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2024年02月14日20:25:10 国际 1819

又到情人节了,才看到前荷兰首相和妻子一起选择安乐死的新闻,不禁很感动,“生死相随”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可是在我们国内有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更加令人感动,不仅仅同生共死这样简单,他们生在一起,死后还有另外的方式“重逢”!

他们叫李秉权胡素秋,他们两人都是昆明医科大学的教授,他们两个人的遗骸就放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平常看到骨架心里多少都是害怕的,可是看到他们两个人的骨架,心里不仅不害怕,反而多了一种敬畏。

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就是纯纯的千金大小姐和穷小子,爱情的开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因为他们两个人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 天天要闻

李秉权就是来自腾冲一个山里的穷小子,他的父母因病早逝,全凭哥哥和嫂子供他念书,因为常年辛劳哥嫂的身体也不好。家里的情况让李秉权产生了学医的念头,他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在他19岁那年考上了云南大学医学院

胡素秋她的父亲是开国上将,领导过辛亥革命,参加过护国运动,他还是开国元勋,自从他回到云南就成为了云南省主席。胡素秋的家庭背景,让她从小就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从她初中开始,上门求亲的人就没有断过。

在这些提亲的人当中,不乏高官子弟、富商门阀、还有留洋归来的硕士生,对于他们,胡素秋一个人都看不上,她不愿意自己的婚事当作政治联姻的筹码,她如果要选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她的婚事一直被惦记,但她从来没有松口过。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大学医学院,在学校里,她和李秉权一开始没有任何交集的。

她因为成绩好,所以被学校抽调去救助从缅甸战场上运输回来的伤员,她参与救援就耽误了课程。医学生的课业总是又多又忙,听到过学医的同学说“他们每次准备考试,都要背很多书,要瘦好几斤”,她现在从医后,工作时都还在学习。

胡素秋要补上落下的课程,她本想去图书馆的,可是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所以她就到外面的青云街上的茶馆里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在这里,她就遇到了正在读书的李秉权。

李秉权白天的时间都在图书馆,可是图书馆关门后,他没有地方去就只能来茶楼,因为付不起茶钱,所以他常常就是点上一杯白开水就坐到天亮。

胡素秋注意到李秉权,看到他的认真,他俩就慢慢开始说话,一起学习,爱情的萌芽就在他们两个人之间慢慢发芽了,随着时间的延展,他们两人就恋爱了。李秉权就是胡素秋喜欢的男孩子,他虽然家境贫寒,可是他从来没有自卑,反而用心学习,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心中有大爱,治病救人。

家里对于胡素秋的选择,自然是不同意的,因为两个人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但是胡素秋是一个有主见的姑娘,她认定了事情就不会改变,她不需要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她想要的是可以并肩同行的人。

因为胡素秋的坚持,家里也不得不开始妥协,他们开始认真审视李秉权这个小伙子,发现他真的不错,所以对他们的婚事也就默许了。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 天天要闻

李秉权知道自己和胡素秋的差距,胡素秋愿意相信他,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她输的。1949年,他们两人顺利结婚。1050年,昆明解放,大学医学院也被独立出来成立了独立的医科大学,还创办了相应的附属医院。他们两人也被学校邀请回医院工作。

李秉权在学校学习的就是神经外科,他也成为了首批神经外科的医师,他的能力很强,不仅完成了全国首次“双头畸形”的手术,他还是神外的一把刀,他也被称为“开颅第一人”!

胡素秋擅长的领域是妇科,她在妇科也成为了一把手,她撰写的《更年期卫生》也成功帮助到了很多人。

他们两个人结婚后,其实也不被看好,也会猜测李秉权成功之后会不会生出其他的心思,可是,他从来没有,他与胡素秋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他们婚后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的感情很好,只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常常都是聚少离多。

他们两个人虽然都在同一个医院工作,可是两个人见面的时间真的不多。对于孩子们,他们两个人值班的话都带着孩子到医院里,直接让他们第二天就去上学。

孩子们在家里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也是“急诊!李秉权,急诊!胡素秋。”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 天天要闻

他们不仅照顾不好孩子,其实对于彼此,也没有时间照顾。胡素秋有一次要做切除子宫的手术,李秉权因为还在手术中,所以根本无法陪伴。胡素秋的手术突然出现了危险,他都没能妻子去参与,还得顾着自己的病人。幸,胡素秋最终度过了危机。

这真就是医生的无奈,他们可以救无数的人,可是唯独对自己的家人没有办法全力去照顾。

这一次的事情,家里都认为是李秉权对妻子不伤心,可是胡素秋却理解他,她说:“我们都是医生,救助病人是我们第一职责,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做的。”

第一次李秉权没有照顾好妻子,可是在第二次,胡素秋因为年纪大了摔倒导致了脑出血,这一次就是李秉权为她亲自主刀。

都说“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他们其实也不能亲自为自己的家人做手术的,因为医生也同时是病患的家属,心里不能做到真的不担心,一旦担心就会分心,很多平常根本不会出错的地方都会出错,这样反而会耽误了家里人的病情,所以医生给自己的家人治病,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 天天要闻

但是,为了妻子的安全,李秉权站上了手术台。这一次的手术没有意外,胡素秋的病被李秉权治好了。完成了手术,他们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两个人作为医生,孩子们也因为他们的影响也成为了医生,孩子看到他们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年纪也大了,就劝他们退休了,可以出去旅旅游享受生活。但是他们两个人不到手不能做手术,都不愿意退下来。

到了80多岁,他们终于退下来了,可是李秉权却在此时病倒了。他在医院做治疗,他却早就做好了一个决定:在他去世后,他想要捐赠自己的遗体。

对于他的打算,孩子们都不愿意答应,他们接受不了,如果父亲捐赠了自己的遗体,将来他们要祭奠父亲的话都找不到,他们还是想着入土为安。但是李秉权却很坚持自己的想法,他给孩子们说起了他读书时的故事。

作为医学生,解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因为医生要为病人做手术,解剖是很重要的,但凡错了一点,性命可能就不保了。

解剖学很重要,本该2-3个学生使用一具身体做解剖,但是我国当时的条件很有限,只能30多个学生使用同一具大体,所以大体非常的缺乏。学生们为了能够练习,只能去城郊的乱葬岗寻找无人认领的尸体。

将尸体带回来,要经过煮沸,消毒才能进行解剖,解剖完毕之后,还要用药水将尸体制作成骨骼模型,再根据书上的内容一点点摸索和学习。

整个过程复杂又危险,李秉权愿意捐赠自己的遗体,就是希望可以为医学生多一点实验的材料,让他们可以研究自己的身体,将来就可以多为病患做一点事情。

妻子胡素秋同意他的做法,并且,她也打算好了在自己去世后,她也要捐赠自己的遗体。三个孩子看到父母的坚定,他们抵挡住外界对他们不孝的指责,答应了完成父母的想法。

李秉权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拉住妻子胡素秋的人对她说:“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常态,素秋,我就要走了,你要好好活下去。这辈子我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你,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要和你在一起!”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 天天要闻

2005年,说完这句话后不久,李秉权教授病逝,享年83岁。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捐赠给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他也成为了云南医学界第一个无偿捐献遗体的人。

在他离开后,胡素秋的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她也是80多岁的人,她和丈夫李秉权相识62年,结婚56年,她真的不能适应丈夫的突然离开,虽然他们作为医生能够平淡的看淡生死,但是感情始终没有办法做到理智。

儿女们看到她的状态不好,都想要接她过去和自己一起住,可是胡素秋拒绝了,她说:“家里有你爸爸的味道,我要在这里陪着他!”胡素秋在家后院里种上了竹子,她把对丈夫李秉权的思念都转移到竹子上,竹子在生长,就如丈夫一直都陪着她。

此后,她又回到了平常的生活,就在10年后,93岁的胡素秋无疾而终,她平静的离世,享年93岁。她将自己的遗体捐赠了昆明医科大学,她在死前要求自己不管器官,还是骨骼,只要病患和学校可以用得上的都捐赠出去。

昆明医科大学对于李秉权和胡素秋很感谢,就在2019年,学校将他们夫妻二人的骨骼制作成了标本,就放到昆明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让大家看到敬畏生命!

夫妻两人捐献遗体,14年后特殊“重逢”,就算成为白骨也并肩而立 - 天天要闻

李秉权和胡素秋的感情真的做到了“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随”,玻璃橱内,是他们特殊的坟;玻璃橱外,是他们浩瀚的爱!从相识开始,他们就相爱,到了去世,他们还能用另外一种方式相遇。

情人节看到这个故事,不禁非常感动,他们是知己、朋友,还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起从事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他们两个人的感情经过了60多年从来都没有淡过。我们终其一生,想要寻觅的不过就是一个能够并肩而行的人!


#精品长文创作季#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