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2024年01月25日20:40:39 国际 9849

1月25日上午,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后,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三场“直通两会”活动,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陈军、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回答记者提问,谈感受讲体会。


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 天天要闻

陈军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安徽“新三样”
去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过去的一年,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介绍,我省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的、建成的大科学装置总数居全国前列,“人造太阳”装置、“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取得新突破,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创新创业生态也在不断优化,新获批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数居全国第5位;“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相互赋能,科创、融创、共创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制造强省方面,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最近主流媒体一直在关注安徽的‘新三样’,去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陈军介绍,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4位,助力整个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2位,汽车“首位产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20%,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31%。


在生态强省方面,我省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入选全国“双碳”典型案例。在农业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方面,也都有很多的亮点成绩。


陈军介绍,2024年,我省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果全省共享;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力争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120万辆;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工程;“一企一策”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水平谋划一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地标式项目。


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 天天要闻

冯克金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


我省世界级“灯塔”工厂数
居全国第3位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介绍,去年我省全力以赴推进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实力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改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长三角第2位;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20%以上,居全国前列,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冯克金介绍,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2.9%、较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


而汽车“首位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实现首位贡献。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6.1%。装备制造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


我省新型工业化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据介绍,9项制造业科技攻关成果打破国外垄断,36项“三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个、并列全国第1位。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7737户、规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3.46万个;世界级“灯塔”工厂5家、居全国第3位。


效益也进一步改善。去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6%、比全国高9个百分点。“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活力进一步增强。”冯克金介绍,去年我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71户、总数达22711户,均创历史新高。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27户,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9户、居全国第8位;13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


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 天天要闻

汪学军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去年我省农民收入
人均首次突破2万元


“2023年,我省‘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和美乡村建设开启新篇章。”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介绍,2023年我省应对“烂场雨”等多重挑战,粮食总产超830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取得开门红,全省人民的“米袋子”更满了。


农民收入也跨上新台阶。“2023年全省农民收入人均首次突破2万元,达21144元,增速居全国第9位。”汪学军介绍,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更鼓了。


在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我省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创建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00多个,农民群众的“家门口”更美了。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了2024年“三农”工作,我们抓好落实,努力将‘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汪学军介绍,新的一年将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重点抓好小麦、油菜田管工作,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确保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830亿斤以上,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我省还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统筹抓好农村各项改革。汪学军介绍,将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等,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把二轮土地延包作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纵深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


我省将深入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再创建200个精品示范村、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汪学军介绍,今年我省将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80万人以上,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武鹏/文 任逸玮/摄                              ‍‍‍‍‍‍‍‍‍‍‍‍‍‍‍‍‍‍‍‍

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张建平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