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湖北夫妻抛下5岁女儿吴家雨,双双自尽。谁知,23年后,女儿长大竟刨开父母的坟,乡亲纷纷斥责女孩不孝。女儿哭着对乡亲说:“我只想完成爸妈的心愿!”
1992年,一天夜里,5岁的吴家雨正偎在妈妈怀里,紧紧抱着妈妈不愿松手。
记忆中,爸爸妈妈总是外出,难得见到他们。
突然,爸爸猛地闯了进来,把吴家雨从妈妈怀里拉了出来。用被子把她紧紧裹住,推到墙角,嘱咐道:“囡囡,千万别出来!”
吴家雨从被子缝隙里偷偷看去,见爸妈并排的站在一起,泪流满面。爸爸点燃火柴,还没等吴家雨看清,“嘭”的一声巨响,刺眼的火光刺痛了她的双眼,再睁眼时,眼前只剩一片瓦砾。
好半天,吴家雨才反应过来,哭着从被子里爬出来,大声哭喊着:“爸爸,妈妈……”
看着倒在血泊中,一动不动的爸爸妈妈,吴家雨一下哭晕了过去。
这一天,5岁的吴家雨成了孤儿。

此后,吴家雨便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都说,没有父母的孩子像根草,失去父母的吴家雨,常被小伙伴们称为“野孩子”、“没人要”。
备受欺凌的吴家雨一直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会不要自己?她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躲在被子里哭。
直到9岁那年,在外受到欺负的吴家雨,哭着跑回家,大声质问奶奶:“为什幺爸爸妈妈不要我,他们去哪了!'
看着哭的鼻涕眼泪一把,气喘吁吁的孙女,奶奶擦着眼泪,转身从屋里,拿出封存已久的小木箱。
她含泪递给吴家雨说:“孩子,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你看后就明白了,不是他们不要你。“
吴家雨艰难地打开箱盖,里面是一本陈旧的日记本。
她颤抖地打开日记,见上面写着:“燚儿,你今天吃了吗?妈妈一时一刻都忘不了你……”
吴家雨懵了,“燚儿”是谁?
这个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妈妈记录的是这个叫燚儿的,却不是自己?
一连串的疑问,在吴家雨心中冒出,她抬头看向奶奶。
奶奶拉她入怀,流着眼泪才揭开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没想到,由此也改变了吴家雨的一生。

原来,吴家雨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吴家燚
1990年,吴家雨的母亲为了赚钱养家,只身去了山西打工。
父亲留在家里照顾3岁的吴家雨和2岁的儿子吴家燚。
那一年,农闲时分,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去山西看望妻子。
哪料,途径武汉时,父亲的钱包被偷走。身无分文的父亲,找了一家小旅店做零工,想挣够路费再说。
在旅店里,认识一个同乡,一来二往便熟识起来。
没想到,就是这个同乡,让他们的生活跌入谷底,改写了全家的命运。
这天,父亲出去找活,便托这同乡照看2个孩子。
谁知,父亲回来后,却只看到女儿吴家雨,儿子吴家焱却不在房中。
他当即感到不对劲,赶紧跑上街到处寻找,却再没看到那个同乡和儿子的身影。
父亲这才意识到,那个所谓的老乡,竟是人贩子,连姓名都是假的。他接近自己的目的是,早已盯上自己的儿子。
父亲哭着打电话,告诉妻子这个不幸的消息。
妻子立马辞去工作,匆匆回来与丈夫一起寻找儿子。
他们跑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做好标识。每天记录寻找儿子的过程,以及对儿子的思念。
然而,2年过去,儿子没任何音信,夫妻俩从失望到绝望。
妻子只有在日记中,倾诉对儿子的思念。她写道:“儿子,妈妈好想你,千万不要忘记妈妈,你在哪儿呀......"

1992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绝望,夫妻俩无法释怀丢失儿子的痛苦,选择双双自尽。
看着父母寻找弟弟的日记,吴家雨发誓,要完成父母的愿望,找回弟弟。
谁知,23年后,已长大的吴家雨,听说可以把父母的DNA提取出来比对,这样更容易找到弟弟。
于是,她委托当地公安法医,开棺提取父母的DNA信息。
乡亲纷纷斥责她不孝,父母去世几十年,竟然要挖坟开棺,那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吴家雨哭着对乡亲们说:“我只想完成爸妈的心愿,把弟弟找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在央视公益寻亲栏目《等着你》的帮助下,终于找回失散25年的弟弟吴家燚。

在栏目现场,姐弟俩相拥而泣,久久不愿放开。
弟弟吴家燚说:“感谢姐姐一直没放弃我......"
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姐弟俩上完节目后,私下对照了日期,竟发现吴家雨,为父母开棺的2天后,吴家燚竟在同一天,把自己的血样,录入了被拐儿童的登记系统。
如今,弟弟在被拐的地方福建,早已成家立业,生活的很好。
一母同胞姐弟终于重逢,这期间,父母因失去儿子而内疚自尽。
姐姐失去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个中凄苦只有当事人才能体味。
姐姐坚持寻找弟弟,甚至,不惜背上不孝骂名,开棺验证DNA。

这一切,就是为了能找到弟弟,让父母在九泉之下安息。
而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是那个人人痛恨的人贩子。
为了更多家庭,加大对人贩子的打击和处罚力度,还社会一片祥和。
姐弟终于在《等着你》相见,同时感谢那些热心人、志愿者和节目组的人,帮姐弟圆梦,让父母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