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6日讯 今天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为开展好全市应急联防救援站建设,济南市应急部门全力夯实街镇风险防控基石,筑牢基层应急管理防线,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动介绍,近年来,济南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 “小场景、大治理”,创新推进街镇层级应急联防救援站建设,着力破解监管基数大、监管要求高、救援任务重、基层力量薄弱等难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济南实际的基层应急管理新路子。

分类施策、多元投入。将应急联防救援站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优化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建站。对公共服务场所、老旧小区、开放式小区应急联防救援站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建设模式,通过市级财政奖补、本级财政保障,发挥引领作用;对公益性、服务性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联防救援站建设,主要采取“政府+市场”建设模式,以市场投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
办站合一、实体运行。街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与应急联防救援站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办站合一、合署办公”模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辖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现监管执法一体化、应急救援一体化、防灾减灾一体化、宣传教育一体化。街镇应急办负责应急联防救援站日常管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和督导考核,提升了应急工作统筹效能。
聚合力量、联防联控。利用应急联防救援站贴近群众、贴近一线的优势,发挥基层应急力量联防联动的“枢纽”功能,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救援力量、物业安保公司、志愿者等应急力量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安全巡查,联合举办安全教育,联合组织应急演练,联合参加应急处置,集聚“防”的要素,增强“控”的合力,把防控力量延伸到基层一线、拓展到群众身边,构建起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联合群众的群防群治应急管理体系。
一站多能、共建共享。坚持“一场多用、一站多能”原则,盘活现有资源,实现效益“倍增”。比如,钢城区艾山街道探索应急办、应急联防救援站、执法办案站、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四站合一”,并协调社会公益救援力量入驻站点;钢城区颜庄街道、里辛街道推行应急联防救援站与消防救援队同址办公、共同值守、同步处置、协同检查“四位一体”运行模式,实现人员共训、信息共通、场所共建、物资共用、装备共享,为“多站合一”推进全市乃至全省应急联防救援站建设提供了样板。
闪电新闻记者 董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