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2025年04月07日12:43:06 国际 1992

一、境外间谍触目惊心的渗透:菲律宾特工在华布建情报网络被摧毁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我国的渗透活动愈发猖獗。

近日,国家安全机关成功侦破一起由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直接操控的重大间谍案,三名长期在华活动的菲律宾籍人员被依法逮捕。

这起案件不仅暴露出境外势力对我国军事机密的觊觎,更揭示了间谍活动从"暗处"走向"本土化"的危险趋势。

据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涉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分别是大卫·斯皮内斯、阿尔伯特和娜塔莉。

他们以在华工作生活为掩护,受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制内间谍里奇·赫雷拉直接指挥,多次抵近我国军事设施实施窃密活动。

这一情报网络的运作时间可追溯至2021年,其核心目标直指我国军事部署动态,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二、精心策划的"潜伏者":从普通侨民到间谍特工的蜕变之路

1. 精心物色的"棋子":菲律宾情报机关如何选中目标

案件主犯大卫·斯皮内斯的经历极具代表性。这名菲律宾籍男子在华生活多年,熟悉中国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正是这种"本土化"背景让他成为境外情报机构的重点拉拢对象。

据大卫供述,2021年他回菲律宾探亲期间,被自称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工作人员的里奇·赫雷拉主动接触。

赫雷拉以"爱国情怀"为幌子,辅以每月固定薪酬和额外奖金承诺,成功将大卫发展为间谍网络骨干成员。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2. 专业化的间谍培训体系

成为"线人"后,大卫接受了系统的情报搜集培训,包括如何识别军事设施、规避监控、加密通信等专业技能。

更值得警惕的是,菲律宾情报机关还专门编写了针对中国军事目标的《观测指引手册》,要求特工重点记录部队番号、武器装备型号、人员调动频率等核心信息。

这种"定制化"培训让非专业出身的普通侨民迅速蜕变为具备专业素养的间谍人员。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三、触目惊心的作案手法:军事设施周边上演"谍影重重"

1. 抵近观测的"踩点专家"

国家安全机关侦查发现,大卫等人频繁以"旅游""摄影"为名,在东南沿海多个军事基地周边活动。他们使用专业摄像设备,对军事禁区进行多角度、全天候拍摄。

更狡猾的是,这些特工会刻意选择恶劣天气或节假日时段行动,利用能见度低、安保力量相对薄弱的空档实施偷拍。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2. 构建立体化的情报网络

除直接窃密外,该间谍网络还承担着"发展下线"的职能。赫雷拉明确要求大卫等人搜集在华菲律宾籍人员信息,建立潜在招募对象数据库。

这种"滚雪球"式发展模式,使得情报网络具备极强的扩散能力。据统计,该团伙已整理出包含200余名在华菲籍人员详细信息的秘密档案。

3. 隐蔽的资金输送链条

菲律宾情报机关为掩盖间谍经费流向,设计了复杂的资金转移路径

每月固定通过第三方国家的贸易公司账户,向大卫等人支付"工资",金额根据情报价值浮动在5000至20000元人民币不等。

对于"重大成果"还会通过加密货币额外发放奖金,这种数字化支付方式极大增加了侦查难度。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四、天网恢恢:国安机关"教科书式"破案过程全揭秘

1. 可疑行踪进入侦查视线

案件侦破始于2023年底,国家安全机关在日常监控中发现,某外籍人员多次出现在敏感军事区域周边。

该男子总以"骑行爱好者"身份示人,但行动轨迹与正常旅游路线明显不符。

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侦查人员迅速锁定其真实身份——正是在华居住十余年的大卫·斯皮内斯。

2. 高科技手段锁定犯罪证据

侦查人员运用"电子围栏"技术,对重点军事设施周边3公里范围实施信号监控。

当大卫再次携带专业摄像设备进入该区域时,其手机基站定位数据、无线传输记录全部被实时捕获。

更关键的是,技术人员成功破解其加密通信软件,获取了与赫雷拉的多条指令往来记录。

3. 收网行动中的惊险时刻

2024年2月,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国家安全机关决定收网。

当大卫在某军事基地外围山顶架设长焦镜头时,侦查人员分三路包抄将其当场控制。突击审讯中,大卫手机里尚未传输的37GB涉密影像资料成为铁证。

与此同时,阿尔伯特、娜塔莉等其他两名团伙成员也在不同城市同步落网。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五、铁证如山:起获的间谍工具与犯罪事实

1. 专业化的间谍装备库

在搜查中,国家安全机关缴获了大量间谍工具,包括具备红外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机、可穿透普通防窥膜的激光窃听器、伪装成充电宝的无线信号截获装置。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娜塔莉住所发现的全套地形测绘仪器,精度达到军用级别。

2. 触目惊心的窃密成果

从查获的电子设备中,恢复出超过2TB的涉密资料。其中包括东南沿海6个军事基地的360度全景影像、某新型驱逐舰舷号变更记录、以及多个空军场站的战机起降频率统计表。

这些情报若流出境外,将直接暴露我国防御体系的部署规律。

3. 资金往来的铁证链

银行流水显示,2021年至今,大卫等人共接收来自菲律宾的23笔汇款,总额达48万元人民币。其中最大单笔金额8万元,标注为"某港口观测项目奖金"。

这些资金往来与情报提交时间完全吻合,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六、犯罪嫌疑人的沉痛忏悔:利益诱惑下的歧途

1. 主犯大卫的良心拷问

"中国给了我事业发展的机会,我却背叛了这份信任。"在审讯室,大卫数次哽咽。

他坦言最初被每月2万元的高额报酬诱惑,以为只是" harmless information gathering(无害的信息收集)",直到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出现在菲律宾军方内部简报上,才意识到已成为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帮凶。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2. 从犯阿尔伯特的幡然醒悟

"他们(菲情报机关)说这是为了国家利益,但实际是把我们当炮灰。"阿尔伯特供述,赫雷拉曾威胁若不继续合作,将曝光其早年逃税记录。

这种威逼利诱的双重手段,正是境外间谍机构操控"棋子"的典型套路。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3. 娜塔莉的泣血教训

作为团伙中唯一的女性成员,娜塔莉的遭遇更具警示意义。

2024年1月,她回菲律宾探亲期间被赫雷拉以"高薪文职工作"诱骗,接受速成间谍培训后被派返中国。

"我现在终于明白,所谓爱国不过是他们利用我的借口。"她的忏悔道出了所有被裹挟者的共同悲剧。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七、敲响警钟:在华外籍人员必须严守法律红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间谍行为,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为间谍行为提供资金或其他支持的,依法追究连带责任。

本案中,三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触犯间谍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等多项罪名。虽然审讯期间他们的认罪态度被记录在案,但根据司法实践,涉外间谍案件通常面临从严量刑。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菲律宾媒体的说法,在这三名从事间谍活动的菲律宾人中,有两人曾经是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并且还拿过中国的奖学金,在中国大学毕业后又返回中国工作生活。

这起案件给所有在华外籍人员敲响警钟:

1、认清合法信息收集与间谍活动的界限:正常的学术交流、商业调研与间谍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涉及国家秘密、是否接受境外机构指使。

2、警惕"温水煮青蛙"式渗透:境外情报机构往往以"爱国""高薪兼职"等名义逐步诱导,待当事人深陷泥潭后再亮明真实身份。

3、牢记中国法律的严肃性:根据《反间谍法》,即便未直接参与窃密,协助境外机构物色人员、传递信息同样构成犯罪。

菲律宾间谍落网!拿中国的奖学金,偷中国的情报!可恶! - 天天要闻

国家安全机关特别提醒:任何在华人员发现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举报热线及时反映。对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的外籍涉案人员,司法机关将依法从轻处理。

同时,国家安全机关发言人也严正警告:"今天的中国,既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也有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意志。任何危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必将被依法严惩。"这起案件的告破,正是对这句话最有力的印证。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一夜之间,特朗普被四大盟友“围攻”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特朗普被四大盟友“围攻”

美国2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挑起全球范围贸易战,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面对国内国外的愈发激烈的反对声音,特朗普强硬地“拒绝一切”。而来自曾经亲密盟友的反击,也已经“箭在弦上”。
当两个街头混混成了美国正副总统 - 天天要闻

当两个街头混混成了美国正副总统

詹姆斯·万斯,昨天(4月7日),在福克斯新闻的镜头前,直接将中国人称作“乡巴佬”(peasant),将中美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乡巴佬的不公平竞争”这个充满傲慢和殖民主义臭味的词汇,撕碎了美国这位副总统,前街头混混,政治投机者,马屁专家(懂的
捷克总理社交媒体账号遭黑客攻击 - 天天要闻

捷克总理社交媒体账号遭黑客攻击

当地时间4月8日,捷克政府发言人耶沙特科娃表示,总理菲亚拉在社交媒体平台“X”(前身为推特)上的账号当天早上遭到黑客攻击并发布了虚假信息。 耶沙特科娃称,“尽管采取了所有安全措施”,仍未能....
如何看待中国同东盟的合作现状?外交部回应 - 天天要闻

如何看待中国同东盟的合作现状?外交部回应

4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称,近日有智库发文称,中国和东盟正成为东亚新的影响力中心,中国—东盟关系基于需求互补,频密贸易联系和共同价值理念,双方的频密关系不仅对....
政治学家指出美国出现 “颜色革命” 的迹象。 - 天天要闻

政治学家指出美国出现 “颜色革命” 的迹象。

政治学家指出美国出现 “颜色革命” 的迹象政治学家梅祖耶夫:特朗普面临 “颜色革命” 的威胁作者:阿纳斯塔西娅・库利科娃政治学家鲍里斯・梅祖耶夫在接受《观点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的抗议活动具有 “颜色革命” 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