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2021年01月12日14:06:02 国际 1668

作者|王远超 编辑|漆菲


据说,四分之一英国人的人生愿望清单上有着“去中国旅游”这项,而看大熊猫是他们最想完成的事之一。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他们的愿望恐将更难实现了。

由于财政危机,英国爱丁堡动物园正考虑将英国仅有的一对大熊猫提前送还中国。旅英大熊猫“甜甜”和“阳光”出生于2003年,在2011年年底被租借给了这家动物园,到今年年底租期届满。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阳光和甜甜

然而,疫情导致的封锁使得爱丁堡动物园被迫在去年夏季关闭了三个月,带来的累计损失高达200万英镑(约合1775万元人民币)。虽然园方希望能继续养育这对大熊猫,但他们也直言,财政压力很可能让其无法再续约。


遭遇疫情与脱欧的双重困境

2011年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与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达成协议,甜甜和阳光被一同租借给爱丁堡动物园,租借期为10年。

“甜甜”和她的伴侣“阳光”于同年12月搭乘专机抵达英国爱丁堡。抵英当天,时任苏格兰第一副部长尼古拉·斯特金和苏格兰国务卿迈克尔·摩尔亲自前往迎接,警车为它们开道,民众夹道欢迎,苏格兰乐团还献上了传统军乐表演。

按规定,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每年向中国支付100万美元(约合81万英镑)的租借费,加上养育和繁殖等其他费用,每年需要投入的总费用约为200万英镑。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爱丁堡动物园网站上的认领熊猫计划

两只大熊猫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甜甜”还获得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的“2011年度女性面孔”这一殊荣。“熊猫夫妇”到来的第一年,该动物园参观人数就增加了26万,达到80万人次,其中50万人参观了熊猫馆。同年,该动物园的收入增加了500万英镑。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租借和养育费用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爱丁堡动物园在去年夏季被迫关闭三个月,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也因此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该学会负责爱丁堡动物园和高地野生动物公园的运营,而其收入主要依靠游客。

“尽管我们的动物园再度开放了,但去年损失了约200万英镑。”该学会首席执行官大卫·菲尔德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出行限制、社交距离和对游客数量的限制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将减少我们的收入。”

因此,该学会不得不认真考虑“每一项潜在的经费节省措施”,包括大熊猫的租借合约。不过菲尔德也表示,现阶段说结果怎样还为时过早,他将在未来几个月与在中国的同事讨论下一步计划。

“过去的九年间,‘阳光’和‘甜甜’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帮助数百万人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并激发他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兴趣。我希望它们能够与我们再多待几年,这是我目前的目标。”菲尔德强调。

由于英国政府目前只对小型动物园提供资助基金,爱丁堡动物园不符合受资助要求。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只能通过向政府贷款、必要时进行裁员以及发起筹款等,维持动物园的运营乃至其他动物保护事业。

除了不断往复的疫情形势,英国的脱欧计划也让该学会的动物保护事业进一步陷入困境,其中包括重新引入苏格兰野猫的计划。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爱丁堡动物园网站上的捐助信息

“我们曾从‘欧盟生命’(EU Life)计划中获得过320万英镑的捐款,以支持拯救苏格兰野猫的合作计划。”菲尔德说,如今野猫已在英国濒临灭绝,苏格兰野猫是该物种中仅剩的希望。“但由于英国脱欧,未来我们将没有资格再申请到上述捐款。”

“爱丁堡动物园拥有领先的保护遗传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为世界各地的动物保护项目提供支持,这项前沿科学的资助者和研究人员也将会流失。这让许多重要的濒危动物保护项目不得不推迟甚至停止。”菲尔德不无遗憾地说。


大熊猫有着强烈的“中国基因”

“甜甜”和“阳光”是英国境内仅有的一对大熊猫,尽管尝试过六次人工授精,“甜甜”至今还未能在异国他乡产下幼崽。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关于甜甜无法生育的报道

2009年,“甜甜”曾在中国顺利产下过一对双胞胎。抵达英国后,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在2012年尝试引导“甜甜”和“阳光”进行自然交配,但以失败告终。

此后,爱丁堡动物园开启了对大熊猫的人工授精计划。起初园方在宣传上显得十分高调,但经过五次失败的尝试,园方的态度转为低调,对外也谨慎提供有关育种工作的信息。

而与此同时,包括奥地利维也纳和美国亚特兰大在内的欧美动物园,都宣布了大熊猫成功繁殖的消息。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阳光”被发现长出肿瘤,动物园的保护培育负责人伊恩·瓦伦丁也在同年宣布辞职。瓦伦丁是大熊猫繁殖计划的提出人,十多年来一直负责大熊猫的租借与繁育计划。爱丁堡动物园不得不将繁殖计划暂停一年。

经历对科学数据的多重分析,并综合了世界各地的培育经验,爱丁堡动物园于2019年3月底进行了第六次人工授精,但仍以失败告终,这也是截至目前该动物园进行的最后一次努力。

动物园负责人夏洛特·麦克唐纳在当时称:“大熊猫育种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不可预测的过程,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同事分享研究成果。现在说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还为时过早。”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爱丁堡动物园中的大熊猫

但这种频繁的人工授精计划激起其他动物保护组织的不满。总部位于爱丁堡的动物保护机构OneKind政策顾问利比·安德森明确反对圈养繁殖计划,并希望动物园能放弃这种做法。她表示:“重复进行人工授精损害了动物的利益,不会为野生物种的恢复做出贡献,出生的幼崽也永远不会被释放。”

“甜甜”之所以未能顺利产下幼崽,与其身上强烈的“中国基因”分不开。瓦伦丁认为,这可能与爱丁堡的日照水平存在某种联系——因为这座城市比它在中国的自然居住地更往北,夏季较长的白天和冬季较长的夜晚可能会让熊猫荷尔蒙紊乱。

因意外而提前回国的大熊猫不止“甜甜”和“阳光”。大熊猫对于竹子这种“家乡特产”有着严格甚至挑剔的要求,疫情暴发后国际运输业受阻,加拿大卡尔加里动物园就因难以获得鲜嫩充足的竹子,不得不让旅居于此的“二顺”和“大毛”提前回国。

更早在201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大熊猫“暖暖”因为吃不惯马来西亚本地的竹子,只吃从中国进口的新鲜竹子,这让其每年开支超过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天一万元以上。由于实在承担不起伙食费,马来西亚于2017年将“暖暖”提前送回成都。


动物园为筹款已使出浑身解数

打开爱丁堡动物园的官方网站,进入大熊猫视频专区,就可以通过直播形式实时关注“甜甜”和“阳光”的一举一动:悠闲地吃竹子,萌萌地来回打滚或者展现它们的可爱睡姿……

这是爱丁堡动物园为了应对疫情下的财政困境而采取的创收新形式。不能亲赴动物园的会员们可以通过园区安装的摄像头“在线”观看动物。其实直播的方式早就有了,2019年3月,仅有近9.6万人使用过这一功能,但2020年3月创下240万人同时收看的纪录。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直播熊猫吃竹子的过程

园区虽然已经对游客重新开放,但尚难弥补此前的资金缺口。要知道,每月光是动物们的伙食费就高达5.5万英镑,两只大熊猫一天要吃掉40磅的竹子,考拉也需要足量的桉树。

除了直播创收外,动物园还开展了认领熊猫计划,根据认领人出资的价格将认领分为5个不同等级。此外,会员们还能为熊猫们捐款捐物——10英镑即可制定一份秘密食谱,献上它们最喜欢的“熊猫蛋糕”,55英镑可以买一份午餐,捐赠者还能通过镜头观看它们如何被自己捐赠的食物喂饱。

为了养育大熊猫,这家英国动物园已经拼了,却还是供不起 - 天天要闻

认领计划分为5个等级

除了针对熊猫,官网上也有专门为其他动物捐赠的零食、用品和玩具的清单。

此外,还有其他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比如预购票务计划,鼓励以赞助人的身份加入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甚至鼓励通过个人名义发起赞助活动,比如手工艺人、烘焙爱好者和艺术创作者等。赞助人通过个人筹款页面出售自己的作品,以支持动物园的事业。

眼下,爱丁堡动物园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和稀有物种免受新冠病毒的危害。2020年4月初,美国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一只马来亚虎就对新冠疫情呈阳性反应。

有分析说,人类有可能会将冠状病毒传染给黑猩猩,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案例,但爱丁堡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

“我们在照顾动物方面一如既往保持很高的清洁和卫生标准,并正在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这种病毒的潜在传播。”动物园负责采集标本的达伦·麦克加里说,“这包括让工作人员尽可能与动物保持距离,并在一些较敏感的动物——例如灵长类动物、猫和熊周围戴口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动物园的一些动物也意识到人类活动的急剧减少。黑猩猩是注意到这一变化的动物之一,据麦克加里说,“我们的黑猩猩已经开始爬上窗户寻找游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树木计划#作者【观象台】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