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深入挖掘古代安徽的文明成就,深刻揭示古代安徽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科学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对于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叶润清就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提炼总结并积极倡导、努力践行新时代徽商精神等内容建言献策。
推进安徽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省政协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入挖掘安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成就,深刻揭示古代安徽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科学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他建议,以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方向引领,以挖掘古代安徽的标志性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人民大众为目标追求,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
“第一,以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方向引领,自觉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丰厚积淀中汲取智慧启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作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立足点和导向要求。”叶润清说。
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200万年以前的人工制品,堪称亚欧地区迄今最早的人类技术创造;蚌埠双墩遗址出土7000年前大量陶器刻画符号,成为汉字起源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含山凌家滩遗址、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大量精美玉石器,展现了距今5000年前后安徽先民丰富的数学几何知识和天文历法思想;固镇垓下、蚌埠禹会村、怀宁孙家城三座古国文明时代城址,见证了安徽最早的筑城技术和城市规划理念;皖南古铜矿及相关遗存的重要发现,凸显了安徽长江流域在我国古代青铜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皋陶、管子、老子、庄子、朱熹等先贤名哲及其所阐发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徽文化、桐城派文化等地域文化,展现了古代安徽在法治、民本、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源头性和集大成性的思想文化。
“第二,以挖掘古代安徽的标志性成就为内容支撑。”他表示,深入挖掘古代安徽在科学、艺术、文化、社会、思想等不同领域的标志性成就,系统阐释安徽地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创性贡献,是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的内容支撑。
“第三,以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人民大众为目标追求。”他认为,应当统筹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各类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和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革命史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安徽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深化文旅融合,让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大众。
提炼32字新时代徽商精神
徽商与潮商、晋商并称中国三大商帮。“徽商能够创造出自唐宋至明清一千多年长盛不衰的神话,靠的是徽商精神。”叶润清表示,传承弘扬徽商优良传统,守正创新,铸就并努力践行新时代徽商精神,是安徽现代化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传承弘扬徽商优良传统作为铸就新时代徽商精神的文化根基。”他认为,徽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精神内核,是新时代徽商需要坚守的优良传统。
“以与时俱进、求是创新作为铸就新时代徽商精神的时代要求。”他表示,新时代徽商精神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契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发展理念,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故重在创新。
“提炼总结并积极倡导、努力践行新时代徽商精神。”他认为,新时代徽商精神应坚持以惠民利企、兴皖强国为目标导向,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始终以安徽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以远大目标引领企业走强走远;坚持以世界眼光、与时俱进为市场定位,紧跟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尊重市场规律,紧盯核心关键技术,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坚持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时时处处为客户着想,视诚信为企业立身之本,企业的生命;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产业引领安徽高质量发展。
叶润清建议,按照目标导向、市场定位、道德准则、品质追求四个方面,提炼概括“惠民利企、兴皖强国;世界眼光、与时俱进;客户至上、诚信为本;质量徽商、绿色低碳”32个字,作为新时代徽商精神并积极倡导,努力践行,更好发挥新时代徽商在建设安徽现代化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作用。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