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领导层内部出现动荡?美国媒体的报道平地一声雷,惊动了克里姆林宫。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根据美国情报机构消息,俄罗斯政权高层出现了不同声音,普京的权威受到挑战,领导层内部因俄乌冲突出现动荡。
不过,美媒的报道并无确切消息来源,所谓的“美国情报机构”也没有具体的信息,不过是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罢了。
美国避免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交火,但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美国对俄罗斯的攻击从未停止,比如舆论战、网络战等,这是美国的优势。
对于美国媒体的报道,克里姆林宫做出了回应,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美媒的报道“绝对不真实”,是在撒谎,系故意炒作。
普京是俄罗斯总统,是克里姆林宫领导层核心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外界关注。尤其是眼下正值俄乌冲突关键阶段,敌对势力对他的攻击层出不穷,美国军方甚至考虑暗杀他,将其除之而后快,让俄罗斯群龙无首,迅速衰败,彻底失去与美国争锋的资格。
所以,美国媒体炒作俄罗斯领导层内部出现动荡并不奇怪。其目的就是混淆视听,动摇俄罗斯军心、民心,让俄罗斯自行崩溃。
佩斯科夫补充称,普京与其同僚之间存在争吵很正常,他们在工作中关于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并非都持相同意见,有不同意见是工作中的常态,并不能说明俄罗斯领导层有分裂迹象。
事实上,每个国家的领导层都存在不同意见,出现争论实属正常。就拿美国来说,就是否对华减征关税一事,拜登政府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商务部长雷蒙多为代表,主张取消部分对华关税;一派以贸易代表戴琪为主,主张加征对华关税,双方争吵不休,僵持不下,拜登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在对乌克兰用兵的过程中,俄罗斯领导层内部确实存在不同意见,甚至会发生争吵。
比如在乌军的大反攻下,俄军局部败退,丢掉了部分实控区,于是卡德罗夫痛批俄军战略失误,甚至要到克里姆林宫找普京谈谈,后来又撂下狠话,呼吁使用战术核武器扭转不利战局。
当然,卡德罗夫大发雷霆并非针对普京,而是对俄军在战场上的糟糕表现忧心忡忡,认为俄罗斯国防部指挥不当,需要调整战略。
卡德罗夫痛批俄国防部并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在半年内连升两级,被普京破格提拔为上将。
为报答普京,卡德罗夫义正词严地表示不会辜负普京总统的信任,会用实际行动打一场漂亮仗,扭转不利战局。卡德罗夫不仅亲赴前线,而且还响应普京号召,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上前线。
普京此举,既是鼓励或安抚卡德罗夫及其统领的车臣武装,也是对俄罗斯国防部的一种敲打,希望他们用战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尽管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但俄军在乌克兰战场节节败退,普京不得不做出调整。近日将参加过叙利亚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俄罗斯空天军司令苏洛维金大将任命为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希望这位沙场宿将能够担起大任,提振俄军士气,并取得最终胜利。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局部失利会造成俄罗斯国内人心浮动,各种谣言满天飞,对俄罗斯领导层分裂的猜测自然也不少。
为了稳定人心,普京必须有所动作,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俄军将领自然也是能者上,庸者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担大任,而不是口若悬河,只会纸上谈兵。
现在,俄乌冲突久拖不决,普京面临种种压力,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哪怕只是局部胜利,他没有退缩的打算,否则很难向民众交代。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失利,俄国防部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日前,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俄罗斯再次遭受打击。很多人认为俄军前线补给会出问题,但俄罗斯组织力量很快就修复了克里米亚大桥,俄国防部在8日宣布俄军在乌克兰作战仍可通过海路和陆路获得物资补给。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物资补给没有问题,特别军事行动就会继续进行,俄罗斯国防部仍是普京可以信任的强权部门,需要国防部统筹全局,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尽管俄罗斯领导层内部存在分歧,但并未出现分裂迹象,美媒的报道夸大其词了。
而且,虽然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吃了败仗,但普京的支持率并没有下降。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普京的支持率仍在80%以上,而且较此前一周还有小幅上升,这说明普京仍是俄罗斯权力核心,他的地位非常稳固。
俄罗斯学者阿夫古斯特认为,当前形势下,俄罗斯更需要一位坚强的领导人,而普京正符合民众的需求。
普京在10月7日为自己低调庆祝生日,他看起来身体状况还不错,充满了活力。
对于俄罗斯而言,普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他是俄罗斯团结的纽带。
俄罗斯人需要担心的是,一旦普京不再是俄罗斯领导人,或者他的身体状况出问题,而且又没有合适的接班人,那么俄罗斯可能真的会出现动荡,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干预,俄罗斯的未来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要么被肢解、要么被奴役、要么被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