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2024年04月09日17:25:10 国际 1120

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 天天要闻

图为拉夫罗夫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于4月8日抵达北京,将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巧合的是他到访的日子,选在了美国财长耶伦离开中国的前一天。而且俄方也提前对华交底,这次访问至少会谈到了6大议题。那么,俄外长也访华了,为何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俄外长此番来华,将与中方磋商哪些大事?俄外长是受邀访问中国,传递出哪些关键信息?接下来,我将从拉夫罗夫访华说起,来为您深入解答。

据中国外交部的消息,应王毅外长的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4月8日到9日期间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据俄方的消息,这次会谈期间,拉夫罗夫将和王毅外长举行会谈,双方会就乌克兰危机亚太地区局势等急迫性议题进行交流,两人同时也将讨论与中俄合作,双方在国际舞台合作等问题。

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 天天要闻

图为俄乌冲突前线

第一个问题:俄外长也访华了,为何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

这个时间点很是巧妙,从当前的局势来说,有三个答案可供参考。其一,两人擦肩而过,可能存在隔空交手,有政治宣示的味道。美俄之间的关系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美国不希望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存在于欧亚大陆上。因此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打压封锁俄罗斯。其中就包括经济领域的制裁;北约东扩形成的战略包围圈;以及俄乌冲突这场“代理人战争”。

美俄两国的官员来到中国,不过是前后脚的工夫,却可以看出二者对于自身与中国关系的重视。但是两者一来一去,几乎迎面撞上,却又若即若离。却都有试图从中国身上寻求增加自身影响力的想法,只不过中国对两者的态度不同、待遇也不一样,两者对中国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可能会不尽相同。

其二,拉夫罗夫在美财长前后脚访华,可能还会探听中美之间的对话内容。中美之间的关系如何,达成了哪些合作。在拉夫罗夫眼中也会间接影响到中俄之间的关系和俄罗斯自己的利益。譬如,耶伦提到的所谓“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中美两国在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全球前二的两大经济体,中美在新能源产业的一举一动都会使得全球市场出现巧妙变化。

而从自身利益出发,拉夫罗夫想要知道的可能就是,中方有没有在美国的舆论大棒下做出让步,让步了多少?因为这将影响全球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一旦中国迫不得已做出了让步,那么也就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主导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其实也是全球化的影响,即使俄美两国互相不对付,它也不能跳出全球化发展的圈子。

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 天天要闻

图为美财长耶伦

其三,在美财长之后,外长之前访华,体现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重视。这一个答案我们就要从中美两国访华官员的分量来看了。美国先来的是耶伦,她所代表的主要是美国的经济金融领域对中国的态度,而且也是希望中国替美国分担债务。而之后才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务卿,而俄罗斯则是直接派出了外长来华,可见俄方对中俄关系的看重。

因此,当我们把拉夫罗夫访华,与耶伦、布林肯访华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其中细节之处的差别。也能看出拉夫罗夫为何要在如此巧合的时间来访问中国,想要表达的大概率是俄罗斯比美国更看重同中国的合作,而且也更加尊重中国,没有在访问之前,对中国施加舆论大棒。

第二个问题:俄外长此番来华,将与中方磋商哪些大事?

来华访问之前,俄方已经就双方要谈的问题做了一个清单,从上述的6个议题中,我们应该要看到可能性排在前列的两件事。

首先,商量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已经超过两年,其实不论是俄乌双方,还是乌克兰背后的西方国家都是消耗甚大。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来,因此如何解决乌克兰危机,对于俄罗斯,尤其是对于再次当选总统的普京就显得尤为重要。

拉夫罗夫也曾表示,中国的“和平方案”的内容是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既然中国已经给出了方案,那么他也需要表明俄罗斯的态度和底线。

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 天天要闻

图为俄乌冲突交火

其次,商谈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这是一个广泛性的话题,但是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却是关乎其国内秩序稳定的关键性话题。不论是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还是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都是重中之重。而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轻重工业到粮食能源,再到尖端科技,都有巨大的空间。

而且随着绿色发展浪潮的到来,中俄之间的新兴产业的合作也有不错的前景。就以新能源产业来说,美国以舆论武器迫使中国对其让步。如果遇到最坏的情况,即中国不对其让步,美方就纠结其国内企业和盟友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封锁打压,那么俄罗斯同样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最后,为普京访华铺路,这是俄罗斯没有明说但是可能性极大的一个方向。要知道在普京当选新一任总统的时候,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就建议普京在当选之后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当时普京表示,他会考虑。

而从拉夫罗夫的行程来看,他在中国只有两天的正式访问时限,即便是要谈很多问题,也不能取得太多的实际成果。其中很多问题,都需要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商定,从这一点上来说,拉夫罗夫很有可能就是为普京日后访问来打前站。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俄罗斯与缅甸的合作。拉夫罗夫要亲自来和中国交个底,毕竟这是中国家门口的事情,关系到中国的边境稳定和安全。

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 天天要闻

图为中俄经贸班列

第三个问题:俄外长是受邀访问中国,传递出哪些关键信息?

与耶伦是由中美商定访华不同,拉夫罗夫是应邀访华,这在外交辞令上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其中释放出来的信号我们可以这样去看。

第一点,中俄之间的关系正常发展,且会更加深入。这种类似于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到家里做客的提法,在国际交往之中显示的其实就是两国国家之间的关系好坏。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两个主要国家,中俄之间关系的稳定与否,也关乎地区局势的走向和世界局势的稳定。

第二点,中俄之间的合作也好,交流也罢,不受外国势力的挑拨,也不会影响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常以此为借口抹黑、污蔑中国,试图将中国同俄罗斯绑在一起,塑造成对世界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而西方国家的舆论抨击,除了抹黑中国之外,也是为了挑拨中俄之间的关系,进而将中国和俄罗斯都孤立起来。

中国政府从俄乌冲突爆发开始,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客观公正的立场。自然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拨离间,也不会改变对俄乌冲突的态度,自然也不会因此影响和俄罗斯发展正常关系。

俄外长也访华了,选在美财长离开前一天,将与中方磋商6件大事 - 天天要闻

图为新能源光伏

第三,与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作对比,彰显中美、中俄关系之间的差距。其实这一点,前面也已经提到过,俄罗斯和美国都想与中国合作,但是两者之间对中国的态度和行事方法有所不同;中方对于两国的态度也会有所区别。耶伦来华之前,就不断挥舞舆论武器,企图让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照她说的做”,再加上美国政府一直封锁压制中国,所以中国在对其外交礼仪上也不可能太柔和。

而俄罗斯则遵循国际合作的基本准则,与中国平等交往,自然能得到中国的友好态度。其实还是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综合而言,拉夫罗夫访华选在耶伦之后,多少有点对美国彰显态度的意思。即中俄关系不会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涉,依旧在正常发展。而对于中俄之间就在联合国安理会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以及如何解决乌克兰危机等可能谈到的国际热点问题而言,这有利于中俄加深合作,也有利于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必读!畅通生命通道,典型案例+重点提示!④ - 天天要闻

必读!畅通生命通道,典型案例+重点提示!④

2017年5月22日,深圳某小区15楼一住户家中突发火情。消防救援人员接警后,迅速赶到该小区,却被小区内消防通道上乱停放的车辆挡住了行进路线,只能就近绕行到小区侧门,再由消防救援人员携带救援器材,徒步奔跑到发生火灾的15楼进行救援。经救援,搜救出4名被困人员,
主动投案!吴才平被决定逮捕 - 天天要闻

主动投案!吴才平被决定逮捕

浙江省台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吴才平(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吴才平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该由谁来担? - 天天要闻

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该由谁来担?

在行政管理和服务领域,政府部门常会委托第三方机构或单位执行特定任务,特别是在房屋征收、行政处罚等敏感领域。那么,当受委托的实施单位在其被授予的权限范围内执行公务时,若产生法律后果,究竟应由谁来承担责任呢?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问题,下面由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史西宁主
管姚:普京访越南,老美到底在骂什么? - 天天要闻

管姚:普京访越南,老美到底在骂什么?

直新闻:俄总统专机于越南当地时间20日凌晨抵达河内,开启对越南的国事访问,您对普京此访有何特别观察?特约评论员 管姚:普京是在结束对朝国事访问后抵达越南首都的,他这次访越是应越共总书记阮富仲的邀请,也是时隔7年再度访越。
美国6月15日当周首申23.8万人 环比减少5000人 - 天天要闻

美国6月15日当周首申23.8万人 环比减少5000人

降温的劳动力市场企稳,美国上周首申人数变化不大。6月20日周四,美国6月1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了5000人23.8万人,高于预期的23.5万人,前值由24.2万人小幅上修至24.3万人。与此同时,美国6月8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至182.8万人,略超过预期的181万,前值从182万下修至181.3万人。不过,平滑短期波动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