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以色列被赶出中东地区,重新选地建国,哪些地方最合适?

文|地理热叭

编辑|地理热叭

前言:

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并且事态不断升级,今天你扔火箭炮,明天我就用禁令武器白磷弹,大家关注事情进展,讨论着巴以双方对错的同时,也在思考几个问题:他俩有没有可能像沙特和伊朗那样达成世纪大和解?如果和谈的话,以色列到底该不该撤出巴勒斯坦地区,重新选地建国?选什么地方最合适?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答案一南一北,分别是美国的阿拉斯加,以及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

阿拉斯加在美国的北边,气候寒冷,人也不是很密集,发展空间很大。以色列选这里,有3大考量:

首先,美以是坚固的盟友。如果老美愿意割肉喂小弟,把阿拉斯加转让出去,那么以色列必将感恩戴德,双方的关系会更牢固。而对于以色列而言,强大的老美不仅能继续为他们提供支持,还能在经济和军备方面给出大力援助,这有利于以色列的发展。

而在老美看来,阿拉斯加这个州当初仅用720万美元,就从俄罗斯手里买了过来,现在给出去也不会很心疼。再加上美以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哪怕以色列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重新选址建国,充其量也就和一个州差不多,完全不会产生威胁,可以放心扶持和利用这个盟友。

其次,阿拉斯加发展空间大。这里虽然气候不好,但资源非常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排在世界前列,除此之外,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而且三面环海,因此林业、渔业、旅游、采矿等行业的资源也很丰富,能给以色列未来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可能性。

最后,美以有着同化的桥梁。美国人看中精英主义,而犹太人几乎占据了西方世界的中高层以及社会70%以上的财富,双方有着同样的默契。而且在语言、文化上也几乎没有沟通障碍,这对于以色列来说能够轻松融入当地社会,用较小的代价进行同化,然后继续维护族群利益。

再来看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

这里覆盖了阿根廷和智利的部分地区,有30多个以色列那么大,而且处在南美洲的最南端,因此也有着“世界尽头”的美称。以色列极大可能选择这里,也是基于3大考量:

首先是历史渊源。早在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的时候,当时的领袖赫尔岑就已经把巴塔哥尼亚作为备选之一,因为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居住和发展,不过当时由于此地距离欧洲太远的原因,往来通行贸易不方便,因此就被排除了。可是现在的科技那么发达,交通已经很便利了,原先的距离问题已经不足为虑。

其次是政治环境。相比于一点就炸、纷争不断的中东地区,南美总体比较和平,而无论是阿根廷还是智利,和以色列都比较友好,三方在土地交易方面的限制也比较宽松。再加上巴塔哥尼亚地广人稀,少有争端,这对于漂泊了两千多年,渴望安定的犹太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最后是生态环境。巴塔哥尼亚西接安第斯,东临大西洋,南边还有麦哲伦海峡,无论是畜牧业、渔业、林业还是旅游业的资源都非常丰富。而这里特殊的地质条件,也形成了矿藏丰富的石油和煤炭区。除此之外,巴塔哥尼亚的有锰、钨以及瓷土等资源也相当丰富,开发前景相当美好。

总结来看,如果以色列重迁另建,最大可能会选的就是这两个地区,然而,当他们决定撤离中东之时,未来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能否顺利在新地区扎根,仍值得观望。

第二个问题:巴以有没有可能像沙特伊朗那样和解?

答案是很难。

因为沙伊毕竟都信伊斯兰,而且虽然过去7年都断交,但至少没有频繁爆发武装冲突,只是互相瞧不上眼罢了。

反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宿敌,仇恨已经持续大半个世纪,背后的历史根源非常复杂,既有宗教和民族文化分歧的内因,也有大国干预的外因。多方相互影响和激化之下,想要平息简直难如登天,连带着中东地区也成了一个一点就炸,随时威胁和平的超级火药桶。

他们一个信伊斯兰,一个信犹太教,彼此都将对方视为异端。过去77年来,巴以之间是几个月小打一次,几年大打一场,而且还是以色列单方面侵占和殴打,巴勒斯坦被迫还击。无数被毁的家园、失去的生命堆叠在一起,已经形成了血海深仇。

比如这次的大规模冲突正式爆发是在10月7日,可是导火索却在今年4月份。当时正好是清真开斋节,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按惯例,是要去到耶路撒冷朝圣的,而以色列的军队霸道惯了,一路上不断进行设障干扰。

被搅合了朝圣宗教活动,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比生死之事还要更严重,再加上之前以色列又是封城又是围堵,还时不时到人家领空搞炮轰,巴勒斯坦人早就积了满肚子怨气,一点就马上炸了。于是今年4月5号,两国就已经爆发过一次冲突,以军出动大量兵力逮捕了不少巴勒斯坦公民,4月10号的时候,双方在约旦河岸又爆发了冲突。在这之后,虽然大战没起,但是民间的纷争和斗殴一直持续不断,以色列的士兵甚至还殴打了巴方的无辜妇女和孩童。

怨气积攒至今,到了临界点就绷不住了,于是哈马斯军事组织决定不再忍气吞声,势必要让嚣张的以色列付出代价,一怒之下就趁夜炮轰了耶路撒冷地带,这就相当于偷袭了以色列的老家,一把火烧掉了他的祠堂,于是以色列也怒了,正式向哈马斯宣战。

第三个问题:以色列为啥非得针对巴勒斯坦呢?

答案你肯定想不到,因为他们要“认祖归宗”,而掌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国家,准确捕捉了犹太人的这种心理,顺水推舟支持他们在发源地建国,然后就能借此掌控聪明又有钱的犹太资本集团了。

按理说,巴勒斯坦这片地带,可不是什么安乐之地,反而充满了危险。这里是亚欧非三大洲的十字交汇处,聚集了多人种多民族,周围几乎全是阿拉伯国家,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根本不乐意接纳犹太徒。以色列选择一个周围全是宗教死敌的地方来建国,其实非常不稳妥。

可惜的是他们当时根本无力决定自己的去向。因为他们建国的时机比较敏感,在1948年,距离二战结束还不满3年。众所周知,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德国纳粹大肆屠杀,集中营里遭到囚禁和杀害的难民,几乎都是犹太人。元气大伤的他们,如果单靠自己,在战后很难于短时间内恢复生机,更别提掌握制定世界新秩序的话语权了。

那么能够决定犹太人在哪里建国的人是谁呢?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法等二战战胜国。要知道,犹太人的智慧和财富,在全球都是出名的,西方为了控制她们,掌握巨大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就大力拉拢和扶持犹太人。

特别是美国,早就盯上了中东这块宝地,将中东石油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可是如果中东能团结起来,形成一块钢板,老美就找不到缝隙介入了。于是为了谋求利益,搅合中东统一阵营,老美就选择了新建国的以色列,让他们成为替自己搅乱中东的一枚棋子。

以色列是犹太国家,而犹太人的祖先起源于迦南,也就是古代的巴勒斯坦地区。他们想要认祖归宗,就必须在这里划拉出一块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地,单打独斗显然不行,必须找一个大哥罩着才行。于是老美和以色列一拍即合,一个想着扶持代理人去搅乱中东局势,方便分而治之,而另一个想着有大哥扶持,我得快点发展自己,好把死对头摁下去,让祖地回归自己的怀抱。

在这哥俩的谋算之下,倒霉的巴勒斯坦只能被动挨打,成为了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