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要多算几笔账。"家住北京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1969年出生的职工,他格外关注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变化。
人社部最新政策显示,2025年起实施延迟退休,养老金计算方式会有哪些调整?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关键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基本规则保持不变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延迟退休后养老金计算的基本方法没变。养老金仍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部分人还包含过渡性养老金。
拿1969年5月出生的男性来说,根据新政策,他要到2030年7月才能退休,比原来晚了1年2个月。假如他工龄35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计算就相对简单。
实际数据举例
记者采访了社保经办机构的王科长。他用一组具体数据说明:假设这位男性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是0.8,个人账户有16万元,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9000元。
"按这些数据测算,基础养老金大概283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280元,加一块是4115元。"王科长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弹性选择带来新机会
"政策其实给了更多选择。"社保专家李教授说。新规定让大家能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退休时间:
可以60岁提前退休,但养老金会相应减少,预计低于4000元。 也能选择延迟到64岁2个月退休,这样工龄能达到38年,养老金可能超过5000元。
小贴士
对于即将退休的人群,建议:
- 关注个人社保权益记录单,确认缴费年限和基数
- 合理评估个人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退休时间
- 做好退休规划,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变化
"养老金计算看似复杂,把握住基本原则就不难理解。"李教授建议大家用心算好这笔关系切身利益的账。
政策解读新视角
从整体来看,延迟退休政策体现了以下特点:
- 保持了养老金计算方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通过弹性机制给予群众更多自主选择权
- 体现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政策过渡安排
社保专家张教授认为:"这个政策设计体现了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既考虑了制度可持续性,也关注了群众承受能力。"
写到最后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养老保险制度还会不断完善。但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不会改变,确保老年人享有体面退休生活始终是核心。
打工30多年的张先生感慨:"延迟退休虽然要多上几年班,但也能多攒点养老钱。关键是政策讲究循序渐进,给咱们适应的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章所呈现的文字表述、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内容皆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我们竭尽全力保障信息的准确无误,然而无法为其完整性、时效的及时性以及内容的真实程度提供完全保证。要是您发觉有任何可能侵害权益或者存在异议的内容,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清楚后迅速施行相应的措施,比如进行更正或者删除等处理。由衷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