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组内阁后,岸田文雄再度强硬表态,要求中国解除禁令,打开大门进口日本水产,不到24小时,中方的反击就来了。日本内阁改组释放什么信号?对岸田文雄的表态,中方又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当地时间9月13日,日本内阁府全体辞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接受了请求。当天晚上,新一届内阁调整完毕,成员正式亮相,并举行了首次内阁会议,这意味着岸田文雄正式完成了内阁改组。虽然这次人事调整看起来动静很大,但实际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多个重要职位并未出现人员变动,比如内阁官房长官、财务大臣、经济产业大臣等。
其中,本来被外界普遍看好,留任可能性极大的外务大臣林芳正,最终被上川阳子替换。上川阳子此前曾3次担任日本法务大臣,政治经验丰富。不管是上川阳子还是林芳正,都同属于岸田文雄派系,因此,这次日本外务大臣的人事变动,说明岸田文雄既想表现出内阁的“新风貌”,又想保持外交政策的稳定性。
此外,岸田文雄改组内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为2024年自民党总裁选举铺路。虽然这次内阁改组被批评“雷声大、雨点小”,但在岸田文雄看来,维持政局稳定更为重要,这可能会提升他在自民党内的支持率,对岸田文雄准备全力聚焦2024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他公开对华喊话,态度强硬。他表示,将继续要求中方“立即撤销禁令”。也就是说,岸田文雄要求中方打开大门,继续进口日本水产品。而新上任的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也公开表示将继续敦促中方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据悉,由于岸田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导致日本国内反对声四起,尤其是生计被严重冲击的渔业从业人员,更是多次举行集会,要求岸田文雄给他们一个交代。甚至有渔民发起集体诉讼,将日本政府告上法庭。要想平息民众的愤怒情绪,为接下来的选举挽回民意,岸田文雄必须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在内阁改组后,他再度公开对华秀强硬,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就在岸田要求中方解除水产禁令后,不到24小时,中方就展开反制。当地时间1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联合国火力全开,谴责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人权。
陈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政府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放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备受国际社会质疑,严重侵犯太平洋沿岸国家乃至全球人民的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他还呼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重点关注此事,并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排海行为。
陈旭的表态亮明了中国态度。日本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放,是自私自利、极不负责任的行径,不仅对周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还将全球人民拉下水。为此,在日本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的当天,中方的反应也十分迅速,通过多种渠道要求日本立即停止排海,并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这些措施,是基于中方保护本国正当利益作出的,是完全合理合法、正当且必要的。但日方不仅拒不认错,反而指责中方小题大做、反应过度,要求中方“立即撤销禁令”,这种无视中方正当利益,还倒打一耙的举动,对中日关系形成负面影响。中日就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多次展开博弈,两国关系遭到冲击,这完全是由日方导致的。不管日方怎么狡辩,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