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2月6日讯12月5日,惠民县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医保局专场。惠民县医保局党组副书记吴春霞,县医保局副局长谷晓倩,县医保局党组成员、医保中心主任李明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县医保局紧紧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聚焦县委“1357”工作体系,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所取得的亮点成效、落实情况和后续举措。

据吴春霞介绍,今年以来,县医疗保障局紧紧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和县委“1357”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参保扩面、医疗救助、待遇保障、基金稽核”等重点民生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聚焦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在织密“保障网”上下功夫
健全保障体系,做好全民覆盖。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大力推动应保尽保。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3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7%。
持续提高职工门诊统筹待遇,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80%、70%、65%,退休人员再提高5%。截至目前职工门诊统筹报销2628余万元。
优化生育医保待遇。职工住院分娩产生的政策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全额支付,不再区分一孩、二孩、三孩;居民住院分娩实行定额补助,一、二孩一次性补助1500元,三孩补助3000元;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企业职工实行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聚焦民生实事,在提升医保待遇上下功夫
持续提升居民医保待遇。深入推进居民长护险试点工作,健全制度体系、优化申办流程、完善评估程序、加强监管稽核,成立全省第一家长期护理保险协会,打造“长护之家”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开展器械租赁,进一步推动惠民县长期护理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居民长护险政策享受人数达到1900余人。同时,居民“两病”待遇不断提高。“两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由60%提高至70%,年度最高支付额高血压300元,糖尿病400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00元。截至目前居民“两病”报销120万元。
规范门诊慢性病管理。职工、居民门诊慢性病种类实现统一,数量增加至63种。新增14个单独支付病种。职工门诊慢病起付线为700元,在职职工报销比例85%,退休职工报销比例90%,合并住院封顶线20万元。截至目前共发生职工慢病门诊报销2981万元。居民门诊慢病起付线为200元,报销比例为65%,甲类病种与住院统筹合并使用年度封顶线20万元。截至目前共发生居民慢病门诊报销6918万元。
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按照《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分类细化救助待遇标准,认真做好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共救助因病致贫重病患者8人,救助金额9.5万元,有效减轻了重点人群的就医负担。
聚焦降价减负,在推动集采扩面上下功夫
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和医药价格服务管理,着力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截至目前12个批次531种药品和30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在惠民县18家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落地实施,累计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近亿元;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定点零售药店配备50种以上、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配备30种以上集采药品,大大解决了群众购药难问题。联合卫健部门印发《关于公布部分医疗服务项目试点一体化管理卫生室的通知》,本着择优、自愿的原则选取79处作为首批试点卫生室,将20种中医适宜技术纳入项目试点,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召开全县集采药品执行情况约谈分析会3次,通报各医疗机构集采药品进度情况10期,赴实地督导培训3场次,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落实集采政策执行主体责任,确保群众能够享受到集采政策红利。
聚焦安全可持续,在加强基金监管上下功夫
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惠民局主要通过全市智能监管系统、国家内控系统、大数据分析;“双随机、一公开”联合部门检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县内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现场检查;聘任医疗保障社会监督员,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方式进行基金监管工作。今年以来,全覆盖检查定点医院23家、定点药店152家、抽查村级卫生室180家;共办结行政处罚4起,做出罚款14.08万元,行政约谈4家;协议处理并追回拒付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73万元。

聚焦公共服务,在提升医保服务效能上下功夫
真心“帮办”。设立“帮办服务窗口”,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给予主动服务,提供全程帮办,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目前已帮办、代办、协办419余人次。
高效“网办”。通过微信小程序、短信服务等形式,重点办理医保政策和信息咨询、异地就医及时结算等业务。
下一步,县医保局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所需所盼,落实落细医保待遇政策,优化经办流程,全力提升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建设大局。(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