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法对4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渥太华越洋喊冤:“强烈谴责”

2025年03月24日19:10:42 国际 4528

加拿大外长乔利最近跳出来对中国提出了“强烈谴责”,只因咱们依法处决了4名走私毒品的加拿大籍罪犯。

这位外长口口声声说什么“死刑违反人类尊严”,却对毒贩摧毁的无数生命视而不见。

乔利高呼这四人都是双重国籍持有者,应当宽大处理,但自1980年《国籍法》颁布后就不再承认双重国籍——这意味着他们在犯罪时,本质上就是中国公民。

最讽刺的是,翻开加拿大《受管制药物和物质法》,白纸黑字写着贩毒最高可判终身监禁。

合着在加拿大贩毒要坐穿牢底,而中国正常执法就成了“侵犯人权”?

而这样为毒贩“喊冤”,加拿大政府也不是头一回了。

2021年谢伦伯格走私222公斤冰毒被判处死刑,加拿大驻华使馆就曾为其“辩护”。

我们不妨算笔毒品账:一个甲基苯丙胺(冰毒)吸食者每天消耗0.3克,222公斤冰毒足以让2000人吸食一年。

谢伦伯格走私的冰毒数量骇人听闻,加政府为这样的人辩护,就是在挑战中国的司法底线。

这次被处决的四个毒贩中加拿大籍毒枭范威,2012年在广东台山建制毒工厂,短短四个月就造出63公斤冰毒。

中国依法对4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渥太华越洋喊冤:“强烈谴责” - 天天要闻

这是什么概念?一克冰毒就能毁掉一个家庭,63公斤足够让6万多个家庭支离破碎。

2020年被判死刑的徐伟宏(加拿大籍)制造氯胺酮数量之巨,足够让整个中等城市沦陷。

同年,被判死刑的加拿大籍毒贩叶建辉所造的摇头丸工厂产量,足以让数十万青少年迷失在夜。

中国2012-2021年审结的95万件毒品案里,有102万人被依法判刑。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缉毒警察用生命换来的安宁。

据统计,我国缉毒警察平均寿命只有4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了整整32.5岁!

当加拿大政客在议会里喝着咖啡谈“人权”时,我们的缉毒警察正在边境线上用血肉之躯堵截毒贩的子弹!

现在,加拿大政府居然腆着脸跟我们说,想要免除这些加拿大籍毒贩的死刑,想要宽大处理,还在国际社会上狂吠:坚决反对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地点使用死刑。

这些人的罪行放在任何法治国家都够死十次,加拿大政府却把他们包装成“人权受害者”,一盆脏水泼到中国身上。

昨天外交部对于加政府这种无耻行为给出警告:加方应当尊重法治精神,停止干涉中国的司法主权!

中国依法对4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渥太华越洋喊冤:“强烈谴责” - 天天要闻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管好自家瘾君子,别把手伸到别人地盘。

加拿大政府为何对毒贩如此上心?看看他们国内政策就明白了。

现在加拿大把吸毒非罪化包装成“人权进步、自由”,贩毒集团从种植到零售全线合法。

政府美其名曰“减轻财政压力”,实则是在用选票换毒品税收。

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大麻合法化后政府每年税收增加4.2亿加元,相关产业游说资金在2022年选举季暴增300%。

某些政客与毒枭间的利益输送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嘴上喊着"人权",心里算的却是选票和钞票。

温哥华市中心沦为“露天吸毒场”,校园毒品泛滥触目惊心。

加政府不去拯救被毒品摧毁的社区,反而把精力花在跨国护毒上,这哪是政府该干的正事?

当禁毒变成生意,政客们自然要为金主"仗义执言",用毒贩的人头给自己捞政治资本。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正在把下一代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更荒唐的是,就在加拿大政府忙着为毒贩“维权”时,本国农民却已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对加拿大菜籽油、豌豆加征的关税3月20日刚生效,美国那边的关税大棒又悬在头顶。

中国依法对4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渥太华越洋喊冤:“强烈谴责” - 天天要闻

加拿大卡尔加里农民哀叹:"种子都买好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播种。"加拿大油菜理事会急得跳脚,呼吁政府“快向中国低头,别误了农时”。

可加拿大政府在干什么?

从编造新疆“强迫劳动”的谣言,到这次干涉中国司法,整天拿"价值观外交"当遮羞布。

要我说,渥太华那帮政客与其给毒贩当孝子贤孙,不如多关心关心田里快活不下去的庄稼汉。

中国禁毒的铁血手腕从来不是做样子。

2019年广东江门中院判决的跨国制毒案,涉案的6个国家9名主犯全部重判。

美国籍的马克被判死缓,墨西哥籍的佩德罗被判无期徒刑。

2023年中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5.9吨。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防止境外毒源流入,中方采用:无人机边境巡逻队24小时盯防、与28国建立实时情报共享、重点口岸配备量子点荧光检测仪。

数据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就摧毁了37个跨境贩毒团伙,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翻了近一倍。

这种不分国籍的严正司法,恰恰是对14亿人民生命安全最负责任的守护。

中国依法对4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渥太华越洋喊冤:“强烈谴责” - 天天要闻

中国云南边境线上一座座无名缉毒警墓碑,海关x光机里查获的毒品砌起来能盖栋楼。

我们和30多个国家签了禁毒协议,每年投入上百亿反毒资金,为的就是守住这条生死线。

加拿大要当"毒贩天堂"是他们的事,但敢把黑手伸进中国,来一个灭一个!

某些西方政客总爱把“司法独立”挂嘴边,可一到中国依法办案就集体失明。广东法院审判全程公开,领事探视权充分保障,所有程序符合国际法。

倒是加拿大自己,2019年应美国要求绑架华为高管时,怎么不提“司法独立”了?

奉劝加拿大政府:与其越洋护毒,不如先管好自家后院!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