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和普京的一通电话备受关注,然而,在长达近一小时的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却给出了一句“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算上这次,已经是美俄元首今年第六次通话,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的当下,特朗普那句“没进展”的坦白像面镜子,照出他强人政治虚张声势的面孔,也映着中国式外交的长远。
通话内容与坦白
莫斯科时间7月3日下午,克里姆林宫的热线再次接通华盛顿,普京刚结束与俄罗斯商界代表的会谈,特朗普已在白宫战情室守候多时,这场预定一小时的谈话,最终以58分钟收场,比五个月前两人畅谈125分钟的和解氛围,缩减了一大半。
通话的开场普京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祝贺特朗普喜获第11个孙辈,又提前祝福美国独立日,甚至提起1776年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拒绝出兵支援英国镇压美国独立的“历史情谊”。 一番暖场过后便刀枪直入,当特朗普要求“立即停火”,普京的回应直戳核心,俄罗斯绝不放弃在乌目标,且和谈只能是莫斯科与基辅的“双边事务”。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被记者追问是否取得突破时,他眉毛一扬说道“没有,我没有任何进展”,这句脱口而出的大实话,让在场美媒集体失声,要知道半年前他刚重返白宫时,还在社交平台豪言“24小时结束战争”,如今亲口承认外交努力归零,无异于自揭底牌。
耐人寻味的是同步发生的军援变局,就在通话前两天,五角大楼突然扣下运往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毒刺防空系统和精确制导炮弹,当泽连斯基紧急斥资150亿美元求购防空网时,特朗普轻飘飘甩出一句:“我们自己也需要这些武器”。
特朗普坦白背后的困境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的这番“坦白”看似随意,实则戳破美俄关系三层病症。
首当其冲的是军援把戏的穿帮,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事后透露,通话全程未提美国暂停武器输送,这种刻意回避,暴露特朗普既想缩减援助又怕担责的矛盾,而乌克兰外交部召见美国外交官的抗议行动,更让白宫陷入“失信于盟友”的尴尬局面。
其次是谈判主导权的争夺,普京那句“美方不应积极参与”,直指特朗普团队最敏感的神经,早在6月伊斯坦布尔会谈时,俄方代表就曾强硬要求美国外交官离场,坚持俄乌双边对话,俄方要的是将美国踢出棋局,而特朗普暂停军援的举动,恰似给俄罗斯递了把刀。
最后是特朗普个人外交神话的破产,他曾夸口“与普京私交甚笃”,5月通话时两人甚至互称“唐纳德”和“弗拉基米尔”,聊到不愿挂电话。
但此次普京一面畅谈能源合作,一面在乌克兰问题上寸步不让,亲昵称呼掩盖的是赤裸裸的国家利益,当特朗普抱怨“对冲突很不满意”,俄军无人机却在通话当晚发动空袭,战场比外交辞令更诚实。
而欧洲的警觉早已写在行动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美俄通话次日宣布新制裁,德国总理朔尔茨重申继续军援乌克兰,用行动抵制特朗普的“背锅论”,连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力挺的“教廷调停方案”,也被德法视为架空欧盟的陷阱。
中方的远见与西方的误判
特朗普的“坦率”震惊西方时,中方的反应显得意味深长,今年5月美俄元首通话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仅用三句话定调,称“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支持俄乌直接对话谈判,支持政治解决危机”,这份早被西方忽略的声明,如今看来字字千钧。
而中国对美俄关系的预判,建立在对普京战略底牌的清醒认知上,俄方所谓“消除冲突根源”,实指北约东扩的地缘威胁,而特朗普热衷的“战后美俄贸易畅想”,不过是镜花水月。
当特朗普陶醉于私人外交时,中方早已看透,普京的妥协上限永远在俄罗斯安全红线内,绝非领导人交情能撼动。
更深刻的误判在于西方阵营自身,欧盟一边担忧特朗普“出卖乌克兰”,一边又幻想借美国施压迫俄让步,这种战略精分导致的实际后果是俄军控制乌东18%领土后,普京的谈判要价已从“去军事化”升级为“承认新领土现实”,而特朗普的军援收缩,正为俄罗斯送去了筹码。
回头看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的“三支持”原则,恰恰避开所有陷阱,拒绝选边站队保留调停空间,倡导双边谈判尊重当事国意愿,政治解决导向可持续和平。
参考资料
和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又不高兴了 中国新闻周刊
俄总统助理:美俄元首通话结束 时长约1小时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