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2025年06月15日23:10:13 国际 7235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

提起番薯,软糯香甜的口感,大家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吗,我们今天能够吃到番薯,其实和明万历年间的一位名叫金学曾的杭州人有关,就连“番薯”的大名都是他取的!


作为全国番薯推广大使第一人,金学曾不仅让番薯成为百万人的“救命粮食”,还成功让清朝期间人口增长了3亿,时至今日我国番薯年产量达三千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0%。这位,就是“功过神农”的金衙庄主人……(点击查看更多#25史里的杭州人

"


杭州旧时有很多私家庄园,刘庄、汪庄、郭庄、蒋庄……不过,那些都是外地的富人到杭州来盖的别墅,唯独有个金衙庄,是明朝曾经做过福建巡抚的杭州人金学曾盖的。


金衙庄,现在是看不见庄了,但这个地名还在。在清泰门旁,贴沙河边,金衙庄的原址旁建了一座中等规模的公园,仍以此命名。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金学曾是明隆庆二年(1568)的进士,在京为官历任工部主事、礼部主事,万历年间,出任湖南督学。当时,张居正进行变法,为了扼制反对的声音,规定禁止学校、书院自由讲学。金学曾对此做法不以为然,公开持异议,认为“学不讲,则所崇何业?”结果遭到弹劾罢归。他回乡闲居杭州期间,为自己的父母建起了这座规模颇大的庄园。由于他曾是衙门大官,所以,杭州百姓就称此庄园为金衙庄。金衙庄在民国时期还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拆掉建公园了。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说来好笑,金学曾的历史功绩倒不是争取“言论自由”,而是推广番薯种植。


张居正死后,他被朝廷重新起用,告别金衙庄前往南方出任福建巡抚一职。巡抚堪称封疆大吏,后世官修的家乡方志上都会有重点记载。《乾隆杭州府志》就赞扬说:“学曾功在八闽。”


那么,金学曾的功在哪里呢?就是因为他最早大力推广番薯种植,不仅救活了大量福建人,也对后世的救灾赈荒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番薯原产于美洲,因地下块如瓜,又称地瓜。番薯有红、白、黄、紫等多种,可充饥,制淀粉,酿酒,是一种高产的粮食植物。西班牙人最早将它引进到了亚洲的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


福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因耕地稀少,粮食产量无法满足全省需求,所以,早在明代,就有不少福建人出洋谋生,世居福州长乐乡下的陈振龙就是其中之一。陈振龙在吕宋经商时,发现当地的丘陵、山间都种有一种叫朱薯(也叫红薯)的作物,当地人告诉他:“朱薯可以替代米粮,而且产量很高。”陈振龙想到家乡山多,正可以引进这样的作物,便详细打听了朱薯的种植方法,并私下买了朱薯藤苗,想将其带回福建。但是西班牙殖民者却把番薯当成宝贝,不允许出海,传播到外地种植,而且西班牙的海关检查特别严格。陈振龙花重金收买了当地土著的酋长,把藤蔓缠绕在自己商船的缆绳上,编织在篮筐内,又用污泥把它们染脏,混为一体,就这么把朱薯藤苗给偷运了回来。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图源 农民日报


陈振龙回到国内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当时,福建正值饥荒,身为福建巡抚的金学曾向社会各界征求赈济粮荒的良策。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是县学的生员,也即俗称的秀才,便向巡抚递交了一份推广种植朱薯的建议书。


金学曾阅此建议书后,当即作了批示,肯定陈氏父子“涉险带种而归,事属义举”,但他也担心福建的土壤是否适合朱薯生长,因此要陈振龙父子先去试种一下,成功了再向各县推广。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图源网络


得了巡抚的批示后,陈振龙父子即在自家屋后“纱帽池舍傍隙地”种上了朱薯。4个月后,从地里挖出不少朱薯,大大小小像拳头一般。陈氏父子立即向金学曾报告,并呈上了新收获的朱薯。金学曾生平第一次品尝了煮熟的朱薯,颇能抗饥且口感甚好。金学曾大喜,立即要求各县推广种植。


为了指导各县依法栽种,金学曾还将陈振龙父子提供的朱薯种植方法总结成一篇长文《海外新传七则》,详细介绍了朱薯的育种、栽培、贮存等具体做法。文中还提到:“薯传外番,因名番薯。”——原来,“番薯”的大名还是杭州人金学曾取的!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海外新传七则》中记载


次年(1594),福建各地开始试种番薯,以中丞署名的《海外新传七则》则作为农技指导书下发到各地。这一年,福建各地又遭遇大旱,由于番薯属耐旱作物,“秋收大获,远近食裕,荒年不为害”,福建人感恩地用金学曾的姓氏命名这种救命粮食,将番薯改称为“金薯”。福建省图书馆至今还珍藏着一本从民间征集到的“孤本”古籍——《金薯传习录》,上面就详细记载着这个故事。


到了清康熙年间,番薯又开始“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而从福建流出的第一站就是金学曾的家乡浙江,也算是金学曾遗泽造福桑梓。当时,有一个叫徐瑗的人将金薯种苗和金学曾所撰《海外新传七则》带到浙江鄞县,指导当地人在贫瘠的土地上广种番薯。起初,鄞县人还颇有怀疑,认为这样的土地种不出这么大的果实。不料,到了秋收时,挖出的番薯比闽地所产还要大。浙江丘陵、山坡种植番薯的历史就此开启。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番薯引入我国后,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清乾隆年间,番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中国的人口也史无前例地突破了1亿,达到了1.4亿;到了道光年间,人口更是超过了4亿


这表明曾经长期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粮食瓶颈,已被有效突破。这自然与明朝晚期引入番薯、玉蜀黍(尤其是番薯)等高产作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杭州人金学曾实在是功不可没郭沫若当年曾到福建省图书馆专门调阅了《金薯传习录》,并且称赞金学曾“功比神农”。如果没有金学曾,陈氏父子的番薯种植可能也就局限在自家,顶多不过是自己家乡那么点小范围。因为有了巡抚金学曾的推广,才使得番薯大面积种植起来。而且,当时到各地去推广番薯种植,总是带着金学曾的《海外新传七则》,毕竟,只有带有官方认证的科普文章才更使人信服。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福建省福州市为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而建的先薯亭。来源 福建新闻网


令人遗憾的是,金学曾推广番薯的功绩却没有在官修的《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这位福建巡抚甚至在《明史》上没有单独的传记,只在列传第一百五十八卷“沈有容”的传中,带到一句:“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确实,金学曾在福建巡抚任上还对抗击倭寇作出过贡献,他甚至最早向朝廷提出了驻兵澎湖的计划。


但是,作为史书却只关心战争的杀伐之功,而忽视甚至无视和平的建设之力,终究是不公平的。顺便说一句,目前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已经达一亿多亩,年产量达三千万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0%。杭州人路过金衙庄,可不要忘了金学曾这位乡贤先人。


金学曾:(生卒年未详),字子鲁,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事见《明史*沈有容传》。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细数往事

我们一为杭州人金学曾而感到自豪

二是要思考珍惜粮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你对金衙庄这个地方有印象吗?

路过时别忘了

这位名为金学曾的杭州乡贤先人

他为我们留下的传说……


一根藤条救下百万人,曾被海外“垄断”!这位杭州人,真正的全国推广大使! - 天天要闻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落笔添香,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你成为“夜读”的分享人。


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邮箱投稿

文字/陈华胜

制图/叶丛

编辑/余紫琦

责编/曹姣娜、谢俊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暗示:可能延长关税谈判期限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暗示:可能延长关税谈判期限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随着关税生效日期的推迟,美方将在未来几天内敲定几项贸易协议,并将在7月9日之前通知其他国家提高关税税率,提高后的税率定于8月1日生效。资料图:特朗普。
俄乌冲突暴露短板,俄罗斯周边危机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 天天要闻

俄乌冲突暴露短板,俄罗斯周边危机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俄罗斯什么时候能看穿,这个世界很现实,因利而合,因利而分,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俄罗斯总统普京看穿了这些,就能坦然的面对,美国对乌克兰援助,西方对格鲁吉亚的挑唆,波罗的海3国的反复,亚美尼亚的翻脸,阿塞拜疆的决裂。
一边庆祝,一边抗议 - 天天要闻

一边庆祝,一边抗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白宫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以此作为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同一天,美国全国多地举行反对特朗普政府移民、经济和外交等政策的示威抗议。7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
18岁男生庆祝与女友同居,表演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 天天要闻

18岁男生庆祝与女友同居,表演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8岁少年桑尼·布伦德尔在庆祝与女友开始同居生活时,因表演后空翻失误导致头部重创,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桑尼·布伦德尔6月24日,桑尼刚搬入新居,最近还找到一份建筑工人的工作,在轻轨的混凝土区域施工。为庆祝人生新阶段,
市残联开展庆“七一”专题党课活动 - 天天要闻

市残联开展庆“七一”专题党课活动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崇波同志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结合残联系统的三个典型案例,从政治、履职、作风三个方面,引导大家认识残疾工作的特殊性,准确把握政商交往的尺度,涵养品行注重小事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