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2024年01月23日14:55:04 国际 1526

泽连斯基简化入籍政策,上战场对抗俄罗斯,就可以加入乌克兰国籍,日后能否间接成为欧盟公民?此举将给俄罗斯构成不小的压力,普京跟还是不跟?

上战场抗俄,就可以成为乌克兰人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如果乌克兰能早点简化入籍政策,或许局面比今天就好多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宣布,他将授予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外国人乌克兰公民身份,那些拿起武器保护乌克兰的外国志愿者,以及为了乌克兰的自由而战的人,乌克兰就是他们的祖国。

泽连斯基还表示,新拟议的立法将正式承认那些拥有双重国家的乌克兰人及其后裔,但俄罗斯排除在外。相比较在炎热的非洲、中东找水喝,拥有世界粮仓和湿润气候的乌克兰,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就看难民愿不愿意成为乌克兰部队的一部分。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根据欧盟庇护局的统计,2023年欲成为欧元区公民的难民总数远超100万,仅10月份,欧盟收到的避难申请就多达12.3万份。欧盟庇护局局长尼娜·格雷戈里认为,2024年情况会进一步恶化,只因世界越来越动荡。

需要注意,能够跨越地中海进入欧盟的非洲和中东难民,多为一些青壮年,如果乌克兰能将这部分人吸纳,加以简单的战地培训,相信他们定会成为乌克兰反攻路上的催化剂。

有人或许反驳了,说难民并不傻,他们的目的地是欧元区并非乌东战场。

问题是,难民的涌入只会带给欧洲混乱、犯罪率和持续上升的社会治安支出、福利支出,他们无力决定命运。既如此,欧盟何不换个方式,让难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合法”获得乌克兰公民身份,并为日后加入欧盟做好铺垫。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反问一句:泽连斯基政府早干嘛去了?

要知道,仅凭乌克兰的努力,是无法达到驱逐俄军的目的,其应该从开战之初就转变思想,借助他国的力量成就自己。好在一切不至于太晚,只要将泽连斯基的极端思想加以包装和美化,应会勾住一些鱼饵。

犹记得,战争爆发之前,泽连斯基为了提振乌克兰的旅游业,曾大力宣传乌克兰的风俗人情,其甚至亲自当起了“红娘”,为外国优质男性进入乌克兰婚姻市场创造利好条件。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乌克兰兵源告急,欧盟得想想办法了

乌克兰是旅游大国,自然深谙游客和偷渡者的心理,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此谈几点看法吧。

其一、鉴于乌克兰接近一半的人口去了其他国家,为了保证人口结构不至于崩溃,前线有充足的兵员,适时的修改入籍政策不失为权宜之计。尽管这可能“污染”斯拉夫人种的血统,但受形势所迫,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其二、乌克兰和俄罗斯唱对手戏。

俄罗斯可简化入籍政策,乌克兰亦有样学样,考虑到难民更喜欢加入欧盟而非俄罗斯,只要欧盟在入籍问题上“开口子”,给乌克兰某些特权,估计加入乌克兰国籍的外国人将不在少数。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其三、欧盟有借助俄乌战争消除难民危机的想法。

如欧盟庇护局所言,每年上百万的难民无处安置已成为了影响欧元区稳定的重大社会隐忧。既然如此,何不将他们送到乌东前线,既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又能助力乌克兰反击得手,岂不是一举两得。

其四、乌克兰兵源告急,或已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有消息指出,顿巴斯前线出现了乌克兰年轻女兵,她们有的充当起了医务工作者,替伤员包扎伤口;有的干脆拿起了狙击枪,对掉队的俄军进行精准杀伤;有的甚至当起了无人机飞手,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各种方式迟滞俄军的进攻步伐。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然而众所周知,没有欧盟的配合,乌克兰成不了气候。

因此,欧盟必须想方设法配合泽连斯基政府,顶着被国际社会诟病的舆论压力,做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肮脏事。不过,欧盟本就是强盗的化身,对于他们而言,难民就是草芥,用难民的生命维护自己的利益应不是难事。

战争发生在俄乌之间,俄乌竟然都用他国公民的生命“填坑”,这到底讽刺了谁?现在看来,西方推崇的人权观念,不过是一出笑话,是21世纪最大的悲剧。而随着俄乌战事升级,类似的变态政策也将出现得愈发的频繁。

给普京和泽连斯基及其支持者一些建议吧:时代真的变了,早已非冷战时期。

乌克兰简化入籍政策,试图勾住一些鱼饵,就问俄罗斯跟还是不跟? - 天天要闻

斗争方须放弃“人海战术”,用机器人、无人飞机、无人装甲和无人舰艇代替人力去承担攻击任务,若非如此,只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人道灾难,让自己和对手被战争生生拖疲,拖垮。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背后博弈揭秘! - 天天要闻

背后博弈揭秘!

运20背后博弈已经展开。运20去了贝鲁特,紧接着川普就像埃及施压,中美之间的博弈从幕后慢慢的走到了台前。运20此次行动的背后可以说是中东地缘博弈的开始。别看黎巴嫩虽小,却是连接叙利亚、地中海与伊朗的枢纽,毫不夸张的说其战略价值一点不亚于叙利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5月4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5月4日20时至5日20时,福建西部、江西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地质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 天天要闻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亚太日报驻墨尔本记者 张烁周六,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感到明显由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胸痛后中断了对美国的访问,返回塞尔维亚。55 岁的武契奇周五在美国参加会议期间突然发病,他不顾美国医生的建议决定回国。武契奇的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在贝尔格莱德着陆后,武契奇立即被送进了贝尔格莱德医疗中心。入院数小时后...
外交部、国防部先后回应,喊话日本! - 天天要闻

外交部、国防部先后回应,喊话日本!

据外交部网站,2025年5月4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就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提出严正交涉,敦促日方立即停止非法侵权活动,切实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图源:外交部网站)同一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日本民用飞机...
第41次南极考察|青春风采,在海上绽放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青春风采,在海上绽放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目前正在返航途中,船上的青年考察队员们在甲板、轮机、实验室等岗位上拼搏奉献,持续为极地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5月4日,“雪龙2”号大副祝鹏涛在驾驶台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