁特包围圈里,几乎只剩下了难民。黎巴嫩内战在这个背景下,几乎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
但是,以色列却从来没想过,战争就这样草草结束。
1982年9月14日,时任黎巴嫩总统、基督教马龙派要员贝希尔·杰马耶勒被炸身亡,这让基督教长枪党将所有的怒火都牵扯到巴勒斯坦人民身上。
以色列此时站出来,再次占领贝鲁特西区,并且表示,占领贝鲁特西区是为了保护巴勒斯坦人民免受长枪党的伤害。
但实际上,以色列并没有对巴勒斯坦人进行保护,并且还想对难民进行“净化”。
在以色列的“严密”防卫下的巴勒斯坦难民,遭受到了长枪党和以色列军队惨无人道的屠杀。
以色列先用炮火对两个难民营进行了火力覆盖,随后,以色列直升机投下大量照明弹,1200名长枪党士兵冲进难民营,顿时难民营枪声四起,枪声的密集程度,甚至盖过了难民的哀嚎。
直到第二天天亮,难民营的枪声越来越弱,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终于结束,到处都是尸体,甚至参与屠杀的长枪党民兵都感到恶心。
随后,以色列高层发出指令,秘密处理尸体,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而此时受到重伤还没有死亡的难民,眼睁睁看着推土机从身体上碾过,将一个个尸体推入到事先准备好的大坑。
当一切都完成后,以军进入到难民营,而他们身后的记者看到这触目惊心的一幕,感到胆寒。
后续进入到难民营的红十字会人员在清理现场时,挖掘出了大量尸骸,巴勒斯坦人民围在尸体面前放声痛哭,令人痛心。
最终,这场恶行也让全世界谴责,但以色列却淡然的表示,这些都是长枪党所谓,和以色列毫无关系。在国际压力下,以色列这才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
我无法想象,在现代社会中,居然还能出现纳粹行为。都说淋过雨的人,都想为受难者撑起一把伞,而以色列让我们看到:我既然都淋过雨,那我就撕碎你的伞。
结语
巴以冲突爆发后,一位记者采访巴勒斯坦孩童的对话让人无比痛心,记者问巴勒斯坦孩童:“你长大了想要做什么?”
可这位孩子却说:“在巴勒斯坦我没办法长大”。这正让人想起,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所做的恶行究竟多么令人发指。
所以,巴以冲突的问题不会磨灭,早已从宗教、领土等问题,演变为了仇恨,甚至我们可以预料到,未来以色列一旦弱小,这个民族或许真的会被阿拉伯人民,撕成碎片。
- 作者:七夕
- 编辑:夜雨声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