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的敌人是谁?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人宣称说欧洲最大的敌人是中俄。但就在最近,美国副总统万斯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他表示,欧洲最大的威胁不是中国!
万斯为何会如此好心替中国“正名”?
其实,这不是因为万斯好心,而是因为这样做,对美国更有利!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
4月3日,美国共和党人万斯在接受保守派媒体Newsmax采访时,抛出了一番颇具火药味的言论。
他并没有像许多西方政客那样,炒作中国或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威胁”,反而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欧盟自身。
他指出,欧盟眼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来自外部,而是源于其内部政策的失败。
尤其是在移民管理、国防预算以及政治反对派的处理方式上,欧盟做得远远不够。
万斯的这一番说辞,当然不是为了给中俄“正名”,而是带着更深层次的邪恶目的。
首先,万斯将欧洲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归咎于欧盟内部政策的失败,无疑是想引导欧洲民众对欧盟或欧盟内各国领导层的不满。
其次,万斯直指欧盟各国对待政治反对派的做法错误,显然是沿用了特朗普政府的一贯主张。
在欧洲,政治光谱呈现出左右分化的格局,而特朗普本人及其背后的政治力量,始终倾向于扶持右翼,试图打破欧洲原有的政治平衡。
万斯此举,正是在为这种策略继续“踩油门”。
不仅如此,美国的政治干预并不局限在口头上。
今年年初,在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前后,马斯克便多次公开力挺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甚至还通过社交媒体与该党领导人进行视频连线,称“只有选择党才能拯救德国”。
他的言辞直白,毫不掩饰对极右翼立场的支持。
在英国,马斯克也没闲着。
他频繁在社交平台上攻击首相斯塔默,甚至把对方与性侵犯罪团伙联系在一起,要求其下台,并呼吁重新举行全国大选。
这些激烈言论引起了欧洲政坛的普遍反感,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位领导人都公开表示不满。
然而,尽管遭遇反弹,美国某些势力依然没有停手。
万斯这番言论,其实就是特朗普阵营在欧洲“插手政局”、扶持右翼势力的延续。
因为他们清楚,一个内部分裂、政治不稳的欧洲,将更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而一个团结、理性、有自主战略的欧盟,则会对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构成真正挑战。
25国求和
除了分裂欧洲,特朗普的关税战战火也烧到了欧盟的头上。
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全球商品征收10%的统一关税,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额外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欧盟的税率高达20%。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本已紧张的欧美关系雪上加霜。
在欧洲内部,特朗普此举引起了强烈不满,但更引人关注的,是欧盟各国对如何应对的分歧。
按理说,面对美国的强硬施压,欧洲应当团结一致、坚定立场,但现实却远非如此。
在27个成员国中,只有法国和德国主张采取强硬手段,回敬美国的贸易打击;而剩下的25国,却纷纷主张以谈判为先,甚至劝欧盟避免激化矛盾。
其中,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立场尤为鲜明。
他们不仅反对针锋相对,反而劝告欧盟“不要挑起冲突”,言下之意,宁可妥协,也不要正面对抗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本该展现出的集体意志被严重削弱,内部意见分裂,反倒让美国找到了施压和分化的突破口。
著名学者张维为曾这样评价欧美关系:“如果欧盟在美国面前表现得太过弱势,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句话放在当下,再贴切不过。
作为一个地区联盟,欧盟理应在重大问题上保持立场一致,尤其是在事关经济利益和对外政策的大方向上。
然而,从此次贸易关税的应对来看,欧盟的实际表现却让人遗憾。
事实上,美国政府深知欧盟这种“外强中干”的局限,因此才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制造压力。
无论是支持右翼,还是关税,只是手段之一,背后的战略目标,仍然是削弱欧洲的整体自主性,让欧盟在面对美国时不得不步步退让、被动应对。
而那25个选择“求和”的国家,表面上看是在为避免冲突而努力,实则在无形中削弱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谈判力,也正好印证了美国一贯推行的策略。
这种局面一旦持续下去,欧盟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将面临更大挑战,而美国则可以从中稳收渔利。
参考资料:
万斯:欧洲最大威胁不是中俄——观察者网
关税风暴来袭 欧盟27国贸易部长酝酿反制措施——环球网
马斯克,让欧洲怒了!——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