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2024年04月02日23:02:20 国际 3670

这次,恶魔有了一张未成年的脸。

3月10日,邯郸三个初中生,用铁锹,将被他们长期霸凌的同学活活打死。

这个案件疑点重重,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埋藏尸体的坑,有2米多深。

抖音有位博主,为了探寻真相,挖了近6个钟头,中间几乎不怎么休息,才挖了1米多深。这位博主1.8的大高个,于是有人质疑这个案子是否有成年人协同作案呢?

咱没有证据不敢瞎说,不过,基于常识可以判断,一种可能是有外人协助;另一种可能是这个坑可能是之前就存在。无论哪种可能,都让人细思极恐。

这个案子发生后,好多人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毕竟,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校园霸凌,这是刑事犯罪。

有网友说:全国的霸凌者,以及被霸凌者都在等那三个人的结果。

而更多的网友也在呼吁:爱吃流量的自媒体别闲着了,查一下这三害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

在此,我必须重申一点:自媒体不是官媒,只能维持住热度,不过这种事情能维持热度也是不容易的。

再说了,猫妹闭着眼睛都知道:现在还在乡镇念书的,能有啥背景,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法律设置的犯罪年龄处决是到14岁,这3个畜生是13岁,霸凌杀人、毁尸埋尸,样样在行。

法律只是底线,并不能解决霸凌,毕竟,砖家只会说:“他们还是孩子”。

邯郸这边还没有结果,另一边的梅州,一位13岁的男生猥亵女生,而最后官方的通报只是将男生送到专门学校进行训诫教育。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说实话,我们的未成年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杀人犯》。

一个40岁的老男人,患有不老症,妈妈去世后,他只能依靠孩子的外貌继续谋生。每到一个新的收养家庭,就会把养父母的孩子卖掉,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因为害怕自己身体的秘密被发现,他会定期更换收养家庭,继续靠卖孩子疯狂敛财。

没错,他还是最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这部电影与《孤儿怨》内核相似:人人内心,都是孤儿。

一对夫妻为了弥补逝去的孩子,就领养了实际年龄“33岁的孤儿”,来寻找些许感情寄托。

说实话,这两部电影里的坏小孩与伪萝莉,并没有高明的手段,儿童身份带来的保护功不可没,最终把大人骗的团团转。

还记得那个搞笑段子呢?

“七岁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可如果,有些恶童的内心早已成年呢?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再次说回到邯郸杀人案,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家庭教育,底层似乎又多了一个不生孩子的理由。

我们印象中:乡镇中学和小县城私立高中,是霸凌事件的高发地区。

猫妹回想小时候上学时,民风可一点也不淳朴,班上好多混混,不过他们基本不欺负同村的人,只欺负外地打工者的孩子。

再牛逼混混都知道,欺负同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第二天能带着全村的人,把他家门口给堵死。

再说说去年,我姐的孩子在晚托时,被高年级的孩子用足球踢伤了眼睛,如果踢得力度再大点,眼睛可能就毁了。

你可能以为这是乡镇学校,你错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一年学费超过20w的私立国际学校,名字我也可以大声告诉你们: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事情发生后,老师刻意隐瞒,霸凌学生的家长非常无所谓。

而且据其他住校学生反馈,很多高年级的同学会指使低年级的学生,在寝室里做这做那,你想想,这都是跟谁学的呢?

底层霸凌可以上热搜,那上层呢?

电影《二十二条》里,张译饰演一名资深严肃的教导主任,他的儿子瞒着他长期霸凌别人。你想想,是谁给他儿子这样做的勇气?

电影已经告诉答案了:“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意承认,看见的孩子不敢站出来指认”

好在戏中的张译没有包庇儿子,可他却换了个更确定的理由去起诉被霸凌学生的家长,不觉得更恐怖吗?

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于法律,本质上是没人愿意承担治理成本。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今年两会,有代表建议:加快推进0至3岁普惠性托育服务。

你们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吗?

我先给大家看张图吧——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这是网上流传的某寄宿学校,当然这还只是小学。

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那句催生:你只管生,自然有人给你带。

口口声声什么祖国的花朵,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那幺小的孩子,正是需要家庭父母关爱的时候,却把他们往那一丢,自生自灭。

什么学前托育,什么寄宿学校,是那么冷血,那么反人性,可盈利的是你们大人呀?

每次出了事情,不是怪法律,就是怪家长。

你知道全国有多少留守儿童吗?

——1086万(去年数据)。

这些缺乏陪伴与教育的孩子,其实都是不稳定的源头。

杀人的3个小恶魔可怕吗?

他们只是偶尔窜起来的火苗,可火苗下,早已是熊熊烈火与无尽的灰烬。

这几天,北上广等大城市都在宣布关停幼儿园。更搞笑的是,北京之前还有过报道,要清理低端户口啥的。

宁肯关闭幼儿园、关闭学校,甚至解聘教师,都不肯给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和家庭分一个角落的座位。

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当下,关注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刻不容缓,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迫在眉睫。

可最大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能不能和城市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甚至同一份考卷?

教育平权,到底行不行?

评论区,大声说出你的答案:

Yes or No!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已致1人死亡,首例H10N5感染!冷冻鸭肉中发现…… - 天天要闻

已致1人死亡,首例H10N5感染!冷冻鸭肉中发现……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公布首例感染H10N5禽流感的人类病例调查结果:感染病毒后致病风险高目前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2024年1月30日,国家疾控局通报,浙江省发现一例甲型流感病毒H3N2与禽流感病毒H10N5混合感染病例。
卡梅伦被整蛊道出心里话,特朗普可能再上台 - 天天要闻

卡梅伦被整蛊道出心里话,特朗普可能再上台

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6月初曾接到冒充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人电话,并讨论了西方对乌克兰冲突发展的态度,日前有更多细节曝光。在谈到特朗普时,卡梅伦强调,“如果我们能让乌克兰到11月时的处境比普京更好,特朗普会想支持胜利者一方。”这话显示卡梅伦已经认定特朗普将赢得大选。日前美国的民调大部分是特朗普微弱领先。...
特朗普“副手”是谁?答案很快揭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副手”是谁?答案很快揭晓

新华社华盛顿6月27日电 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即副总统候选人27日可能现身总统选举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特朗普近日透露,他已拿定主意副手人选,只不过“没人知道”是谁,包括副手本人。  特朗普曾表示,自己最看中副总统候选人是否能在他结束第二个任期后“接班”。而媒体根据“吸金”实力、辩论能力以...
为何对韩美及台湾地区进口苯乙烯征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公正得出调查结论 - 天天要闻

为何对韩美及台湾地区进口苯乙烯征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公正得出调查结论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2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原产于韩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进口苯乙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商务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调查,依法保障各方权利,给予各方充分机会提交信息和发表评论,在对证据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客观、公平、...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磋商有何进展?商务部回应 - 天天要闻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磋商有何进展?商务部回应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2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近期商务部就电动车调查与欧盟进行磋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目前,双方工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抓紧推进磋商工作。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着广阔的
承德“两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天天要闻

承德“两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6月25日,承德市召开《承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承德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就“两部条例”的主要内容、特色亮点以及制定的重大意义进行发布。       据悉,“两部条例”于2023年12月29日经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4年5月28日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查...
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 - 天天要闻

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

原标题: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显示,巴西是国际贩毒集团向欧洲、非洲等地区转运毒品的重要枢纽,缉毒工作承受着较大压力。总台记者近日走进巴西机场和港口,了解巴西在缉毒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总台记者 耿之倩:这里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