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离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2023年08月07日20:30:19 国际 5412

台头镇里没了往常的烟火气,却多了些紧凑的劳作声。那是运沙石的货车进村的声音,是挖掘机搬运钢筋的声音,是官兵们用铁锹铲土的声音,还有那断断续续的流水声……

3300余名武警官兵、静海区508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突击队以及应急、供电、属地机关等多个部门在内的5000多名“守堤人”,与42台挖掘机、推土机,83台运输车一起,争分夺秒地奋战在大堤加高加固一线。

致敬!离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闻

95后战士:看到水的第一想法是挡住它

8月7日,依然是阴天,灰蒙蒙的天空像是一张不高兴的脸,此时的大清河像是这张脸上的情绪,不安分,蠢蠢欲动。站在台头镇清北围埝上,眼前汪洋一片,以往熟悉的道路,只能看到树木和水中露出的屋顶,一只没来得及撤离的公鸡站在屋顶上。

这是李红进第一次参与抗洪救灾。但早在入伍前,出生于云南红河州的他便亲历过山洪和滑坡,他的脑海中存留着的深刻记忆就包括:老家灾情严重,很多解放军官兵到了现场,他和家人得到了救助。

致敬!离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闻

“我的家乡自然灾害比较多,我看到并经历了好几次,所以我知道洪水的可怕。”李红进说,跟着部队来抗洪抢险,一下车看到水的时候,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大家要同心协力来对抗洪水,而不是害怕它。

李红进所在的中队接到的任务是在北堤200米的堤段上垒沙袋,将堤坝和围埝整体高度提升到7米。一双接着一双的手将刚装好的沙石袋传到堤边。“累了就歇一分钟,肩膀酸了,就左右肩膀来回扛。”李红进说。

“村民看到我们如同看到了主心骨一样,也让我深感使命重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责任。”李红进说,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官兵负责大清河南北堤共计4公里的加固加高任务。南堤2.5公里,部署了900多兵力,北堤1.5公里,部署了700多兵力。

截至8月7日上午11点,台头镇按照标高7米要求,对大清河北堤以及围埝薄弱段共计5.5公里的施工已经圆满完成,大清河南堤加固工程也已经基本完成。李红进所在的部队还将继续固守在静海区,等待下一步指令,直到整个防汛任务圆满完成。

确保一线抗洪物资到位

在曾田荣的办公室里,洗了两天的衣服仍旧没干,办公桌上放着没有吃完的桶装方便面。他是静海区应急管理局灾害救援协调科科长,是一线抗洪的后勤“大管家”。

虽然防汛救灾物资接收调配工作组没有在抢险救灾最前线,但是大家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基本上每天工作到深夜,最紧张时到凌晨三点多才能休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强调个人困难。“我们现在都是24小时随时投入工作。”曾田荣说,大家已经10天没有回过家了。

致敬!离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闻

物资调度协调工作需要细心、耐心,曾田荣对每一件物资都做到分类清晰、摆放整齐,对每一个数据都仔细核对,做到一日一结,准确无误,为调拨救灾物资提供详实的依据。“考虑到基层现阶段工作的实际困难,我们也灵活调整调拨方案,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

有时一线物资的调度比较紧急。有一天凌晨3点,曾田荣接到任务,因为堤坝加高需要新的物资调度。“ 我根据构图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通过测算后,确定需要的物资数量,来申请救灾物资。”曾田荣说,物资调拨过来以后,根据各个点位的需求,再分别把物资发放下去。如果区域内的物资不够,还需紧急向天津市应急管理局申请。

后勤工作琐碎复杂,要沟通协调的事情特别多,曾田荣一天接打了上百个电话,本来就不好的嗓子,现在更是沙哑的不行。“我们必须及时协调处理抢险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防汛救灾工作有序进行。”曾田荣说。

替大家守好家

戴上草帽,扛起铁锹,早上7点,和留守村民一道,张劲开始了一天的巡堤工作。一路走,一路敲,不时拨开草丛,仔细查看有无渗漏。从大清河台头镇段北堤上巡查下来,张劲还要到附近的胡同里“转圈”。看看沿途路过的村民大门上的封条是否给撕开。

距离大清河仅“一步之遥”的民生村,共有1028户、3200余人。张劲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这几天,他和留守小队把村子划分成5块区域,每个人负责一块,每天不间断地在各自的“圈里”开展巡查。

“我们留守的最大任务就是看看大堤是否安全,看看有没有老百姓仍在村里逗留。”张劲说,他们平均每个村都有十几名村镇两级工作人员留守,帮助村民看家,拿取重要的物品,查看退水的情况。

致敬!离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闻

“转移的时候,村民们能随身带走的东西有限,很多人都需要回家取点生活必需品。但是防汛不讲情面,他们不能进来,但是我们可以帮他们送到卡口。只要不违反规定,能帮的就多帮一把,为他们保驾护航。”张劲说,连续作战大家很辛苦,但越到关键时刻越不能松懈,否则前功尽弃,这次抗洪只能胜不能败。

致敬!离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闻

这场抗洪,是一个全维度的“协同”,村民转移、官兵抢险、队员巡堤、后勤保障……正在记者采访时,天空中飞过两架无人机,这是天津消防和蓝天救援队通过无人机巡查正在进行河道及村庄、道路监测。一切,都是为了全面守护大清河。

(津云新闻记者 郭强 摄影记者 刘乃文)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