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长期以来威胁施加关税的举措,最终将美国推入了一场国际贸易战——而断断续续出台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特朗普对关税手段并不陌生。在其第一任期内,他便发起了一场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贸易战,对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作为回应,中国也对包括水果和汽车在内的多类美国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与此同时,特朗普还以加征关税为筹码,迫使加拿大与墨西哥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最终在2020年促成《美墨加协定》的签署。
拜登上任后,基本延续了前任对中国施加的大部分关税政策,并在部分领域实施了新的限制措施。不过,拜登政府宣称其将采取更具针对性和战略性的方式应对相关贸易问题。
进入当下,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提出的新一轮关税覆盖面更广,可能对全球企业运营和经济增长带来更为深远的冲击,消费者也可能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近年来,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威胁及各国的报复性反应,使外界始终处于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之中。
以下是脉络回顾的时间轴:
1月20日
特朗普宣誓就职。他在就职演说中再次承诺“向外国征收关税和税款,以丰富我们的公民”。他还重申了建立一个名为“外部税收服务”的机构的计划,该机构尚未成立。
特朗普在就职首日还表示,他预计从2月1日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同时拒绝立即制定对中国进口产品征税的计划。
1月26日
在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彼得罗拒绝两架载有移民的美国军用飞机入境后,特朗普威胁对哥伦比亚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采取其他报复措施,指责特朗普在驱逐移民时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
作为回应,佩特罗也宣布对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但哥伦比亚后来撤销了决定,并接受了载有移民的航班。两国很快表示将停止贸易争端。
2月1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自2月4日起,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通过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来行使这一权力——表面上是为了应对无证移民和贩毒问题。
此举迅速激起了这三个国家的愤怒,并承诺采取报复措施。
2月3日
特朗普同意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威胁30天,因为这两个贸易伙伴都采取措施安抚特朗普对边境安全和毒品贩运的担忧。
2月4日
特朗普对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所有商品征收10%的新关税仍然生效。中国于同日宣布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新关税,并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
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产品征收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和大型发动机汽车征收10%的关税,于2月10日生效。
2月10日
特朗普宣布计划从3月12日起提高钢铁和铝关税。他取消了2018年钢铁关税的豁免,这意味着所有钢铁进口将至少征收25%的关税,并将2018年的铝关税从10%提高到25%。
2月13日
特朗普宣布“互惠”关税计划——承诺提高美国关税,以“出于公平目的”与其他国家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保持一致。经济学家警告称,互惠关税将颠覆数十年的贸易政策,可能给全球企业带来混乱。
除了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他后来表示,印度和欧洲国家等其他国家也将免不了提高关税。
2月25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商务部考虑是否需要征收进口铜关税以保护国家安全。他列举了铜在美国国防、基础设施和新兴技术中的用途。
3月1日
特朗普签署另一项行政命令,指示商务部考虑是否需要征收木材关税以保护国家安全,他认为建筑业和军事部门需要美国提供充足的木制品供应。
3月4日
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政策生效,但他将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征税限制在10%。他还将所有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提高一倍,达到20%。
这三个国家都承诺采取报复措施。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宣布,将在21天内对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表示,墨西哥将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但并未立即明确目标产品,这表明双方有望缓和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中国将对美国多种主要农产品征收最高1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3月10日生效。中国还将扩大受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的美国公司数量,增加约24家。
3月5日
特朗普宣布,对美国汽车制造商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的新关税实行一个月的豁免。在总统与福特、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三大汽车制造商的领导人进行交谈后,暂停实施关税。
3月6日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特朗普将针对墨西哥的许多进口商品和加拿大的一些进口商品的25%关税推迟一个月。但他仍计划从4月2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
特朗普将边境安全和毒品走私方面的进展归功于谢因鲍姆,这也是他再次暂停关税的原因。他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冻了与加拿大的关系,尽管愤怒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在最初对价值300亿加元(21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后,加拿大政府表示已暂停其第二波价值1250亿加元(870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
3月10日
中国对包括鸡肉、猪肉、大豆和牛肉在内的主要美国农产品征收15%的报复性关税。根据中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公告,在4月12日之前,已经运输中的货物将免于征税。
3月12日
特朗普对所有钢铁和铝进口征收的新关税生效。这两种金属现在一律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下令取消钢铁豁免,并提高铝的征税,这是他在2018年征收的进口税。
欧盟采取报复性贸易行动,承诺对美国工业和农产品征收新关税。这些措施将涵盖来自美国的价值约260亿欧元(280亿美元)的商品,不仅包括钢铁和铝制品,还包括纺织品、家用电器和农产品。摩托车、波旁威士忌、花生酱和牛仔裤将受到打击,就像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一样。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盟稍后表示,将把这一报复行动推迟到4月中旬。
与此同时,加拿大宣布计划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价值298亿加元(207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该计划将于3月13日生效。
3月13日
特朗普威胁称,如果欧盟推进此前宣布的对美国威士忌征收50%关税的计划,将对欧洲葡萄酒、香槟和烈酒征收200%关税。
3月24日
特朗普表示,除了从4月2日起对委内瑞拉征收新关税外,还将对从委内瑞拉购买石油或天然气的任何国家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3年,中国购买了委内瑞拉出口石油的68%,因此,这些关税很可能会增加中国面临的税收。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
3月26日
特朗普表示将对汽车进口征收25%的关税,白宫声称此举将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但此举也可能对依赖全球供应链的汽车制造商造成财务压力。
这些汽车进口将从4月3日开始征收关税,首先是全进口汽车。关税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扩大到适用的汽车零部件,直到5月3日。
4月2日
特朗普宣布了他承诺已久的“互惠”关税——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税,并对数十个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
特朗普表示,在征收的关税中,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34%的关税,对来自欧盟的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来自韩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来自日本的进口商品征收24%的关税,对来自中国台湾省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关税。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经济紧急状态,以征收广泛的进口税。
作者:格兰瑟姆·菲利普斯是美联社的一名商业记者,负责报道热点新闻。她常驻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