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全称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二战时曾被德国占领,近代沦为法国殖民地,自1946年独立建国以来,这个位于东西方交汇处的国家便因其丰富多样的历史而备受瞩目。然而,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也成为了战火纷飞的悲剧之地。
鸟瞰叙利亚大马士革城市
在叙利亚这片广袤的土地,总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含戈兰高地),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英勇与悲壮的故事。2100万热情的叙利亚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尽管战争如影随行,但这里的人们每一天都憧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大马士革市大清真寺
叙利亚由13个省份和大马士革市组成,每个省份都拥有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大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更是成为了叙利亚人民心中的精神象征。
战争前的大马士革市
战争前叙利城市亚街道
战争前大马士革市街道
环顾四周,叙利亚与五个陆上邻国相互依存。北边与土耳其接壤,东边与伊拉克交界,南边与约旦毗连,西南则与黎巴嫩和以色列相邻。这些国家不仅在地理上形成了叙利亚的邻里,更在历史和文化上为叙利亚注入了丰富多元的元素。
而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叙利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作为阿拉伯国家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石油为叙利亚的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祸。
叙利亚丰富石油资源已开发的矿井
叙利亚的石油储量约25亿桶,而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则高达115亿桶,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没有给这些中东国家带来国民的实惠,反而带来了战争和灾难。在战前,叙利亚的总人口约为2100万,然而现在超过一半的人口离开了家园,或流落叙利亚境内,或成为难民在国外漂泊。至今约有69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在那里艰难度日。
叙利亚-阿帕米亚-见证古老历史的遗迹
2013年战争爆发前叙利亚街道
从历史上来看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复杂程度就堪称一部史诗级的巨著,其中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宗教信仰的冲突。自美国在二战后支持以色列强行空降于此,吞并夺取大部分黎巴嫩土地,进一步扩张其在此地区的势力以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自从工业革命起石油资源被发掘利用之后,使得其中东各国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内战期间国土缩水,戈兰高地被以色列占领,土耳其占领北方,库尔德占据东北,美军势力后来转移到了东北地区
在叙利亚的北边,有一个与欧洲大陆直接相连的土耳其。虽然其领土的90%都在亚洲大陆上,但土耳其内心却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亚洲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横跨东西方,土耳其得以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游刃有余,近些年来土耳其领导人埃尔多安更加是一心想要恢复几世纪前奥斯曼帝国横跨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至高荣耀,野心勃勃地想要成为中东地区一方霸主。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然而,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利益介入之后,土耳其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美国时而打压、时而扶持,试图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而土耳其则多次借口打击库尔德武装,直接越过边界占领叙利亚的领土,还盘踞边境叙利亚北部边境城市,对叙利亚政府的谴责与抗议置之不理。
1878年前的奥斯曼帝国
面对这种局面,叙利亚政府军虽然疲于应对反对派,但也只能忍气吞声,无法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遏制土耳其的侵略。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使得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空降建国在原有的阿拉伯人领土上,依靠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对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一直采取无视的态度,入侵叙利亚领土领空打击所谓的“恐怖分子”更是家常便饭。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还严重威胁了地区和平与稳定。至今以色列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长达56年,但以色列官方却不敢宣布吞并。以色列的战斗机轰炸大队经常性入侵叙利亚领土领空,对“恐怖分子”进行定点打击,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叙利亚人民的残忍伤害,也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公然挑战。
以色列实际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56年之久
放眼望去,叙利亚周边被美军的势力范围所包围,这使得石油利益成为了吸引美国资本家的诱饵。就像一只盯着肥肉的苍蝇,美军似乎无法摆脱对叙利亚石油利益的垂涎。这种行为不仅对叙利亚造成了经济上的困扰,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曾经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伊拉克,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国家。然而,由于美国的反恐入侵和萨达姆权力的被去除,伊拉克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伊拉克已经成为了一个贫穷和落后的国家,许多人生活在贫困和失业中。
划破长空的导弹从叙利亚城市上空飞过
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伊拉克本身,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伊拉克的衰落对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对全球的能源市场产生了影响。
叙利亚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因此该地区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产业也相对发达。经过十多年的美军支持的反对势力的肆虐,结局很明显合法的叙利亚政府对东北部的油田资源失去了控制。
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的摧残,叙利亚内战期间的产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影响。自2015年起,美国以反恐为幌子,公然入侵叙利亚,霸占了东北部的代尔祖尔省部分地区。他们在那里围绕着宝贵的油气田资源建立了数个军事基地,有计划地疯狂掠夺叙利亚的石油资源。
2022年10月4日央视新闻报道
据俄罗斯方面报道,美国一直在叙利亚东北部地区盗取大量自然资源,包括叙哈塞克省、拉卡省和代尔祖尔省。在这些地区,美国每月盗采的原油高达300万桶。据阿拉伯媒体报道,美国通过私营军事公司的雇佣兵或美军士兵押运的油罐车将叙利亚的石油运出国境,并在伊拉克进行销售。每桶石油的价格在35至40美元之间,每个月因此获利超过3000万美元。
目前叙利亚政权失去了大约80%的叙利亚油井的控制权,这些油井即使美国撤了,一部分被交给了库尔德武装力量,但大部分都是在华盛顿政府的控制之下运营。
美军武力护送偷运石油车队
伊拉克在叙利亚的东部,美军搞垮萨达姆政权后,建立了所谓民主伊拉克政府,虽然美军主力部队已从伊撤出,但其已基本通过各种手段间接或直接控制了伊拉克的经济命脉:石油。
美国的长远计划是着手在此地铺设一条油气输送管道。这条管道从伊拉克出发,穿越叙利亚东北部地区,再通过土耳其直接输送到欧洲。美国试图以此途径垄断欧洲庞大的能源消耗市场。这种行为无异于在叙利亚人民和欧洲人民之间点燃了一根导火索,无疑会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也将严重威胁到欧洲的能源安全。
在叙利亚东北部,两大势力盘踞于此,库尔德武装和阿拉伯部族都是美国的盟友,他们共同挑战着叙利亚政府的权威。自2017年那次流产的军事政变以来,美国改变战略方向,转为扶持他们以分裂叙利亚为核心。美国在此建立军事培训学校、培养军事人员、并提供大量武器装备,还装备了不少重型武器,使这些反对势力形成了一股与叙利亚正规军可相匹敌的力量。
战乱迫使叙利亚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四处逃难,躲避战争
然而,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差异像两道鸿沟,横亘在两大部族之间,难以逾越美。国对他们的援助有所偏颇,这就好比在原本就繁复的局势中再搅拌一把泥沙,使得双方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不断地爆发军事冲突。
尽管美国在此地区是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尽管他们表面上在调停冲突,但实际上却是在背后冷眼旁观,仿佛是一个冷酷的局外人,任由双方的冲突愈演愈烈。
除了驻扎于此美国军队疯狂盗掘叙石油资源以外,美国的国内的军火商们更是串通基地指挥官们,他们明里暗地里大肆售卖武器装备、肆意挑起地区争斗。他们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给美国在这个地区长期驻兵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美军盗掘叙利亚石油资源
然而,叙利亚已经爆发了十多年的内战,全国遍布废墟和伤痕累累,民众生活艰苦,缺衣少食。受内战的影响,农作物产量也不高。2022年6月份叙利亚媒体还有图有真相地曝光了美国非法基地里的美军将从叙利亚掠夺来的小麦等粮食运往伊拉克的事实。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故意在此地区制造混乱,以便其从中获取石油与军火销售利益。
战争让曾经繁荣的叙利亚成了一片废墟
尽管地缘政治的纷争如同乱麻一般纠缠不清,叙利亚人民在巴沙尔总统的引领下,经历了宛如地狱般的磨难。在历经十多年的战争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一片废墟,曾经的美好生活被战争摧毁,人民流离失所,痛苦挣扎。
逃难中的叙利亚儿童失去学习机会成为战争直接受害者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叙利亚人民饱受痛苦和磨难。无数房屋被摧毁,街道充满废墟,曾经热闹的城市变得凄凉荒芜。然而,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叙利亚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流浪的叙利亚儿童
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叙利亚人民并未彻底放弃希望。他们在总统巴沙尔的引领下,正竭尽全力重建家园,重塑繁荣。
为了重建家园,叙利亚人民积极参与各种重建项目。他们携手清理废墟,修建道路,重建学校和医院。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孩子们重新回到学校,医疗设施逐渐完善,人们重拾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尽管生活充满苦难,叙利亚人们依旧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期望
出生就处在战争废墟中的叙利亚儿童
还记得那个3岁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土耳其海滩遇难的照片刺痛了全世界公众的心
叙利亚东北部的石油产业仍然是其国内经济的顶梁柱,这一地位并未因战火和政治动荡而改变。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个重要的产业,叙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设施安全、吸引外资以及推动更多石油化工项目的开展。
与此同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在支持石油产业的项目上倾注力量,以贷款、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方式为其发展保驾护航。而近年来,中国也在叙利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这个国家的石油产业发展建设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中叙于9月22日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定
除了努力重建家园,发展经济以外,叙利亚人民还积极与周边国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在这场历经十多年的战争中,叙利亚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难。他们深知,地缘政治纷争只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因此,在巴沙尔总统的领导下,叙利亚人民积极参与国际和平对话,努力协调各方利益,为解决地区争端贡献力量。他们并未向命运低头,他们正积极团结发展中国家,寻求和平解决争端,努力重建美好家园。这个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与挑战,但叙利亚人民的信念坚定、勇往直前,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将永远不会被磨灭。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非用于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