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罗湖区印发了《深圳市罗湖区打造律师、会计和资产评估行业集聚楼宇十条措施》,罗湖律师行业迎来加速发展。1月22日,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罗湖区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监事长、广东微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黄德华在大会上作“完善罗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探索新时代罗湖枫桥经验”的主题发言。

在实际调研中,黄德华关注到罗湖正面临专职律师数量与罗湖人口数量不匹配;律师进社区等传统公共法律服务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存在人力和物力不足的困境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和数字化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黄德华就完善罗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三大建议。罗湖法律援助案件向罗湖律师倾斜,留住罗湖青年律师。2022年末罗湖法律援助律师仅5 人,而2022年罗湖全年法律援助案件 1066 件,大量法律援助案件需要借助专职律师办理。
目前罗湖法律援助志愿律师是面向深圳全市选拔,且设定了执业年限和办理援助案件数量等入选条件,不利罗湖律师的发展,不利青年律师的成长。建议取消罗湖律师承接法律援助案件的条件限制,罗湖法律援助案件向罗湖青年律师倾斜。
在全区各个街道设立数字调解室,探索新时代罗湖“枫桥经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数字律师(数字调解员),24小时调解矛盾纠纷,不用上门,不用预约。有效弥补传统调解室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双方见面调解的短板。同时,数字调解室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极大降低调解成本,在调解模式上可复制,可推广。
鼓励罗湖传统律师事务所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律师实现罗湖小区律师全覆盖。解决罗湖普通群众和小微企业碎片化法律需求,实现罗湖1000多个小区全覆盖,让罗湖人都请得起律师。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 通讯员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