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月3号,美国携手英国、日本、德国等12个盟国,以联合声明的方式向也门胡塞武装下达了“最后通牒”。声明中明确警告胡塞武装,如果不停止袭击途经红海水域的商船,胡塞武装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依照美国以往的行事风格,所谓的“后果”其实就是军事打击,而戏剧性的一幕就诞生于此。
据美联社发布的报道称,当美西方向胡塞武装下达了最后通牒的几个小时后,胡塞武装在4号当天动用武装无人快艇冲向美军部署在红海的军舰,以及一艘受到美军护送的商船。根据美军对外通报消息,胡塞武装的无人快艇在距离军舰和商船“数英里”的位置爆炸,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但对于胡塞武装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强硬回应,已经发出了明确警告的美军却拒绝透露会对此采取何种军事行动,这一表现同美军平日里的作风大相径庭。可如果对此事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无论是美国还是胡塞武装,如今都踩在了红线边缘却没有越界。
一方面,胡塞武装使用无人快艇发动突袭,却在即将靠近目标时爆炸,既展示了实力,又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而另一方面,美国虽然已经公开放话,但由于袭击是半途而废,这就给了美军极大的回旋空间。同时这也反应出,今天的胡塞武装已经不能被单纯视作一群热血上头的地方势力,他们深谙何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且还能在危机四伏的中东争取到立足之地,胡塞武装高层的政治成熟度可见一斑。
但灵活的政治艺术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残酷的现实,胡塞武装之所以要在红海掀起风浪,其根源还是在于巴以问题没能得到公平有效的解决。而美国一边喊着“支持两国方案”,一边又在持续不断地向以色列输送武器弹药和金钱援助,进一步加剧了加沙民众的苦难,同时也让和平解决巴以问题变得遥遥无期。因此不只是胡塞武装,包括真主党这些地方武装,都纷纷参与到本轮巴以冲突,以实际行动抗击以色列政府对加沙民众的迫害。
这意味着美军即便能够从海上打击到胡塞武装,也无法在地面战中遏制其他武装势力打击以色列。站在这个基础上去看待美西方13国下达的“最后通牒”,更像是一场临时炮制的作秀,以此来彰显西方对以色列的“鼎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加沙肆虐了两个多月的以色列军队,目前已经有部分人员和装备撤离加沙,而内塔尼亚胡政府对外宣传口径,也开始从“彻底消灭哈马斯”转向“呼吁加沙民众自愿离开”。
虽然以色列想要霸占加沙的企图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国际社会给以色列政府施加的压力,还有以军在加沙城遭遇的一次次失利,终于迫使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加保守的做法来达成目的。
由此可见,红海航行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最终还是取决于本轮巴以冲突的走向。只不过,以色列一天不肯放弃对加沙的觊觎,就算签署再多的停火协议,也只不过是为下一场冲突做事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