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校园内外安全管理,全面强化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筑牢校园安全屏障,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安全环境。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班老边境派出所与班老乡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就护校安园工作探索建立了“十项工作机制”,全面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工作。

建立“警、校、家”护学模式
提升护校安园工作效能
班老乡共有6所学校,分布面广且距离相隔较远,学生上学、放学期间人员、交通拥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但派出所警力有限,难以兼顾周全,为此,班老边境派出所推动班老乡中心校安排轮值教师及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护学岗”工作,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有序。

参与“护学岗人员主要在上学、放学期间,开展维持秩序及人员交通疏导等工作。本学期除轮值教师外共有98名家长志愿者参与护学岗,“警、校、家”护学岗机制建立以来,累计投入警力200余人次以及教师、家长1200余人次开展护学护校工作。三方共同参与解决了派出所警力不足、兼顾不到位的问题,有效提升了高峰时段、重要节点学校周边安全秩序。


健全校园安全保卫机制
全面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在学校建立校园警务室,完善校园内部保卫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力量日常培训,先后组织保安、骨干教师开展警械器材使用,防暴力袭击、应急处置、消防安全以及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系统应用培训共10场次,参训人数达120人次,有力提升学校保卫力量综合素质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同时,每月对学校安防设施进行检查,对校园周边清理整治,今年来,先后会同职能部门清理整治规范经营活动5场次,整改问题12个,校园周边秩序得到较好提升。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抓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
常态化开展校园普法宣传,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推动6民社区民警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要点,利用开学、放假及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校师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今年累计开展校园普法23场次,受教育师生1800余人次。建立学生每周学法制度,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群体常见的打赏主播、游戏充值、交通违法、校园欺凌等情况开展提示教育,辖区学生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困难学生群体关心帮扶
爱心助力护苗成长
持续加强困难学生关心帮扶,学校定期将困难学生信息推送派出所,由派出所民警进行“一对一”帮扶或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为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先后对辖区43名困难学生进行了资助和结对帮扶,累计捐资5万余元,并捐赠了大批书籍、文具、爱心水杯等学习生活用品。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警校双方通力协作,派出所积极协助学校对辍学在家人员以及厌学、旷课严重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积极做好走访及劝学工作。今年共联合开展走访7次,成功劝返3名学生回校就读。


十项工作机制
01
“警、校、家”联学护学机制
0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抄告机制
0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机制
04
校园安全联合检查机制
05
校园安保力量培训机制
06
学生联合教育管理机制
07
控辍保学协作机制
08
困难学生关心帮扶机制
09
校园周边安全联合整治机制
10
校园警务室运行机制
来源:临沧边境管理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