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驱逐移民,南苏丹接盘,美国人权再遭质疑

2025年07月10日14:32:11 国际 1891

文︱陆弃

近日,南苏丹官方宣布,朱巴当局正在照顾被特朗普政府驱逐回该国的八名移民。此举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议。移民们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阻止被遣送回政治动荡严重、治安极不稳定的南苏丹,却以失败告终。此事件再次暴露出美国移民政策的人权缺失,也揭示了“第三国遣返”政策的风险与荒谬。特朗普政府将问题“甩锅”给一个刚刚从内战阴影中挣扎出来的贫困国家,不仅是对这些移民个人基本权利的践踏,更是国际道义的赤裸裸挑战。

特朗普驱逐移民,南苏丹接盘,美国人权再遭质疑 - 天天要闻

南苏丹,作为世界上最年轻且最脆弱的国家之一,长期被内战、民族冲突和治理失能所困扰,国家安全角势恶劣,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匮乏。在此背景下,南苏丹政府公开表态“以示善意”接收这批来自多国的移民,这不仅是一种政治姿态,更是被迫承担美国政策外溢效应的现实写照。朱巴当局面对被迫“接盘”的移民,虽声称依法律及国际规范进行筛查和照顾,但其能否真正保障这些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令人质疑。

移民们来自古巴、老挝墨西哥、缅甸、苏丹越南,均属因各种原因寻求避难或寻求更好生活的弱势群体。将他们遣返到南苏丹,无疑把他们置于极端危险境地,这种做法涉嫌违反美国宪法中禁止“残酷和不寻常惩罚”的条款。尽管他们的律师提出了法律抗辩,但在特朗普政府强硬的移民政策面前,司法救济显得力不从心。这种无视人权与法律程序的驱逐行动,不仅在道德层面站不住脚,更暴露出美国移民政策的非人性和短视。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第三国遣返”策略,表面上是为了减轻国内移民压力,转嫁遣返责任,但实际上是将本应由美国承担的国际人道义务“甩锅”给其他国家。这种做法无视接受国的承受能力和安全环境,尤其是南苏丹这种局势脆弱的国家,无法为被驱逐者提供应有的保护。这种赤裸裸的“政策外包”行为,损害了全球人权体系的基石,也挑战了国际社会维护难民和移民权益的基本原则。

特朗普驱逐移民,南苏丹接盘,美国人权再遭质疑 - 天天要闻

同时,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全球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和国际合作的缺失。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本应在难民和移民保护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而非通过强制驱逐和转移责任逃避挑战。南苏丹虽处困境,却被迫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垃圾桶”,这背后是国际政治利益博弈的影子,是超级大国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

从南苏丹的角度来看,接受这批移民既是一种政治妥协,也可能是一场难以承受的负担。该国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治理能力有限,安全环境恶劣,接收外来移民面临极大挑战。若无法提供有效保护,移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将面临严重威胁,甚至可能激化本已紧张的社会矛盾和安全问题。南苏丹政府此举虽体现了一定的国际责任感,但现实的承载力和实际执行力令人担忧。

从人权视角看,此次驱逐行动严重违背了国际难民法和人权法的核心精神。联合国难民署及相关国际组织多次强调,遣返行动必须遵守“非驱回原则”,即不得将难民遣返到可能遭受迫害或生命危险的国家。特朗普政府以“第三国遣返”为幌子,实际上绕开了这一原则,将移民置于极端危险境地,是对国际法的明显挑衅。

特朗普驱逐移民,南苏丹接盘,美国人权再遭质疑 - 天天要闻

此外,此举对美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造成负面冲击。作为自诩为人权和自由捍卫者的超级大国,美国此举无异于自打嘴巴。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美国内政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其对外政策的道义底线。此事件在全球舆论中引发批评和不满,削弱了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力和信誉。

在全球移民和难民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单边主义和强硬驱逐政策非但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加剧国际社会的分裂和对立。美国若要真正缓解移民危机,应采取更加人道和合作的策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调,推动公平合理的全球移民治理,而非推卸责任,将难民和移民视为政治筹码。

这场围绕八名移民的驱逐风波,实则折射出国际人权保护与超级大国外交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南苏丹成为被驱逐者的“收容所”,不仅是人道主义的悲剧,也是全球治理机制的警示。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必须反思,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政治环境下,兼顾国家安全与人权保障,实现真正公平合理的移民政策,避免更多人陷入流离失所和危险境地。

人权无国界,生命无差别。移民们的命运不应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美国应立即停止将移民驱逐至不安全的第三国,承认并履行其国际义务,为全球移民问题的解决树立负责任的典范。南苏丹及其他脆弱国家需要国际社会的实质支持,而非成为强国“甩锅”的替罪羊。全球合作与人道精神,才是解决此类危机的唯一出路。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他们非常坏,必须付出代价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他们非常坏,必须付出代价

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谈及中央情报局(CIA)前局长约翰·布伦南和联邦调查局(FBI)前局长詹姆斯·科米正接受调查时表示,他们非常不诚实,可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德州洪灾造成119人遇难,另有170人失联,州长避谈追责问题 - 天天要闻

德州洪灾造成119人遇难,另有170人失联,州长避谈追责问题

2025年7月4日凌晨,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地区,瓜达卢佩河因短时强降雨迅速暴涨,最终决堤而出,涌入村庄、街道和营地。综合法新社、美联社7月10日消息证实,短短数日之内,这场灾难已造成至少119人遇难,另有超过170人失联。
关于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中方提出四点建议 - 天天要闻

关于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中方提出四点建议

王毅出席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王毅说,10+3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持续强化危机应对能力,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合力打造发展新动能,各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广东两轮清淤破1亿立方米 - 天天要闻

广东两轮清淤破1亿立方米

清理水塘14686个、农田灌排沟渠15562公里、河道7067公里,超45万人次参与,清淤总量5051.3万立方米……7月10日,记者从广东省河长办获悉,2024年10月以来,广东全省掀起了第二轮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新高潮。
霍启刚,聘任为院长! - 天天要闻

霍启刚,聘任为院长!

据新华社消息,昨天(7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事业迈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美国:制裁巴勒斯坦人权专家 - 天天要闻

美国:制裁巴勒斯坦人权专家

亚太日报 郑苏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闻(ABC News)报道,美国对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人权律师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Francesca Albanese)实施了制裁,指控她“肆无忌惮地散播反犹太主义”。阿尔巴尼斯是一名人权律师,担任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这是一位关注人权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