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2023年11月06日21:46:09 国际 138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文|暗里着迷

编辑|t


东南亚,一个让很多人感到熟悉却陌生的地区。

说熟悉,是因为这个地方离我们很近,有着大量的华人聚集。

说陌生,是因为除了越南,这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与我们不同。

为什么数千年下来,这个地区没有像东亚一样完全融入中国文化圈呢

为什么印度文化会成为这里的主流呢?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复兴之地东南亚

东南亚从地理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东南半岛,一个是马来群岛

东南半岛上的国家有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柬埔寨,马来群岛则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这个地区给人一种杂乱、破碎之感,宗教方面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三教鼎立,民族方面有缅族泰族京族高棉族马来族爪哇族、巽他族、孟族、华人等。

总而言之,这里既没有一个地缘上的中心板块,也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只能被动的成为外来思潮的承载之地。

东南亚作为东西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其战略地位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尤其对于走在复兴路上的中国而言,这个地方更是重中之重,是我们必须拿下的基本盘。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个世界性大国都是有自己的基本盘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后花园。

比如美洲之于美国,东南亚之于中国。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动用武力,更不是学西方那样搞殖民。

现代社会自然有现代的规则和玩法,首先要保证的是排除其他大国在这片区域的影响力

至少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内部进行协调和处理,不需要其他大国的干涉,更不需要所谓国际法庭的仲裁。

通过经济的深度捆绑和融合,实现中国—东南亚命运共同体。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重点,而是要探讨一下为什么这片极具战略意义的地区没有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

为什么古代的印度能捷足先登,主导这片地区的文化和宗教?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东南亚的印度化

在公元三世纪左右,佛教开始传入东南亚。

古印度的传教活动之所以这么顺利,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和东南亚都处在同一个维度区间。

两者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生活方式非常相似,自然也就很容易接受这样一个宗教了

另外多提一点,这里的古印度是一个地理名称,包括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等国。

这里的物资资源非常丰富,气候潮湿、闷热。

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很散漫。

毕竟,没有一个人会喜欢在高温之下进行体力劳动,更何况生活在这里的人即使不从事耕种,也能从大自然的馈赠中填饱肚子。

这也是为何近代以前,南半球的人几乎都过着相对原始生活的原因所在。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东南亚的丛林生活)


相信生活在这里的人,应该非常感激空调的出现。

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重塑了他们的社会形态。

而在此之前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他们这样散漫的生活方式,也很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明

不可避免地就会成为周边强国的价值输出之地,天然就带着强烈的依附性。

而相似的纬度和生活方式,也让古印度能够捷足先登,向这个地区输送自己文化和宗教。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两者之间相对便捷的交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这里的交通条件比中国和东南亚之间更便捷呢?

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因为季风带来的影响。

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

夏季的时候,南亚次大陆的人可以趁着西南季风到达东南亚,到了冬季,东南亚的人又可以趁着东北季风来到印度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如此便捷的海路条件,让双方的交流变得非常频繁。

便捷的交通加上相似的生活方式,让古印度成了东南亚技术、思想、文化、宗教的输入者。

那么,在数千年的历史里,为什么相邻的中国文化没有在这个地区取得重大突破呢?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南洋与中越之间

我们的世界观是在周朝时期完善的。

周人提出的“王者无外”和“华夷之辩”基本确定了我们独特的文明形态。

“王者无外”指的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华夷之辩”则是中国居于文明的中心,处于文明中心之外的便是蛮夷。

既然天下都属于天子,那么蛮夷自然也是臣民。

基于这样的世界观,便有了“内外服制度”和之后的“朝贡体系”。

周边的蛮夷们在长时间的相处中,自然也会接受华夏的礼仪文化,并希望融入其中。

简要来说,这便是华夏文明的扩张方式。

相比与宗教的扩张,这样的方式无疑显得效率低下。

当然,好处便是通过这种方式消化的土地,都会成为我们文明的核心区,内在的生命力会远远超过采用宗教扩张的文明

那为什么秦代时,中国就统治了越南,但之后两千多年里都没有消化这片土地呢?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中国的核心区集中在北方。

宋朝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再到清朝完成改土归流后,才真正意义上将整个南方化为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区

所以就更不用说地形更为复杂的越南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之后的历史里越南和朝鲜一样,都以“藩属国”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有着越南相阻,中华文化也很难从陆路上深入影响到中南半岛

那么有没有可能以越南为中转站,影响中南半岛呢?

这同样很难,一来是东南半岛的地形阻隔,二来是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都阻碍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既然陆路不行,走海路怎么样呢?

我们都熟知郑和七下西洋的伟业,受益于宋朝在航海技术的积累和元朝带来的全球化视野,明朝开启了中国人史无前例的大航海时代

从东南亚到南亚再到非洲,明朝的影响力达至鼎盛,并由此构建起了一套辐射亚洲的“朝贡贸易体系”。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 天天要闻


但很可惜,自郑和去世后,这样的航海事业就终止了。

虽然此后的时间里,民间的走私行为依然活跃,但没有官方的支持,这些影响也只停留在商业层面。

并且,基于长久以来形成的世界观,中国人也本能排斥着向海外移民

毕竟与“再造中华”的伟业相比,皇帝和百官们更担心的是“尾大不掉”的问题。

直到近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洞开了中国的国门,来自人口的压力和外界思潮的洗礼,大量的中国人才开始主动或被动的移民东南亚。

为了融入当地,移民群体往往会主动弱化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属性,选择接受当地的文化和宗教。

直到现代中国的复兴,我们才看到越来越多的当地华人开始重视起这个身份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