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章晓联建议,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相关政策。
“因为我在医学院工作,所以我准备的建议和医疗系统相关。”章晓联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她注意到现在医院的药品采集主要通过集中采购,这样做相对公开透明,老百姓买药会更便宜,但其中仍存在问题。
章晓联介绍,集中采购的医药耗材分为国家集采、地方及联盟集采。国家集采以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门槛,但部分地方及联盟集采药品未通过疗效一致性评价。她认为,集采药品药效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且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同时,集采药品还有可能影响部分创新药企的积极性。
“集体采购药品时,药品的质量、效果要有保证,要重视老百姓的评价,要保证监督,同时新药研发企业还要保持积极性。”章晓联说。

章晓联。图/受访者提供
为此,她建议应当统一集采药品及耗材标准。针对国家集采、地方及联盟集采的医药耗材,使用统一准入门槛;对于已经进入地方及联盟集采、尚未达到国家准入标准的医药耗材,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对符合条件的新药采取“新药保护周期集采实施办法”。参照发达国家,如日本的分步压价策略,保证企业在药品上市前2年收回成本的情况下测算药品保护价格,在后续年再逐步压价。同时针对疗效好、可替代性不强、不良反应少的原创药,可以在原集采价格上上浮一定比例的价格奖励。
完善临床一致性评价体系。对集采药企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时间期限,要求进入集采的仿制药在临床一致性评价之外,提交临床疗效的上市后再评价数据。
分别针对耗材和药品建立来自临床一线的反馈监督体系并全国联网,将相关数据纳入集采考评。对于同类药品、耗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年度排名位于前25%的医药耗材,取消中选资格;对于产品连续3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位于前25%的医药企业,纳入集采黑名单。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王佳箐 北京报道
编辑 任卓 刘萌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