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内斗加剧,菲民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2025年04月05日19:40:14 国际 9549

菲律宾政坛,曾一度联手的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反目成仇,老杜特尔特甚至直接被小马科斯送上国际刑事法院。这场权力斗争背后,暴露出该国根深蒂固的"政治王朝"痼疾。而当民众联名要求最高法院立法禁止家族垄断时,这场民主改革又能否撼动盘踞百年的权贵体系?

 

菲律宾内斗加剧,菲民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 天天要闻

【小马科斯与莎拉组队参加2022年竞选】

菲律宾在2022年的大选中,上演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政治剧。莎拉·杜特尔特并没有参与总统竞选,而是选择了与小马科斯合伙参加副总统竞选,并双双获胜。这一合作曾被视为是“各取所需”的经典政治联盟:马科斯家族实现权力回归,而杜特尔特家族则继续保持影响力。

然而,好景不长,这对政治搭档之间迅速裂痕四起,莎拉甚至向小马科斯发出了死亡威胁,事态发展至她被弹劾和面临多项指控,包括密谋暗杀总统。

战火纷飞间,老杜特尔特的被捕,无疑在政治风暴中进一步搅动了局势,两大家族的明里暗里较量,也日益显露出全面战争的端倪。此时此刻,菲律宾政界的紧张气氛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顶点。

 

菲律宾内斗加剧,菲民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 天天要闻

【老杜被小马科斯送上国际刑事法院

事实上,这场斗争不仅仅是马科斯与杜特尔特的家族恩怨,更是菲律宾家族政治源远流长问题的深层次显现。

在菲律宾,“一家人一齐上阵”的政治模式早已不是新鲜事。强盛家族掌控各方、深度介入国家事务的“王朝模式”,早从西班牙殖民时期便显现出了雏形。

当时,殖民者为了顺利推行政策,与当地的村落首领们达成协议,许诺权力以换取合作,逐步形成了本土精英网络。

美国统治时期,他们引入了新的体制以及民主选举制度。然而,这样的选举制度限制性极强,只在贵族圈层施行,由此催生了大规模的政治裙带关系。

进入21世纪后,菲律宾的政治权力已几乎被各大富有家族分而治之,70%的立法人员出自这些“政治王朝”。

 

菲律宾内斗加剧,菲民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 天天要闻

【马科斯家族遍布菲律宾政治权力中心】

这些家族利用其职权制订偏向家族利益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了社会不公和经济困境的加剧。虽然菲律宾宪法明确禁止“政治王朝”,但一直到2024年,也未能真正实施。因此,菲律宾的政治生态可谓是长年被人诟病不已。

如今,菲律宾国内的多个团体和个人,已向最高法院递交联名请愿书,要求强制国会立法,全面禁止“政治王朝”。这份请愿书由菲律宾“国家利益倡议者联盟”、菲律宾大学法学院1975级校友等,于3月底呈上,并得到多位军方高层、主教、前政府官员及大学教授的联署支持。

请愿者指出,1987年宪法虽有相关条文,但国会迟迟未制定配套法律。政治家族的权力集中化,直接妨碍了普通民众平等参政的机会,并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数据显示,国会中约8成成员、地方政府中超过5成的官员,都有政治家族背景。

 

菲律宾内斗加剧,菲民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 天天要闻

【菲律宾民众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请愿的一方要求最高法院,判令国会必须立法明确界定并禁止“政治王朝”。如若国会在一年内仍没有采取行动,将被视为藐视法庭。他们强调,立法打破政治王朝,是实现政治多元化和增强政治竞争力的必要步骤。

然而,改变这一切难如登天。菲律宾的政治文化中,家族纽带已经根深蒂固,这些家族通过世袭方式,牢牢把持着政治资源和权力,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既得利益集团。

即便请愿者声音洪亮,但国会中诸多议员本身就是来自这些政治家族,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因此,请愿者们期待最高法院,能做出有利于民主化的裁定,但这仅是一个开始。

如果最高法院真的裁定国会,必须立法禁止“政治王朝”,那么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的立法博弈。各方势力都将使出浑身解数,以维护各自的利益。

 

菲律宾内斗加剧,菲民请愿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 天天要闻

【菲律宾马杜之争愈演愈烈】

更何况菲律宾社会,对于“政治王朝”的态度也存在显著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尽管政治王朝有不少问题,但它们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执行效果。

而另一部分人则坚信,只有打破这种垄断,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化和国家进步。因此,改革之路注定充满挑战。

回到眼下的马杜政治争斗,马科斯手握权柄,杜特尔特则深得民心。这场政坛斗争最终谁占上风,尚是未知数。然而,其结果将不仅仅影响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前途,还可能重新塑造该国的外交策略,及其在南海地区的地缘政治布局。

假如杜特尔特家族败北,菲律宾的亲华势力或许会就此销声匿迹,菲律宾很可能在亲美的道路上继续狂奔。

相反,如果杜特尔特阵营获胜,亲华派仍有望在议会内部形成合力,这不仅会对抗衡小马科斯的势头产生重要影响,还可能为中菲关系的动态调整带来一线希望。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民众: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必须结束战争 - 天天要闻

以色列民众: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必须结束战争

当地时间5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布了一段有两名以方被扣押人员的视频,这是他们自2023年10月7日被哈马斯扣押以来首次公开露面。同一天,一些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再次上街集会,批评以色列政府恢复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威胁被扣押人员生命,呼吁政府尽快结束冲突状态,以确保所有被扣...
尼日利亚媒体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阻碍国际贸易 - 天天要闻

尼日利亚媒体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阻碍国际贸易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全面执行所谓新的“对等关税”政策,此举引发众多非洲国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此感到担忧,也纷纷表示不满和谴责。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也是非洲大陆对美出口额排名第二的国家,连日来,该国多家媒体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展开了分析和评论,认为其阻碍国际贸易,将...
特朗普排除俄罗斯关税,是想改善两国关系?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排除俄罗斯关税,是想改善两国关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宣布对全球185个国家征收全面关税,旨在捍卫“美国优先”的经济民族主义路线。然而,此项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其多么全面和强硬,而恰恰是其“例外”: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并未被纳入征税名单。这个看似技术性的问题,实则映射出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动态和特朗普治下外交政策的复杂逻辑。避开关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