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2025年03月22日07:30:19 国际 9703

【编者按】

“县”是郡县制建立以来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划。“县委大院”是党政机关办公场所,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主场”。

县委大院的开放程度、朴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地服务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群众观念,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的生动体现。

2025年春天,澎湃新闻推出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专题,用我们的笔和镜头去记录这些或朴素或向人民群众敞开怀抱的县委大院。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一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县委大院。

今天跟大家见面的是河南三门峡卢氏县委大院。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设计:周寰

土坯裸露、门框老旧,一排排“红砖”矮房,却也窗明几净。

1957年,卢氏县委大院建成,经几度“缝缝补补”,如今县委常委们仍在这里办公。

室内没有独立卫生间,洗手台也在外面,一上冻就得包住水龙头。但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就算包住也照样冻住,想洗个手、擦把脸都很不方便。现在虽看着像砖房,实际上只是在原本土坯房外贴了层薄砖,再刷上红漆。红色涂料一遍遍覆盖,多年下来颜色也都渗进了蓝砖。在那些常年被水流冲刷的地方,还能一窥它原始的样貌。

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会的黄河金三角区域,黄河、长江分水岭南北两麓,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县域。同时,卢氏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卢氏县40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37座山峰,2400多条河流涧溪纵横逶迤,形成一道道屏障。“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卢氏县,在县委大院工作36年的老干部杜鸿征告诉记者,几十年间,卢氏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委、县政府将30多亿元投入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2008年,卢氏县委获批办公楼用地,最终也因民生需求被搁置下来。

杜鸿征说,卢氏土坯房的精神就是“有钱紧着百姓花”。在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是佳话。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卢氏县委大院。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李文姬 摄

“缝缝补补”68载

卢氏县委大院建于1957年,至今已过68载。大院位于县城西大街中段,地处老城区中心,占地23亩,建筑面积4413平方米。1958年,县委、县政府迁入办公。1981年,为带动城北经济发展,县政府迁至行政路,而历届县委则继续留在这里办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考虑到形势的发展和人员的增加,西四东五九排共计69间土坯房分三批建起,院内另有一座两层半砖楼和一栋三层小楼。目前,共有7位县委常委、200余名干部职工在这里办公。

县委大院历经几次修缮,但都是在原样基础上“缝缝补补”。2008年夏天一场暴雨,县委书记、县长和几名同志的办公室被砸出了几个大洞。出于安全考虑,县委对大院进行了翻修,加固房顶墙体,防止坍塌发生。

“那年下暴雨,院子里栽的梧桐树一下就倒了,当时县委书记办公的那排房顶漏了很大窟窿。之后我们把屋顶做了整体钢结构加固,把树也刨走了。梧桐树虽然树干粗壮,但实际上根系并不发达,暴雨时存在隐患。”卢氏县委组织部一级主任科员杜鸿征从1989年起就在大院工作,据他介绍,现在的土坯房除了外面粉刷粉刷,里面稍微加固,与过去没有太大改变。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县委大院裸露的土坯墙

县委大院里的两层半砖楼,是1971年修建的,目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老干部局、妇联会、团县委等单位在此办公。三楼的半层为县委大会议室,可以容纳一百三十多人。现在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县委中心组学习,一般都在这里。

“如果开大会,桌椅得重新摆放,像上课的课桌一样排布。如果召开常委扩大会或者县委中心组学习,还得重新摆放桌子,围成一个方框。桌椅是老式的,很沉,每次换队形都得拖来拖去。但用了几十年了还很结实,就一直也没有更换过。”杜鸿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据杜鸿征回忆,最初县委办公室是寝办合一,县委常委们每人两小间,外间办公、内间住宿。厕所离房间百米远,平时洗漱、上洗手间都是在外面,条件较为艰苦,尤其到了冬季的晚上非常不便。当时县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庆志英是个女同志,从市里来,当时室外卫生间还是老式瓦房的,她就在这个条件下住了四五年。后来县委常委们住宿的地方被隔开,全部变成了办公场所。目前,领导们每人一间办公室,但依然没有室内洗手台和洗手间,空间比较狭小。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冬天需包起水龙头防止水上冻

朴素不“破烂”

艰苦朴素不是“破破烂烂”,而要“精精神神”。

在土坯房的房前屋后都修建有花圃以及由青砖铺成的便道。记者在探访中得知,平日里,这些便道、主干道,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都是由县委机关干部职工承包清扫。通常职工会在早上7点半左右到达大院,按划分好的区域分区打扫,之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也是为了时刻提醒县委大院的党员干部,要事事亲力亲为,要站稳群众立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一点一滴的小事放在心上。”卢氏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陈洋洋向记者介绍,尽管县委大院是土坯房,看上去并不“高大上”,但也并非四处漏风、摇摇欲坠、破破烂烂。这里窗明几净,院子整体绿化非常好,有笔直的水杉、稀有的娑罗树、红豆杉,还有玉兰、桂花树等等。在这里工作是一件幸福而幸运的事情。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卢氏县委大院

陈洋洋出生于1995年,卢氏本地人,师范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她一直在高校工作。去年,陈洋洋辞职回到卢氏县,从去年9月起在县委大院工作,目前从事全县红色资源保护和运用方面的相关工作。陈洋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卢氏有这样一句话:“清清卢氏,春清新、夏清凉、秋清爽、冬清净”,这句话对县委大院也同样适用。春天时,绿树红花,争奇斗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时,绿树浓荫,茂密的枝叶遮挡住骄阳,十分凉爽;秋天时,整个院子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冬天时,白雪红墙,给庄严静谧的县委大院增添了一份古典的气息。

谈到在这里的工作,陈洋洋难掩自豪:“在工作中我对卢氏县的红色资源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知道了很多红色故事,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所震撼,很受精神鼓舞。在讲解‘土坯房精神’的过程中,我也逐渐被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所感染,激励着我以更饱满热情的态度投入工作,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怕苦累,勇往直前。”陈洋洋说,如今在卢氏,土坯房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净化心灵、锤炼党性的一个重要基地和场所,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每月第一个工作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

在卢氏县委大院里有一个传统,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这里会举行升旗仪式。

“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7点半,大家都排好队,领导轮班发表《国旗下讲话》。”杜鸿征说,这个传统在卢氏县多少年了,月月都是如此。

离老百姓近一点

今年是张宝群在县委大院当保安的第12年,这些年他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人变少了,来参观的人变多了,和群众距离也近了。老百姓来办事,登记一下就会安排相关人员接待,畅通无阻。遇到脾气急的他们也会先安抚,尽量不激化矛盾。有的人急着上厕所,门岗就直接放行,到了院里各单位的职工见了也会指引一下。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卢氏县定制满月红包

“去年正月初八开始,县委大院开始给满月宝宝发红包,到现在已经超过五百人。过去很多老百姓家里有了新生儿会带来县委大院转一转,拍拍照,图一个吉利,期望孩子有个好前程。后来县委书记胡志权听说这事,交代我们老百姓抱着满月孩子来啥时候都让进,还要给发红包祝福。”张宝群向澎湃新闻记者展示了今年专门印制的“蛇宝宝”贺喜红包。红包正面印有“中共卢氏县委办公室”字样,背面则是“茁壮成长健康快乐”的祝福语。

张宝群告诉记者,每个红包里都装着专门到银行兑换的崭新的20元人民币,今年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出去四十多个,最多的时候一天来过八九个满月的小宝宝,有时候家里的哥哥姐姐也会跟着一起来。

记者走访当天,恰好碰到一家人带着刚满月的宝宝来领红包。宝宝小姑称,按照老传统,要在孩子满月这天带着孩子出去转一转。现在人们通常会先带孩子去学校、去政府、去银行,再来县委大院。之前就听说过县委大院给满月孩子发红包,身边也有认识的人来领过。所以在孩子满月前,家里人就商量着也来讨个好彩头,希望孩子以后能顺顺利利。

“按照老传统,今天来县委大院应该是奶奶抱着孩子来的,只是我们开车需要40多分钟,奶奶晕车严重,到半路下车了,所以就由我和孩子大姑一起带着孩子来了。到了这里以后,保安特别和气,还主动帮忙指路,告诉我们一会儿会发红包,并送上祝福。回到家里我们都特别高兴,大家都在说这是个好兆头,希望孩子以后能有出息,健康快乐地长大。”宝宝小姑对记者说。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2009年,卢氏县委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不建大楼保民生

2008年,卢氏县委获批办公楼用地,但因民生需求被搁置。

“一直以来,卢氏县都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等问题,集全县之力,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据杜鸿征介绍,近年来,卢氏县先后投入30多亿元,建设廉租房、回迁房,改造旧城、建设新区。现在的城区面积接近8平方公里,比过去扩大一倍。

为进一步延伸拓展城市休闲空间,满足市民更多的康养运动需求,卢氏县斥巨资将洛河卢氏段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在县城南坡建起了太阳能灯带,北坡建成了绿化长廊,文峪望家山开辟了网红路、连翘花海观赏区,形成了以洛河为轴心,辐射县城周围的生态山城美景。

2020年2月26日,卢氏县正式脱贫摘帽。“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成为全球减贫案例,卢氏县成为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2021年3月,卢氏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8月,集游、玩、吃、住、购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体验古街莘川坊开工建设。莘川坊依托卢氏县城隍庙文化元素,采用汉魏建筑风格。建成后,莘川坊将为卢氏县增添一副文化旅游名片,与卢氏豫西大峡谷、双龙湾景区、熊耳山景区、玉皇山景区等一同扩大卢氏旅游版图,扩大“清清卢氏、千年古城”影响力。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未来莘川坊将成为卢氏文化旅游名片

如今,卢氏县内通外联的公路交通体系已经形成,电力、通信、安全饮水覆盖全县所有农户,也实现了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转变,日臻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环境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时至今日县委常委们依旧在土坯房办公

“过去一个院子住好几家人,共用一个厕所。几户人家天不亮就要起来用水,非常不方便。随着城区老旧房屋改造、城中村改造,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另外,原来我们的洛河滩脏乱差,经过洛河治理改造,我们有公园、有绿化带,还有河堤廊道、亲水平台,老百姓休闲娱乐都有了好去处。”杜鸿征告诉记者,几十年间卢氏县面貌焕然一新,但不变的是县委的土坯大院。在卢氏,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平易近人的县委大院|河南卢氏县:群众安居、县委蜗居,已成佳话 - 天天要闻

设计:周寰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27:0,蓝营全面溃败!赖清德无后顾之忧,公开要与大陆唱对台戏 - 天天要闻

27:0,蓝营全面溃败!赖清德无后顾之忧,公开要与大陆唱对台戏

岛内蓝营面对赖清德全面溃败,使得后者又有底气与大陆唱对台戏,但一项举动凸显了他的惶恐不安虽然岛内蓝营举行了25万人的“倒赖”大集会,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边宣称要“罢免赖清德”,另一边却希望民进党当局停手,其软弱性尽显无疑。而赖清德的姿态很明
漳州高新区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 - 天天要闻

漳州高新区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王雨欣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5月8日,漳州高新区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贯彻落实“牢记嘱托学谷公、为民造福当先锋”活动要求,把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引导
漳州高新区领导带队调研龙江岁月园区 - 天天要闻

漳州高新区领导带队调研龙江岁月园区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陈星彤 游钟山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5月8日下午,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建进带队调研龙江岁月园区。区领导罗永生,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 天天要闻

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智利圣地亚哥首都大区总统代表贡萨洛·杜兰8日说,7日失联的一架医疗救护飞机在该大区库拉卡维市被发现坠毁,机上6人全部遇难。杜兰8日向智利媒体通报事故情况时说,这架飞机原计划从圣地亚哥飞往智利北部城市阿里卡,7日晚失去联络。搜救人员当晚展开搜救行动,但强降雨等复杂天气为搜救带来困难。直到8日下午,智利空军才...
100美元的自行车,美国自己生产要卖1000美元 - 天天要闻

100美元的自行车,美国自己生产要卖1000美元

在3月20日至4月20日的一个月内,一家美国自行车企业支付了约310万美元的关税。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聚焦了关税对于一家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自行车企业的影响。
美国佛州鳄鱼咬死人,此前黑熊曾袭击人致其死亡 - 天天要闻

美国佛州鳄鱼咬死人,此前黑熊曾袭击人致其死亡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一起短吻鳄袭击致人死亡事件。在奥兰多以南基西米湖与老虎溪入湖口附近,一对夫妇划独木舟时,约2.5英尺(约0.7米)深水域突然出现一头大短吻鳄。受惊的短吻鳄猛甩身体,独木舟侧翻,两人落水。丈夫试图击退它无果,61岁的辛西娅·迪克马不幸遇难,其丈夫是否受伤尚不明确。官方称,捕鳄者虽捕获一...
基辅让和平之花羞答答开,三大原因令24小时停火 - 天天要闻

基辅让和平之花羞答答开,三大原因令24小时停火

5月8日,包括基辅议员贡恰连科在内的多个乌方信息源显示,前线乌军接到了停火的命令。所以,尽管乌军总参谋部宣布,俄军700多次违反停火协议,以至于当天双方交火154次,而且,俄军也指责乌军500多次违....
市民开麦,讲述城区文明故事 - 天天要闻

市民开麦,讲述城区文明故事

今天(9日),2025年徐汇区“城市文明开放麦•汇光者说”道德模范事迹宣讲会暨“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举行。现场,徐汇“城市文明开放麦·汇光者说”项目启动,五位道德模范代表成为首场活动的“开麦者”,为现场的党员观众带来了一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