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2025年04月01日20:32:04 国际 1976

3月28日,缅甸发生了7.9级大地震,不但给当地造成了重大伤亡,也让很多我国的在缅同胞陷入了危机。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截至3月31日12时,缅甸全国因地震死亡人数达到2056人,3900人受伤。

面对这种情况,各个国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我国更是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派去了专业救援队,还携带了大量物资。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明明我们是第一个抵达缅甸援助的国家。当我国在缅同胞想回国时,却遭到了恶意的持枪收费!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对此,很多网友纷纷怒斥缅甸的“恩将仇报”,甚至将他们称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那么,缅甸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中国人?他们的灾情,又如何了呢?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中国速度”的救援

当我国得知缅甸发生地震后,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应急机制,向缅甸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

地震发生后仅24小时,在3月29日上午,中国首支37人救援队,就带着5吨医疗用品、帐篷和毛毯,搭乘东航MU9003航班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这不仅是中国首支抵达的救援队伍,这趟航班也是中国民航第一架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航班。

当天下午,又有82名中国救援队员,带着20多吨通信、搜救设备,还有医疗设备和应急食品赶到仰光。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随着救援工作的持续推进,到3月31日,中国政府一共派出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云南救援医疗队和香港特区救援队4支官方救援队伍,总共 288 人。

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也迅速响应,派国际救援队前往缅甸。

救援队员们争分夺秒,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市长城饭店救援点,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近60小时的女性。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因为救援队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随后又成功救3名幸存者,其中还有被埋超60小时的幼童和孕妇。

救援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物资援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3月31日上午,中国政府援助缅甸的首批地震救灾物资,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运往缅甸。

这批物资有1200顶帐篷、8000条毛毯,还有4万多个急救包,能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除了这批物资,中方后续还会提供饮用水、方便食品等灾区急需物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很快就能运到。

中方还表示,除紧急救援外,后续将协助缅甸开展灾后重建,包括基础设施修复、公共卫生体系强化等领域合作。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中国大张旗鼓的帮助缅甸脱离困境的时候,他们却对中国人大肆进行持枪收费!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大量建筑倒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交通中断。

地震发生后,缅甸的安全角势愈发严峻,许多在缅的中国同胞深感不安,纷纷选择撤离至仰光,甚至计划回国,罗先生便是其中一员。

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4点左右,他和朋友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从曼德勒出发,预计在30日早7时左右抵达仰光。

在撤离过程中,由于地震导致曼德勒至仰光的高速公路断裂,华人车队无奈只能绕行偏僻小路。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而这些小路原本治安就较差,地震后更是陷入一片混乱,竟成了各路武装势力的 “收费站”。

这些“收费站”由地方武装控制,普通车辆经过必须交钱,否则根本无法通行。

在一处卡口,罗先生的车被持枪人员拦住。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只见那些持枪人员凶神恶煞,手中的枪支散发着冰冷的气息,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罗先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最坏的情况,同行的朋友们也都面色凝重,车内一片死寂。

关键时刻,同行的一位朋友迅速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通过电话与对方进行了艰难的沟通。

经过一番周旋,对方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罗先生和朋友们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在对方的示意下,缓缓驾车离开。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在之后的行程中,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于,在经历了漫长而又惊险的旅程后,罗先生和朋友们终于顺利抵达仰光。

和罗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是一位在缅同胞胡先生。

胡先生表示,自己在3月30日撤离时,情况有所改善,没有遇到盘查和交火,但之前也有同胞在撤离时遭到不明势力的关卡拦截。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他表示,有的同胞刚出发不久,便在必经之路上遭遇了不明势力设置的关卡拦截。

那些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荷枪实弹,眼神冷漠,将撤离的车辆团团围住。

他们以各种荒诞的理由,强行索要钱财,稍有不从,便恶语相向,甚至做出威胁性的举动。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些同胞在撤离途中,突然听到激烈的交火声。子弹横飞,吓得大家惊慌失措,只能躲在车里,大气都不敢出。

车辆被困在原地,进退两难,不知何时才能脱离险境。不少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家长们也只能紧紧地将孩子搂在怀里,眼中满是恐惧和无奈。

抵达安全地方后,部分在缅的同胞将自己的经历纷纷发到了网上,引起了一众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网友们的看法

许多网友对中国同胞在撤离过程中遭遇的危险和困难表示同情,认为在外打拼的同胞已经很不容易,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更是雪上加霜。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不少网友对持枪收费的行为表示愤慨,认为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是“恩将仇报”,让人感到寒心。

还有网友表示,中国是第一个抵达缅甸救援的国家,还带去了大量物资,却换来了这样的对待。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在争论过程中,也有部分网友提出质疑,认为中国救援队应该优先救助中国同胞,避免“农夫与蛇”的故事再次发生。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还有网友担心,大规模援外是否会影响国内资源的分配。

尽管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网友认为,救援行动的核心是生命至上,不应因个别现象而否定整个救援行动的意义。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当缅甸遭遇地震灾害,无数生命危在旦夕,中国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是为了挽救更多无辜的生命,这份初心不应被曲解。

中国一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国际社会中担当起大国责任,对缅甸伸出援手,不仅彰显大国风范,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信息来源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