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美国主导的北约峰会,再度成为“反俄”、“反华”阵营的“密谋会”。根据观察者网报道。立陶宛当地时间7月12日,2023年北约领导人峰会在维尔纽斯正式闭幕。期间,“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公报”正式公布,其涉及的内容包括俄乌冲突、北约成员国提升军费比例,以及巴尔干半岛、伊朗等众多地缘政治热点话题。令人讽刺的是,北约在峰会期间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中俄两国,冷战思维昭然若揭。
首先来说,俄乌冲突是此次峰会的重点议题。北约各成员国除了在援助乌克兰等内容上达成一致之外,还重点讨论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话题。对此,北约内部产生了不小的分歧。此前,泽连斯基就因为北约的支持度不够,在社交平台公开给予抨击,这引起了美国等很多成员国的不满。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乌克兰在战后多久可以加入北约,对于这个话题,美国总统拜登甚至以一种戏谑式的态度回答,表示只需要1小时20分钟,敷衍态度可见一斑。
最终,在本次峰会上,乌克兰期盼已久的入约“时间表”也没有被敲定。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就目前北约内部的反对声音来说,之所以一些成员国不愿意接纳乌克兰,就是不希望彻底激怒俄罗斯,从而直接引发北约和俄罗斯的正面对抗。此前,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公开发言中就明确指出,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将“非常危险”。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源源不断地支援乌克兰,这已经让俄罗斯的忍耐度到达了极限。如果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俄罗斯将无路可退,必然要向北约各国讨说法。因此,这一条红线,包括美国在内北约各国目前都不敢轻易逾越。
除了俄罗斯之外,中国也成为此次峰会中的高频关键词。在发表的公报中,北约再度老调重提,大谈“安全利益”这个话题,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角度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需要注意的是,北约将和中国相关的内容写入公报,并不是纯粹的炒作,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因为北约公报就代表了北约在新一阶段的行动方向和路线。其中,公报中提到的一系列“防御方向”,实则就是北约未来进攻扩张的方向。因此,此次峰会,也进一步明确了北约将把中国作为头号竞争对手。未来,一系列计划部署都将围绕“和中国对抗竞争”这个核心目标推进。
尤其是在具体事务方面,此次峰会期间,北约再度干涉我国内政,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与此同时,“北约扩军”计划也迈出了关键一步。按照计划,北约准备在日本设立“东京办事处”,企图进一步将日本绑上“北约战车”,从而为未来在亚太地区打压围堵中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不过,这个阴毒的计划却因为法国的反对而搁浅。
根据路透社、法新社的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于北约设立“东京办事处”明确表示反对,他直接从北约的章程定义进行了有力反驳。的确,北约的聚焦点本来就是北大西洋地区,日本所在的印太地区并不在北大西洋,因此吸纳日本并不合法。马克龙之所以如此表态,这和当前的国际形势紧密相关。自马克龙访华之后,中法关系开始有所好转,遭遇经济危机的法国也急需和中国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不久前法国国内发生的大规模暴动,也让马克龙进一步感受到了政治危机,在这个敏感时刻,法国自然不愿意盲从美国意志,和中国走向决裂。
总体来说,如今的北约早就沦为了美国的政治工具和军事工具,一切事务唯美国马首是瞻,在成员国数量中占据主体的欧洲各国已经陆续失去了话语权,沦为了附庸和棋子。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开始利用北约的组织架构不断进行扩张,从北约东扩再到布局亚洲,美国正企图构筑一个更为庞大的政治军事同盟。面对充满狼子野心的美国,有了俄罗斯的前车之鉴,我们更应当警钟长鸣,枕戈待旦了。